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七

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七

宋代 项安世

翩翩不下楚江鸥,水宿风餐得自由。闻道鸾凰上霄汉,亦知惊起却回头。

诗人项安世的古诗

山行二十里至鹤弄岭又见息勒村

宋代 项安世

初疑峡外更无天,自见文丰意释然。复向牛头行乱石,便知鹤弄有平川。

两山开处成塘水,十里宽乡漫稻田。一险一夷元物理,闲悲闲喜漫情牵。

顺风过湖二首

宋代 项安世

维舟六日傍明山,待得风来始破颜。
一抹平湖三十里,听渠微横未须关。

赠黄愉

宋代 项安世

三命盘中水火煎,五星局上计罗缠。
天公赋与元如此,历叟欺谀谓不然。
一纸向人胡似镜,平生惟尔直如弦。
更持居士鹿门去,欲献何人觅酒钱。

送许状元赴召

宋代 项安世

十年门巷断经过,读易吟诗长薛萝。
始向新春歌伐木,忽逢佳士赴卷阿。
面如吕叟精神王,身似章公贵气多。
既出不应犹为我,未知贤者意如何。

西渡亭别罗郢州

宋代 项安世

十七年间四别离,江南江北几驱驰。相逢转觉工夫密,不作寻常血气衰。

用韵送夔师何侍郎以待制奉祠东归

宋代 项安世

瀼水横通江水,巴山直下巫山。
山水光中坐啸,犹嫌不似鸥閒。

转轮八花诗 其七

宋代 项安世

皞皞情适,熙熙俗康。媪富流形,物阜舆方。造回坱圠,元化施张。

送李知县赴蕲州广济

宋代 项安世

江头雪斋冰河折,日照江光动春色。
青丝快马踏香泥,画鼓方舟送行客。
已惊柳叶大如指,忽见梅花飞著额。
草根青软湿鍼氈,枝头绿淡摇金碧。
眼看客子过淮南,春逐樯竿起江北。
客帆渐远春渐深,一路浓香慰行役。
县知上日春更好,桃李漫山献红白。
何时我亦不沧浪,把酒兰亭访今昔。

后樊

宋代 项安世

后樊百君子,相对两玉人。酴醾三月暮,筱簜四时春。

俱怀冰雪姿,不竞桃李辰。何以树之背,恐受俗子尘。

郑子仁生日用其去腊见寿韵

宋代 项安世

月日巧当真四六,风流全是妙词章。
金华洞府神仙骨,丽泽书堂翰墨香。
陇麦秋时椿自好,林莺老去鹤偏长。
绿槐宫阙薰风里,看引诸儒对殿廊。

四和 其六

宋代 项安世

周家石鼓嵯峨,从臣才艺心多。所期唤起雅颂,渠止镌成隶科。

送叶吉甫往建康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脚底东林路,船头下白沟。所之仍作客,何日定归休。

眉为乡人蹙,心将世事谋。书生千古病,至竟欲谁瘳。

咏雪次铎字痛字韵二首

宋代 项安世

水官不能神,经岁无此作。
春风一回首,风花散云箔。
飞来忽滔天,扫去不盈握。
苍茫大千界,敛散一圭角。
似是絮无监,人情只轻薄。
怀哉我来玉,小棹山阴泊。
空江蓑笠中,此段有前约。
扣舷歌商声,黄钟震牛铎。

杨侍郎之侄有文刘左史之娅靖之携文见过

宋代 项安世

蓝田鲜顽玞,邓林无曲茎。
春宗九秋月,性静所茎精。
柱史颜如春,和风畜惊霆。
两家各有子,突过阮始平。
忽念笭箵翁,淹剧卧漳城。
兴来枉华裾,情深出英琼。
沉疴为之起,不觉语至暝。
眄怀薛仲章,刚肠久逾清。
吾衰俟三贤,潜心牧修程。

再次韵菊花谱系四首

宋代 项安世

欲唤群仙指定,衣装似学希夷。
金母为涂娇晕,黄姑与鍊仙肌。

次韵谢王

宋代 项安世

掩关饱黑甜,屏迹慕乌有。何心望披拂,注意及衰朽。

劳君崔魏徒,过我沮溺耦。拜手把瓜桃,扪胸愧箕斗。

寿邱安抚二首

宋代 项安世

当年诏使再来时,物色依人喜可知。
萱麝半黄宜寿母,箨龙新绿见孙枝。
清香画戟沈沈处,永日薰风细细吹。
阁上南山青不尽,一杯相属寿无期。

又和毛子和郑荐玉

宋代 项安世

长腰如玉稳如金,千里西城待一霖。
忧国元戎真沥血,还家倦客更关心。
卧听檐吹长疑滴,起看江云只愿阴。
但得街头官酒贱,速呼毛郑与同吟。

送襄阳成统制移建康

宋代 项安世

日日梦长干,真成下碧湍。
雍郊辞鹿隐,钟阜看龙蟠。
百胜傅家学,三司践世官。
谁知弓剑里,曾带腐儒酸。

赠黄县尉二首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几日真成去道洲,如今未发已先愁。一城对酒未疏阔,千里题诗底唱酬。

雁不到君濂字水,鱼应过我直名州。登临若有相思句,西北风吹送似休。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 5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