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将赴江上,杨弘微时任凤翔,寄诗别

秋日将赴江上,杨弘微时任凤翔,寄诗别

唐代 武元衡

寂寞两相阻,悠悠南北心。燕惊沧海远,鸿避朔云深。
夜梦江亭月,离忧陇树阴。兼秋无限思,惆怅属瑶琴。

诗人武元衡的古诗

送邓州潘使君赴任

唐代 武元衡

川陆一都会,旌旗千里舒。虎符中禁授,熊轼上流居。
橘柚金难并,池塘练不如。春风行部日,应驻士元车。

秋原寓目

唐代 武元衡

木落风高天宇开,秋原一望思悠哉。
边城今少射雕骑,连雁嗷嗷何处来。

同洛阳诸公饯卢起居

唐代 武元衡

萧条寒日晏,凄惨别魂惊。宝瑟无声怨,金囊故赠轻。
赤墀方载笔,油幕尚言兵。暮宿青泥驿,烦君泪满缨。

酬韩弇归崖见寄

唐代 武元衡

惆怅人间事,东山遂独游。露凝瑶草晚,鱼戏石潭秋。
轩冕应相待,烟霞莫遽留。君看仲连意,功立始沧洲。

见郭侍郎题壁

唐代 武元衡

万里枫江偶问程,青苔壁上故人名。
悠悠身世限南北,一别十年空复情。

渐至涪州先寄王使君

唐代 武元衡

治教通夷俗,均输问大田。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毒雾含秋气,阴岩蔽曙天。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
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星郎复何事,出守五溪边。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唐代 武元衡

道启轩皇圣,威扬夏禹功。讴歌亭育外,文武盛明中。
日月光连璧,烟尘屏大风。为人祈福处,台树与天通。
圣历□勤政,瑶图庆运长。寿宫开此地,仙驾缈何乡。
风断清笳调,云愁绿旆扬。上升知不恨,弘济任城王。
尝闻阊阖前,星拱北辰箓。今来大明祖,辇驾桥山曲。
松柏韵幽音,鱼龙焰寒烛。岁岁秋风辞,兆人歌不足。

玉泉寺与润上人望秋山怀张少尹

唐代 武元衡

山寒天降霜,烟月共苍苍。况此绿岩晚,尚馀丹桂芳。
禅心殊众乐,人世满秋光。莫怪频回首,孤云思帝乡。

崔敷叹春物将谢恨不同览时余方为事牵束…不遇题之留赠

唐代 武元衡

九陌迟迟丽景斜,禁街西访隐沦赊。门依高柳空飞絮,
身逐闲云不在家。轩冕强来趋世路,琴尊空负赏年华。
残阳寂寞东城去,惆怅春风落尽花。

酬裴起居西亭留题(一作留赠)

唐代 武元衡

艳歌能起关山恨,红烛偏凝寒塞情。
况是池塘风雨夜,不堪丝管尽离声。

途次

唐代 武元衡

去国策羸马,劳歌行路难。地崇秦制险,人乐汉恩宽。
御沼澄泉碧,宫梨佛露丹。鼎成仙驭远,龙化宿云残。
不问三苗宠,谁陪万国欢。至今松桂色,长助玉楼寒。

中秋夜听歌联句

唐代 武元衡

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 ——崔备
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 ——裴度
燕婉人间意,飘飖物外缘。 ——柳公绰
诗裁明月扇,歌索想夫怜。 ——武元衡
暗染荀香久,长随楚梦偏。 ——卢放
会当来彩凤。仿佛逐神仙。 ——卢士玫

长安贼中寄题江南所居茱萸树

唐代 武元衡

手种茱萸旧井傍,几回春露又秋霜。
今来独向秦中见,攀折无时不断肠。

夏夜作

唐代 武元衡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秋怀奉寄朱补阙

唐代 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送崔判官使太原

唐代 武元衡

劳君车马此逡巡,我与刘君本世亲。两地山河分节制,
十年京洛共风尘。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
报主由来须尽敌,相期万里宝刀新。

酒田三端公还鄂州

唐代 武元衡

孤云迢递恋沧洲,劝酒梨花对白头。南陌酒归车骑合,
东城怨别管弦愁。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
君去庾公应借问,驰心千里大江流。

与崔十五同访裴校书不遇

唐代 武元衡

梨花落尽柳花时,庭树流莺日过迟。
几度相思不相见,春风何处有佳期。

夕次潘山下

唐代 武元衡

南国独行日,三巴春草齐。漾波归海疾,危栈入云迷。
锦谷岚烟里,刀州晚照西。旅情方浩荡,蜀魄满林啼。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于集贤院叙情见寄之什

唐代 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武元衡

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121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