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黄愉

赠黄愉

宋代 项安世

三命盘中水火煎,五星局上计罗缠。
天公赋与元如此,历叟欺谀谓不然。
一纸向人胡似镜,平生惟尔直如弦。
更持居士鹿门去,欲献何人觅酒钱。

诗人项安世的古诗

顺风过湖二首

宋代 项安世

维舟六日傍明山,待得风来始破颜。
一抹平湖三十里,听渠微横未须关。

约同行至浯溪作重九

宋代 项安世

九日明朝是,三浯自古高。
地能供此景,天亦念吾曹。
溪上风宜帽,山中菊可醪。
病夫虽不饮,短发却堪搔。

次韵为乐黔州内子寿

宋代 项安世

四牧车前翟茀施,六珈光里振榆挥。侯宫燕喜千年寿,天诏鸾封咫尺威。

西阁雨晴山靡靡,东湖云澹水微微。春风无限长生意,客子何妨缓缓归。

永州

宋代 项安世

日日长沙岸,看云只念家。如何永州梦,偏梦在长沙。

初春二首

宋代 项安世

不寒不暖风色好,似醉似眠春意深。
嫩绿深红无一点,柳情花思自盈襟。

送张卿二生归潭州应举

宋代 项安世

丹凤飞来紫诏香,六龙初日上扶桑。
汉廷第一垂清问,潭府三元有故常。
赋客从来推屈宋,文星依旧照衡湘。
夜凉天宇清如洗,翼轸光中见柳张。

送襄阳成统制移建康

宋代 项安世

日日梦长干,真成下碧湍。
雍郊辞鹿隐,钟阜看龙蟠。
百胜傅家学,三司践世官。
谁知弓剑里,曾带腐儒酸。

严州建德道中

宋代 项安世

步步青山拥碧溪,村村麦陇入桑畦。
路将好景麦麦过,轿避柔柯故故低。
风饵雨纨香有思,带罗簪玉净无泥。
如今始悟严夫子,不把渔竿换介圭。

送庄贤良赴召试

宋代 项安世

丙午陂当复,王春瑞习占。
龙楼上宝册,鹤诏下穷檐。
地脉通闽蜀,人才出老严。
定羞新学曲,只守旧心潜。
剩想尧眉乐,深垂舜目谦。
有怀天变数,无计士风廉。
庶证方如此,君行得滞淹。
六题聊复尔,制策待韬钤。
久噎须详吐,沈疴与痛砭。
一扶媮意立,尽解结喉箱。
人士回生气,乾坤振绝焰。
宏开九县赤,永息万方黔。
治世吾何用,媸人影自嫌。
弃荆宜入蜀,比素讵将缣。
逐食俱随雁,论心偶类鹣。
雅怀钦粹淑,盛事惬窥觇。
从此迟为圃,它年说作监。
因声到邛僰,市肆觅疏帘。

对雪呈判府周丞相

宋代 项安世

燮调曾转九重天,偃息何难十国连。坐遣朝云将朔雪,一清瘴雨与蛮烟。

丰年预见宽心曲,俭俗能忘念目前。更想朝来穷巷里,闭门高卧有遗贤。

晚出国门以畏热自艮山门出始见稻田际天

宋代 项安世

路转东门五里塘,夹塘寒水绿泱泱。平生枉踏湖洲市,不悟田间有此凉。

赵婺州挽诗

宋代 项安世

雪里萧山渡,花时杨子城。
八年如昨日,一梦隔平生。
剖竹皆雄郡,刊碑有颂声。
傅家诸子在,早晚继科名。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所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二首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畴昔拜臞仙,桃源问果然。洞非人世外,花在此心边。

寂寂蒸霞地,沉沉浴日天。南阳刘子骥,独泛问津船。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联

宋代 项安世

唐人作诗先作联,一联一句名几年。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千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传。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雨中早行

宋代 项安世

春烟漠漠雨霏霏,山崦人家未启扉。刚把平生青箬笠,
江南道上著征衣。

寿母生朝四首

宋代 项安世

良辰好景占年年,画烛浓香醉玉船。
天下月圆三夜后,人间春到万花边。

越昌谣

宋代 项安世

夜系扁舟鹦鹉边,洲边人语更堪怜。烟煨影里招魂魄,瓦砾堆中立市廛。

明府到时惟赤地,吾侪今日见青天。子孙孙子恩难报,愿太夫人寿八千。

用舍弟韵送妹婿郑子仁湖南漕试

宋代 项安世

笔力追风力厩黄,词源下峡九秋艎。
经行帝子云敖地,祓饰骚人月璐章。
亲老一生儿共婿,吾衰七见暑成凉。
门阑正倚乘龙重,快踏层云觐九阳。

东斋

宋代 项安世

桃花不解言前事,菊蕊还须记旧人。
惟有轩前旧移竹,向人憔悴似相嗔。

次韵和王少清春游

宋代 项安世

自笑年来多病,一春辜负嬉游。造物故禁双眼,东风为惜缠头。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 5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