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思远道

思远道

明代 杨慎

章丹请辍舞,秦青且罢歌。佳人上宫出,俪婺复倾娥。

夜月光如练,春江纹似罗。所思在远道,朱颜谁为配。

诗人杨慎的古诗

锦缠带

明代 杨慎

谁家红袖倚江楼。手卷珠帘上玉钩。眼波娇溜满眶秋。

笑抬头。头上花枝颤未休。

三题板桥馆壁

明代 杨慎

朔雪玄冬冻不开,仆夫疲病马虺隤。鬓毛尽向风尘白,往复滇云十四回。

凝光门观江涨

明代 杨慎

六月旧井旡禽,七月乘船入市。楼台蜃气晨浮,原隰龙鳞秋洗。

望羊河伯自矜,鬻渡津人争喜。东林老衲厌喧,唤打暮钟清耳。

春郊观射戴玉案叶雨湖钱宪副刘民部同赋

明代 杨慎

东郊春草合,杂英纷满林。同声有胜集,兴言相追寻。

白羽昼摇月,鸣骹风递音。已负投笔志,曾是悬弧心。

射雉休重赋,蜚鸿聊一吟。

摩尼寒夜

明代 杨慎

毛孔浑成白醉,鳞面忽变红酣。玄朔何愁滕六,青阳巳到孙三。

转应曲

明代 杨慎

银烛。
银烛。
锦帐罗帏影独。
离人无语消魂。
细雨斜风掩门。
门掩,门掩,数尽寒城更点。

沁园春 其四 己丑新正

明代 杨慎

愁汝休来,且天边高寄,地下深埋。自戊申吾降,酒星正照,辛壬师授,酒诰蒙开。

若下乌程,兰生桑落,行辈都将兄弟排。二豪者,便螟蛉蜾蠃,如我何哉。

酒中兴岂无媒。要月户、风亭白雪阶。况鸾腔凤调,浮丘按拍,霞浆金醴,王母添杯。

洞里春浓,壶中夜永,童子休将鹤驾催。玄真侣,烦诸君为我,筑醉仙台。

捣练子 其四 伤乱

明代 杨慎

销午梦,减春愁。上尽重楼更上楼。日暮乡关何处是,寒鸦飞去水悠悠。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 其二

明代 杨慎

袅袅杉上藤,翳此荒水滨。蛇蚓一以结,虬龙何申申。

清风扇中壤,渥露漙高旻。奇树既有华,散木亦有身。

岁寒异凋谢,发生何齐匀。匏瓜徒自系,持此叹迷津。

谁当贡衢室,上与阶蓂伦。

自江川之澄江赠王钝庵廷表并柬董西泉云汉三首 其一

明代 杨慎

通海江川湖水清,与君连日镜中行。孤山一点冲烟小,何羡霞摽挂赤城。

海源寺

明代 杨慎

海眼藏双树,峰头压百寻。灵钧游未远,不见石为林。

续百一诗 其十二

明代 杨慎

隙阴审时运,瓶冰知天寒。行人在万里,道路多险难。

放辙愁羊肠,方舟畏狂澜。渺渺音问阔,迢迢岁月殚。

采绿动朝思,葛生劳夕叹。愿言托宵梦,驰景随飞翰。

南乡子 其五 荆州元夕

明代 杨慎

芳草被金堤。野烧红余绿正齐。恰翠踏青新雨后,萋萋。

裙拂秋千彩架底。

黑漆弩 其一 谢曾少岷题扇

明代 杨慎

梁尘飞绕停教住。有哲匠坐上原父。早梅时、新月弯弓,喜上遥天收雨。

尉迟杯、满酌休辞,半臂急催忙去。写蒲葵,一字千金,付阿买、珍藏好处。

灼灼花

明代 杨慎

谁把纤纤月。掩在湘裙褶。凤翠花明,猩红珠莹,蝉纱雪叠。

颤巍巍一对、玉弓儿,把芳心生拽。

掌上呈娇怯。痛惜还轻捻。戏蕊含莲,齿痕斜印,凌波罗袜。

踏青回露湿、怕春寒,倩檀郎温热。

浪淘沙 芝山以其慧中所提团扇赠行,侑以蜀锦一幅,词以寄谢

明代 杨慎

李愿本诗仙。列屋争妍。肯分团扇翠帷边。想见清香凝燕寝,秋水明蠲。

丝繂系兰船。回首江天。浣花春水腻鱼笺。何以报之青玉案,锦字遥传。

李文正母麻太夫人寿九十诗 其二

明代 杨慎

昔闻仙家,麻姑多岁年。昔闻仙家,麻姑多岁年。结璘不处,郁仪屡迁。

平陆成波,沧海为田。歌以言之,麻姑多岁年。

水峡驿观瀑布泉行

明代 杨慎

水峡群山日月昏,飞泉百道接江门。犹龙近迓晴虹挂,似马遥看疋练奔。

悬绅瀑布屏风叠,砯崖转石青天折。三千尺下直难量,十二崿流承不绝。

烟骞雾捲滴珠槽,霭净岚沉冷玉膏。庄周虚说鼋梁险,枚叟空誇鹭碛涛。

一从流戍辞巴蜀,几回于役行荒服。百丈频经水峡牵,孤灯惯向江门宿。

纤萝不动月明天,彷佛桃源拟问仙。沧溟有气张圆㡠,银汉无声泻直弦。

山水清辉殊可乐,已觉蟠胸饱丘壑。乘兴聊赓太白篇,知音莫笑徐凝恶。

徐及泉相送至斜堰河 其一

明代 杨慎

滇隅流落鬓成丝,为忆家林恼梦思。沃野喜看平似掌,春郊载酒正花时。

蝶恋花 二阕 其一

明代 杨慎

璧月琼枝风韵在。皎皎盈盈,自拗梅花带。一笑倾城迷下蔡。

暗香疏影春难赛。

年纪无多情性快。翠袖金杯,满劝深深拜。禅室散花元不碍。

道人还了鸳鸯债。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