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尤尚书挽诗

尤尚书挽诗

宋代 项安世

今岁何迁次,乾坤失巨人。
老生啼坏木,后学叹迷律。
四海人才谱,三朝礼乐臣。
并将文献去,谁与觉斯民。

诗人项安世的古诗

次韵送刘都干赴金陵 其四

宋代 项安世

商妇唱歌歌断魂,吴姬压酒酒盈樽。金陵子弟相呼唤,醉著轻衫过市门。

武陵江上渔舟

宋代 项安世

家居堤下土平帘,人在江中尺许船。
正尔平生事方足,有人狂梦欲登仙。

四伯父生日

宋代 项安世

三月三日天气新,半亭饮散鸡呼晨。
酴醾影里饮月姊,翼轸星中占老人。
千二百岁广成寿,六十四日东皇春。
请诵古人诗一句,五枝芳桂一枝椿。

凤仙花

宋代 项安世

紫凤生儿未解啼,三三五五并头栖。爱花未识花枝在,随干随根著处迷。

省中晚步读宛陵诗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同僚归去后,挟册此婆娑。树密阳光薄,庭空鸟语多。

静中知有味,睡外更无何。彷佛沧洲兴,悠然起细哦。

题周丞相寿沙字

宋代 项安世

台星八轸照三湘,申画南云作寿乡。
太始以来山色在,北流无尽长声长。
曾开星极颁诸福,亲把鸿钧转八荒。
却倚虚栏看平楚,野潢闲受济川航。

荆江渔父竹枝词九首和夔师□侍郎韵为荆师范

宋代 项安世

三曲渔人献寿茶,新翻衢样织茶花。
白雨纷纷下江海,翠浪滚滚开龙蛇。

夜坐纳凉

宋代 项安世

黑云涌起星月暗,急雨欲来天地凉。
精神飒爽动秋思,襟袖飘萧吹晚香。
石峰巉青菖蒲细,盆沼涨绿凫茈长。
此中何处得三伏,更听露井鸣银床。

送海陵孙县丞三首 其三

宋代 项安世

新安老子放穷山,星婺仙人古柏间。今日吾侪随利禄,高风千里断跻攀。

天寒日短双轮去,海阔波深万艇还。上彻浮图须自力,有为何地不曾颜。

送庄贤良赴召试

宋代 项安世

丙午陂当复,王春瑞习占。
龙楼上宝册,鹤诏下穷檐。
地脉通闽蜀,人才出老严。
定羞新学曲,只守旧心潜。
剩想尧眉乐,深垂舜目谦。
有怀天变数,无计士风廉。
庶证方如此,君行得滞淹。
六题聊复尔,制策待韬钤。
久噎须详吐,沈疴与痛砭。
一扶媮意立,尽解结喉箱。
人士回生气,乾坤振绝焰。
宏开九县赤,永息万方黔。
治世吾何用,媸人影自嫌。
弃荆宜入蜀,比素讵将缣。
逐食俱随雁,论心偶类鹣。
雅怀钦粹淑,盛事惬窥觇。
从此迟为圃,它年说作监。
因声到邛僰,市肆觅疏帘。

又次韵沈告院送行二首

宋代 项安世

前年倚席湘山下,曾得新篇胜玉葩。
今日题舆秋浦上,又烦佳句溢琼华。
云霄策足君方驶,风雨论心我未涯。
正向齐山插黄菊,遥知已对紫薇花。

南康军寓居

宋代 项安世

舣岸逢重九,全家上浅山。儿童争险步,城郭有跻攀。

采菊迷前路,开樽对近湾。年时吹帽处,不见雁书还。

西渡亭别罗郢州

宋代 项安世

十七年间四别离,江南江北几驱驰。相逢转觉工夫密,不作寻常血气衰。

次韵吴少保春日四首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正从濠上看鯈鱼,忽向宫中佩虎符。出处自殊心自一,依前鱼乐满江湖。

送夔师杨校书解印还乡二首

宋代 项安世

高闲风度澹无营,静密工夫久自增。
太息家林惟独鹤,向来西海说三鹏。
桥冲不动千原获,鼛鼓无声万杵登。
道在阴阳公自到,向来河洛此绳绳。

秋潦

宋代 项安世

秋潦乃逢社,天寒更积阴。雨声便睡美,风色唤杯深。

谷穗泥生耳,田家痛切心。饥人来市少,城邑亦萧森。

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四

宋代 项安世

巴滇绿骏足如风,西域天驹骨似龙。日日马纲来不断,君王心已在除□。

诗中有醉字

宋代 项安世

年来不饮杯中物,减却诗材淡却伊。诗里有时须说醉,一生诚实此为欺。

重午饮赵园再和

宋代 项安世

香玉尊前剥嫩金,已逢佳节又逢霖。
从教岁月催华发,谁识乾坤有赏心。
家在山林仍近市,手栽花木渐成阴。
更开石井依桐叶,我欲时来作一吟。

重阳复晴再次前韵

宋代 项安世

一天云物护轻寒,阵阵清风约雨乾。
造物有情聊作戏,诗家无赖强寻欢。
吾人已办泥沾帽,晓色还教日照盘。
咫尺龙山君莫负,草枯霜野正平宽。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 5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