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项安世
谩说离家已半年,春风吹草绿如烟。马军恰与征人会,此出那知不系天。
送张升之四首
四和 其五
九泽导来无事,五行汩后徒堙。但使民皆忘我,谁言州解劳人。
东斋
次韵答荆南王君行见寄七首 其三
我来不饮粤山酒,三百五十九日斋。先生付我一大事,正恐乘醉著青鞋。
贺范安抚上事十绝 其七
十日焚云七泽焦,六千里楚未开窑。使君恰与秋同到,一箑风吹万愠消。
次韵谢王
掩关饱黑甜,屏迹慕乌有。何心望披拂,注意及衰朽。
劳君崔魏徒,过我沮溺耦。拜手把瓜桃,扪胸愧箕斗。
雪后日出三绝句 其二
勾芒设色满丘园,著粉施朱总可怜。未抵天公真画手,金光明里玉山川。
和王安抚六言十首 其六
诗声长甬则震,笔阵战功曰多。自抽天上机杼,不落人间臼科。
送罗机宜秩满东归三首 其二
风髯飞动俨长身,缥渺襟期不受尘。岂是恝然襟应物,亦知蕞尔漫劳人。
若非事业惊当世,也合文章作近臣。此外世间无处著,却须汗漫跨麒麟。
落帽台
分明屈子独醒愁,故作南华醉梦游。岂是晋人真爱酒,渠侬心事更悲秋。
赠石首李令 其二
老子头颅新似雪,元兄邱垄旧成阴。莫谈三十年前事,愁损河阳一县心。
次韵送刘都干赴金陵 其五
且可勤买抛青春,酌以瘿藤之文樽。与君只欲醉中别,切莫更歌驹在门。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 其六 潘和叔
潘郎于我最情长,劝我新滩莫么忙。落日系舟崖石下,斯人风味故难忘。
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三
横绝乾坤作四封,秦川马驿与天通。北关门到菖蒲海,尽在轺车玉节中。
三弟校尉生日用去腊见寿韵
再作
遇物无污洁,经林失盛衰。坐令砖似玉,立见发如肌。
乌化瑶池鹤,骓成石阙狮。倾都陈鹭翿,连野猎麑皮。
山裹青螺髻,城张白凤帷。佛宫迷铁塔,御路翳金槌。
旟旆纷斜整,鴐鹅杂正奇。四弦秾李抹,三弄落梅吹。
旧积新仍压,前驱后更驰。舞狂宁俟拍,行乱不遵歧。
扬布疑非我,何郎竟指谁。孔淄应不涅,墨素遂无悲。
勇势将门塞,纤形探隙窥。攲倾愁屋壁,踊跃羡童儿。
盖垤危翻瓮,填坑骇掷卮。屐深知夜过,蹄浅认朝骑。
冻合将平海,冰坚已实池。羲和光夺色,鸟雀命悬丝。
后阵多难测,阴机远莫涯。看云方浩浩,望霁故迟迟。
黄潭道中十一月暂往武陵营救伯兄之急
篮舆欲上不堪羞,古陌初穷未是愁。客子天寒依道路,书生岁晚学伊优。
烟中绿树时招手,风里黄芦只点头。短日鲜鲜还有意,为人朝暮暖驼裘。
十月旦上冢诗 其一
当时飞鞚得金堤,掣电惊风过马蹄。今日笋舆摇醉帽,城东一日到城西。
省中桥亭即事
虚阁跨芳沼,阴溪生绿苔。雨晴梅子长,春过芍花开。
坐久谈微纵,情深首重回。最怜清荫里,时有细香来。
自合州出陆所至例借宅宿食略无龃龉闻两川皆然至利夔路则龂龂不可 ...
此土有善俗,江湖人未知。过门随所谒,借宅总相宜。
阒静疑无主,餐眠遂及时。客宾俱自爱,不敢坏藩篱。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 507篇诗文
省中晚步读宛陵诗 其二
送章升之料院自鱼关还阙
曾著作之父文思判院挽诗 其一
赠庄贤良招隐楼三首
澹山岩遇雨二首 其二
贺范安抚上事十绝 其九
对雪呈判府周丞相
贺范安抚上事十绝 其二
醉归再用前韵
至斋诗为刘知录作
三山矶答渔父歌
次韵送刘都干赴金陵 其四
送张安抚
行香退过南湖主人未起
十月旦上冢诗 其二
又前韵 其二
又次韵邓汉卿秀才送行
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八
次前韵答徐监门
寿邱安抚二首
送客北关回赴省宿次韵和杨秘书
夏夜入城
南康刘知录惠贶诗编
嘲热弄
送周明叔从陈运使东归得能字
十五弟生日
再次韵谢潘都干
用韵寄四川总领陈郎中
病起和柳州刘司法赠诗韵
又病起送春
和韵送方翔仲赴省 其一
送襄阳冯主簿
十月旦日上冢过渚宫避雨二首
寄湖北张总领六绝句 其一
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所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二首 其一
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七
赠查仲文
再次韵菊花谱系四首
金陵纪游百韵
田间晓竹
以霜柿饷郑检法
送范少约二首
江州陈待制送酒
题周丞相寿沙亭
次韵赠东湖周子问
又和毛子和郑荐玉
和王安抚六言十首 其八
顺风过湖二首
转轮八花诗 枝间八字递相为韵
四和 其六
田间观雨忆叶正则旧话
松阳南岩夜归
雨中二绝句 其二
漫兴四绝 其三
习家池旧临官路今路改而东池半入驿吏引自桑林中往观因记所见
挽荆南师张左司诗
次韵和谢江陵杨县丞投赠四首 其四
杨侍郎之侄有文刘左史之娅靖之携文见过
为狄氏题
四和 其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