明代 :吴与弼
整屦欲有往,故人忽西来。盎然阳春怀,共向东风开。
重宿通州驿馆 其二
细数灯花事短歌,南归魂梦白云窝。独怜葵藿微私切,惆怅何心制芰荷。
同诸生游倒桐塍
东皋霁甘泽,我心日悠悠。出门玩时物,因之白云丘。
行行不知远,遂历群峰头。浩歌酣万态,斜景风飕飕。
眷言顾诸子,去矣仍夷犹。渺然出尘想,奇功归一游。
元生陪往宝塘小憩路口铺
晴山联辔日迟迟,小憩邮亭啜茗时。少长森严环侍好,旧乡细诵帝乡诗。
忆城东寄饯行十友
联镳接轸忆城东,绮席珍盘别醑浓。南北云泥悬隔久,高情常在梦魂中。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 其六 塔山
穷乡谁道塔山名,惟是樵歌牧笛声。岂意远承天上使,翩然下此驻霓旌。
樟木铺
偶从樟木询归路,亭长谅谆为指南。他日有时怀胜览,笋舆曾此驻晴岚。
赠王九鼎还五峰
四年三度款柴荆,更笃良朋永夜情。别恨又添他日梦,生涯何处一浮萍。
蓬漏不堪坐起赋此以慰余李诸友
风雨疏蓬共不眠,可怜此志在希贤。谁能万一朱夫子,林范何劳远接联。
璿庆夜读喜而赋此勉焉
八岁知勤学,焚膏过二更。圣功从此始,道只在人弘。
种湖比邻相劳
结伴归时正快哉,娟娟新月照吟怀。慇勤更辱邻舟问,何日重过故里来。
卧自得亭
养病时来沼上眠,托身物外自悠然。区区为幸诚多也,随处先师有格言。
游霓旌亭
一历青云眼倍明,群峰联络自天成。迟回磐石忘归去,谁共斜晖俯仰情。
写家书后作寄璿子 其二
晏子传书久达家,诸孙亲果任喧哗。慇勤寄语青灯伴,逐日新功好倍加。
黄磉舟中
好山奇绝自天开,道上谁人入壮怀。我惜桑榆难再赋,只应图画共徘徊。
除日祀先
病骨支离不自任,强将清酌共儿斟。恍然今古凄其处,老泪难胜罔极心。
题樟溪书屋
桑梓阴阴接种湖,湖边心事寄俞都。风流云散春光莫,几对溪头夜月孤。
题齐原岭凉亭
齐原岭上架虹梁,来往令人感意长。嗣续更期诸好事,好将名姓共流芳。
晓发兰溪
共讶宵来雨打篷,深忧舴艋困途穷。诘朝忽喜东方好,大地曈曈青满空。
寄严陵张太守
金台高谊连三月,严濑离情又六年。驻马江干何日遂,暮云春树梦相牵。
游南坑冈
松边涉幽径,天青雨新霁。矫首立崇冈,叠嶂罗迢递。
尘虑都淡然,二仪足清气。妙趣匪言传,飘飘离人世。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卦口 其一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八
宿西廨彭氏 其二
旅次晓立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七
偶过北院
重宿下窑寺
暂宿新居
别何家圩道中口占授宜之
种湖
元旦枕上作
宿郑氏村居
南浦登舟
与吴贞游东陂石泉
宿斯和岭徐氏
送天使王侯回朝綵旗联句
怀晏黎二生
登东坑稍箕窠最高峰
题慈训堂
孙坊道中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 其一 皇华亭
仰止堂诗
刘佥宪挹清轩
游山 其二
白螺矶
赠郑御史
宿桂林
题李章勉学斋
夜读感怀
章山傅氏
白鹤溪铺舟中
船头与璿庆閒眺
徐廖二友承天使命来
赠章广文
王宪副顺德堂
重经狮子山
留凤栖原周氏
赠毕王二进士
留吴营元氏
奉别李尚书学士
宿潼湖
别锁秀才
游石牛埠
饶贰令淡庵
晓枕偶成
陈佥宪挽章
送原宪使考迹赴天官
三月十三月下感怀
德政歌
宿万石渡示璿庆及诸生
船头晓立
次荻港 其二
王锦衣望云思亲诗卷
奉题程佥宪清风亭
题正心斋
次己卯岁芙蓉花诗韵
赠别熊崇义
吕城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