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鸟吊山

鸟吊山

明代 杨慎

鸟吊山头鸟道微,梧叶陨黄青蕧稀。九苞文彩谁得见,千古画图知是非。

诗人杨慎的古诗

建林驿垂柳

明代 杨慎

枝枝金缕细,叶叶翠条轻。袅袅曾经折,阴阴巳复成。

流莺频唤曲,征骑此重行。不为芳菲惜,多缘岁月惊。

烟条萦水曲,风絮惹山城。闺怨佳人笛,边愁大将营。

婆烫汉南意,因见古人情。

乌夜啼 梅雨

明代 杨慎

雨来江涨波浑。没沙痕。淹过竹桥莎径、到柴门。

孤烟起。千树里。几家村。牛背一声长笛、报黄昏。

浣溪沙 永宁病起将归

明代 杨慎

听彻晨鸡又暮鸦。病来帘外即天涯。明朝才得问归槎。

客路纵遥终会到,他乡须好不如家。江门春水照江花。

续百一诗 其三

明代 杨慎

豫让感知己,之死无二心。青茾敦友义,捐躯酬断金。

煌煌彼二节,照曜古与今。国士有馀誉,参乘无知音。

何当续良史,鸿笔兴幽沉。

咏雾淞(有序)

明代 杨慎

怪得天鸡误晓光,青腰玉女试银妆。
琼敷缀叶齐如剪,瑞树开花冷不香。
月白讵迷三里雾,云黄先兆万家箱。
贫儿饭瓮歌声好,六出何须贺谢庄。

存殁绝句 其八 安公石

明代 杨慎

一疾缘医误,孤踪住世慵。泪痕添沫水,名字见峨峰。

白龙寺

明代 杨慎

诗人张禺山,喜用白龙字。何事独无诗,留题白龙寺。

西江月 廿一史弹词第五段说南北朝下场词

明代 杨慎

飒飒西风渭水,萧萧落叶长安。英雄回首北邙山。

虎斗龙争过眼。

闲看灞桥杨柳,凄凉露冷风寒。断蝉声里凭阑干。

不觉斜阳又晚。

人月圆 泛大理海子

明代 杨慎

好风雨日相迎送,渺渺碧波平。玉几云凭,金梭烟织,宝刹平明。

邀散神仙,寻闲洲岛,上小蓬瀛。海流东逝,海天南望,海月西生。

竹浪词为刘珥江赋 其三

明代 杨慎

一部清商竹啸风,三霄碧纛舞晴空。披襟巳在珠宫上,宋玉兰台赋漫雄。

梅花绝句九首 其四

明代 杨慎

开自多情茖亦香,残英点缀曲堤傍。织成白地光明锦,合与无功作醉乡。

临江仙 题春夜宴桃李园图

明代 杨慎

桃李名园开夜宴,樽前烛影摇红。璚枝碧月锦帘栊。

香寒心字篆,花煖肉屏风。

百岁光阴真过客,千金一刻难逢。高谈幽赏兴何穷。

玉箫歌一曲,金谷酒千钟。

续百一诗 其十二

明代 杨慎

隙阴审时运,瓶冰知天寒。行人在万里,道路多险难。

放辙愁羊肠,方舟畏狂澜。渺渺音问阔,迢迢岁月殚。

采绿动朝思,葛生劳夕叹。愿言托宵梦,驰景随飞翰。

菜子花

明代 杨慎

菜子花如黄金色,想见兰膏春盎碧。贫女梳头水当油,那和襟解闻芗泽。

竹浪词为刘珥江赋 其六

明代 杨慎

鸾暮笼烟还漏月,凤晨防露更来风。宽闲不似城中地,水碧金膏五百弓。

老马行

明代 杨慎

老马为驹下皂栈,昔日友龙今伴雁。弃置徒伤田子魂,剪拂曾遇孙阳盼。

长鸣萧萧失风云,知道悠悠忘泉涧。金式如堪铸伏波,彩毫还拟图韩干。

浣溪沙 其二 杨双泉寄画扇

明代 杨慎

玉斧修成宝月团。月中仍有女乘鸾。钗横鬓乱不胜寒。

白兔楼头风露迥,碧鸡祠下水云宽。相思两地共凭阑。

养龙坑飞越峰天马歌

明代 杨慎

高皇御天开大明,龙马出自养龙坑。
房星夜下鹿卢寨,天驷晓来骠骑营。
殿前重瞳回顾盼,奚官仗外争相迎。
鸡鸣牛首试控纵,凤师麟仪无逸惊。
归风绝尘羡迅疾,逮日先影羞翾轻。
四蹄翩然不蹍地,六飞如在空中行。
是时雄酋有奢香,左骖牡骊右牝黄。
贡上金陵一万匹,内厩惟称此马良。
宸游清燕幸鸾坡,学士承旨赞且歌。
饮以兰池之瑶水,秣以芝田之玉禾。
飞越峰名自天锡,骏骨虽朽名不磨。
至今百七十岁时,山头犹有养龙池。
方经地志或遗漏,箐苗洞獠那能知。
吾闻天下有道,飞黄伏皂。
又闻王良策马,车骑满野。
前时吉囊寇大同,烽火直达甘泉宫。
近水莫瀛乱交趾,羽书牙璋遍南中。
安得将星再降傅友德,房宿重孕飞越峰。
一月三捷献俘馘,千旄万旟歌熙雍。
呜呼!将相宁有种,龙驵岂无媒。
经途访迹一兴慨,郭隗孙阳安在哉?长歌终曲长风来。

薄倖

明代 杨慎

碧鸡催晓。正话别、匆匆未了。又咫尺、销魂桥上,南浦绿波芳草。

记昨宵、醉褶罗襟,玉山拚为金樽倒。爱皎皎当窗,盈盈隔水,那个人儿窈窕。

自油壁香车去后,路远西陵月悄。恨同心带缓,露兰啼歇,多情却被无情恼。

最萦怀抱。把双双骰子,重重喝采占佳兆。桃花有意,前度刘郎未老。

滇海曲 其十一

明代 杨慎

煮海鹾郎暝漉沙,避风估客夜乘槎。雪浮粳稻压春酒,霞嚼槟榔呼早茶。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