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跋涉长途未觉疲,晦明不必问前期。寸心始觉元无外,万事须知各有宜。
宿章广文馆
虚斋罢清话,拂床事枕席。青灯灭馀烬,斜月流素壁。
弟子富书声,感之增叹息。沉痾久缠绵,那由共兹夕。
与吴贞游东陂石泉
初冬天气已严霜,霁色家家穫稻忙。红树题诗归步缓,不知何处是仙乡。
璿庆夜读喜而赋此勉焉
八岁知勤学,焚膏过二更。圣功从此始,道只在人弘。
承大司成先生惠豫章文集抄录已完偶成鄙句
闽学渊源夙所钦,遗编伏读更沉吟。馀生苟得分毫益,总是先生嘉惠心。
天使游山归旌旆暂停戴禄氏
喧天笳鼓踏新晴,踏遍春山几处亭。旌节暂停归兴好,梅花溪上问诸生。
送原宪使考迹赴天官
清笳急管拥崇台,万里风云接泰阶。花柳漫村春似海,伊谁一访少陵才。
发崇安
清明雨歇曙光妍,祖道衣冠谢别筵。晴坞每贪花簇簇,春流惯听涧溅溅。
独坐偶成
为已工夫何处寻,须知至要在于今。它山之石能攻玉,宁问阳舒阴惨心。
牧江家坑
残经挂角日来游,邃谷青山处处幽。积雨草肥黄犊饱,吾伊声里一晴鸠。
题齐原岭凉亭
齐原岭上架虹梁,来往令人感意长。嗣续更期诸好事,好将名姓共流芳。
次桃树港与璿庆登岸閒眺
忆昨儿童随伯氏,趋庭曾此系扁舟。重来俯仰悲华发,碌碌空过四十秋。
铅山道中 其二
平生迂拙寸心孤,何幸身亲往哲途。借问山川群草木,当年曾识晦翁无。
早禾陂道中口占授戈英
傍午蒙开日渐融,暂停舆马步从容。平生山水应深乐,指点遥空杳霭中。
牧归马上口号
挂角残经一解颐,秋风淅淅日斜晖。会心偶尔微吟好,又向清流饮马归。
次桂家林夜宿江岸傅氏
已喜琴书达桂林,却愁风雨打寒衾。漫移栖息投安处,又称青灯夜读心。
读春秋
尘网那胜久陆沉,青灯遥夜照孤吟。化工妙契何由得,慷慨平生尽笔心。
奉寄族叔父仲学先生
游子归时亲倚闾,斑衣华发近何如。生涯随分田园好,日课诸孙读父书。
石桥感兴
石桥小立感怀多,借问当年事若何。不识天人相胜理,朔风凄烈漫长歌。
晓枕感怀
年高德邵是难能,曾辱良朋妄见称。碌碌光阴空二纪,不堪惆怅忆平生。
游山 其二
胜游欲罢驾言还,山水盘回趣更玄。试问丹青难状处,朗吟人在白云边。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赠王九鼎丹成还郡兼柬任郡博
柬黄季恒
雪夜怀坚二
宿白云庵感怀
蓝头书屋为新喻何琛题
忆去年今日
同宗人允基拜罗冈先陇
辞家口占授诸生
题周氏竹陂
丰安道中
游禅峰
皇华馆即事
东游口占授小儿及诸生 其二
载宋宪侯所赠佳酝劳黄柏土功之众
发新庄渡
题樟溪书屋
游北禅寺
发张家石
宿楼府庵中 其二
寄龙游洪茂宰
复居小陂
发桂林
钟陵城南江畔
晓发兰溪
同王九鼎省石井先陇
宿吕家壕先陇右畔李宅
重宿宝应寺彝公房
读韩子
道中口占授饶烈饶岳 其二
景德舟中
阁中即事
赠淳安邓茂宰
江边独步
次打石港
承天使遣胥余二生枉顾茅舍
八月十二夜何家圩玩月
余李二生来访文昌庵
与豫章吴生沼上亭子话旧
宿沙溪
次前韵寄示儿
白螺矶
蓬漏不堪坐起赋此以慰余李诸友
游罗原冈诸族侄咸在
宁寿同日同时生
留赠湖田万氏 其一
寄严陵张太守
夜读感怀
赠李晏诸生
夜说中庸
同诸生登聂家尖
分枇杷丝头柑归种
钟潭岭
寄李全父子
宿白沙吴瑀氏二首 其一
奉别李尚书学士
赠别于准通判
独步江岸
重经彭源
重宿吕坊龙归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