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自合州出陆所至例借宅宿食略无龃龉闻两川皆然至利夔路则龂龂不可矣

自合州出陆所至例借宅宿食略无龃龉闻两川皆然至利夔路则龂龂不可矣

宋代 项安世

此土有善俗,江湖人未知。过门随所谒,借宅总相宜。

阒静疑无主,餐眠遂及时。客宾俱自爱,不敢坏藩篱。

诗人项安世的古诗

次韵答荆南王君行见寄七首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主家一妾三千当,教我育我如恐伤。如今弃妾归南阳,使我一苇凌苍茫。

又前韵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桃花扇底画楼心,个个三千只一身。可是从来多薄命,枉将颜色似东邻。

十六弟生日

宋代 项安世

长庚飞下祝融墟,瑞入清台夏五书。
八荚花开羲叔历,一枝桂长羿妃居。
南薰解养秋风鹗,梦泽能生北海鱼。
看上扶摇龙尾道,曼声传唱绕周庐。

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四

宋代 项安世

巴滇绿骏足如风,西域天驹骨似龙。日日马纲来不断,君王心已在除□。

寄湖北张总领六绝句 其三

宋代 项安世

只道军储入较量,谁知民命更禁当。增钱新有梁肤使,破产旧遭周侍郎。

次韵答罗鄂州二首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相望才信宿,一出尚徘徊。谁谓坚高处,真成竭蹶来。

人情伤蹭蹬,学力讳迟回。欲火焚林去,如何水一杯。

大人生朝代诸儿五首以春风花草香为韵 其四

宋代 项安世

何物堪为寿,清宵桂花好。月殿转香风,云根长瑶草。

金为碧海波,玉作青天道。万古镇扶疏,不逐秋风老。

至竹客岭却寄金山闻老

宋代 项安世

二十五年丁令威,二十五日鬓成丝。
尘埃满面脚欲破,酒肉薰心舌尽痴。
雨出郭门聊一洗,日从原口便相随。
振衣直上千峰顶,却寄金山长老诗。

四和 其六

宋代 项安世

周家石鼓嵯峨,从臣才艺心多。所期唤起雅颂,渠止镌成隶科。

二月十七日辞郢州值襄阳人至

宋代 项安世

谩说离家已半年,春风吹草绿如烟。马军恰与征人会,此出那知不系天。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

宋代 项安世

铜梁天汉一轺新,红芰清波去及辰。
顾我索居清为友,与君难别岂关亲。
飞书上陇催庚癸,闭息匡床候子寅。
出处虽殊心事一,濂溪风月舞雩春。

雪后日出三绝句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驱车清晓入瑶林,玉色珠光冷不禁。天意向人相暖热,云头初日万黄金。

山行二十里至鹤弄岭又见息勒村

宋代 项安世

初疑峡外更无天,自见文丰意释然。复向牛头行乱石,便知鹤弄有平川。

两山开处成塘水,十里宽乡漫稻田。一险一夷元物理,闲悲闲喜漫情牵。

建平县道中

宋代 项安世

糖罂花开官路香,客子欲归官路长。稻田水足欲秧黄,小麦吐秀南风凉。

村村煮酒开官坊,家家禁忌障蚕房。门前健妇能招商,茗碗角饵邀人尝。

若无横赋深剥床,我欲问舍鸡林乡。

次韵答荆南王君行见寄七首 其五

宋代 项安世

美人读易见三圣,恍惚不堕老与关。菰蒲中士有如此,使我日日望龙山。

咏雪次铎字痛字韵二首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我诗已巴歈,曲短不成弄。君诗如郢人,白云渺云梦。

天公震而矜,大地作一供。封姨不自惜,纷纷管迎送。

须臾万象灭,此世无与共。惟馀沧江水,不止亦不动。

耸渠缟带裤,等用麻衣讽。寒梅自生香,古井亦受冻。

松髯老不脱,岁晚见梁栋。此事且勿言,惟知饮当痛。

送江陵刘县丞得多字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一语动愁思,良朋能几多。相持看鬓发,容易隔山河。

旧学纷疑信,新功废琢磨。因君戒行李,令我悟蹉跎。

同年董知县席上

宋代 项安世

十五年前玉颊红,长安道上气如虹。
集英廓回含霄露,后市楼高枘海风。
解后一涯俱潦倒,摩挲双鬓各蓬忪。
酒边更用分疏在,明在相看总是翁。

送海陵孙县丞三首 其三

宋代 项安世

新安老子放穷山,星婺仙人古柏间。今日吾侪随利禄,高风千里断跻攀。

天寒日短双轮去,海阔波深万艇还。上彻浮图须自力,有为何地不曾颜。

和王安抚六言十首 其六

宋代 项安世

诗声长甬则震,笔阵战功曰多。自抽天上机杼,不落人间臼科。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 5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