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赵婺州挽诗

赵婺州挽诗

宋代 项安世

雪里萧山渡,花时杨子城。
八年如昨日,一梦隔平生。
剖竹皆雄郡,刊碑有颂声。
傅家诸子在,早晚继科名。

诗人项安世的古诗

贺范安抚上事十绝 其五

宋代 项安世

太史当年责了翁,二程佳处似春风。固应却有诸孙在,重把阳春教郢中。

三雪诗用前韵寓三字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粗生。

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

寄罗机宜竟陵督捕六首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飐飐旌旗出郭,轰轰雷电奔空。一夜楚江风雨,千岩万壑流通。

正月十四夜月色奇甚

宋代 项安世

去年风雨暗元宵,今岁县知月色饶。
突兀一灯离海峤,苍茫万点赴星桥。
足声殷地仍车马,人语喧天更树香。
却到城门听画角,倚空楼堞正苍苍。

三和

宋代 项安世

义不作进学解,分应有坐客寒。
自省开斯未信,何言颛禄须干。

次韵孙佥判试院中秋咏月三绝

宋代 项安世

挥毫可但佐摛文,照破平生种种尘。
一点清明如古镜,八方圆转似车轮。

春雨怀承甫兄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轻寒剪剪透罗衣,正是行人二月时。重下翠帷犹不隔,短篷疏雨更相欺。

送任寿朋赴襄阳令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际天南北麳麰盛,夹汉东西巘崿长。为客曾誇心胆壮,送君今叹鬓毛苍。

五官置属莲成荡,七校屯兵柳作行。中有书生骑瘦马,自弦焦木种甘棠。

临安道中见壁间书字云田左行者为四川驿路

宋代 项安世

只道成都路八千,谁知从此便西川。
行人一见成深省,大道多歧稳著鞭。

次韵和黄江陵重午二绝

宋代 项安世

门前帖子虫书小,壁上仙人虎脊高。欲起沉疴无旧艾,枕边霜鬓日萧骚。

建平县道中

宋代 项安世

糖罂花开官路香,客子欲归官路长。稻田水足欲秧黄,小麦吐秀南风凉。

村村煮酒开官坊,家家禁忌障蚕房。门前健妇能招商,茗碗角饵邀人尝。

若无横赋深剥床,我欲问舍鸡林乡。

次韵高安抚雄楚楼饯别

宋代 项安世

醉擘乌丝写玉栏,坐分鸾

燎蚊

宋代 项安世

欲昏疑雾合,未暗已雷鸣。
驱逐无长策,纷纭剧乱兵。
昼潜如设伏,夜啸若先声。
喙惨戈予利,身微坌壒轻。
嘬肤来汗血,播腹去朱樱。
壁以青油固,麾之白羽明。
喙风聊詟息,得路即喧轰。
婉婉工乘隙,骚骚故彻更。
据经当烈泽,考传合熸荆。
耿耿银缸动,荧荧爝火行。
翼焦身尚奋,力尽势还倾。
垒合无逃虏,膏血可筑京。
周遭期剿绝,小大悉炮烹。
爇左时惊合,禽纵或走横。
奔军容暂脱,搜谍靡余生。
走操华容道,追刘白帝城。
周瑜方奏凯,陆逊遂成名。
一觉华胥梦,千年战国情。
区区两蛮触,何足较踦赢。

送周明叔人陈运使东归得字

宋代 项安世

无分向师父,有谁知我能。
只看他日说,谩道此时曾。
酒莫从人强,身须更上层。
明朝双鬓发,那更绿鬅鬙。

七夕谢孟漕品味

宋代 项安世

金井琅玕戒女功,木桃瓜李奏民风。
天河夜酌尊罍满,帝子秋盘饼饵丰。
戢戢玉莲参藕艇,忻忻火枣会梨宫。
星轺著意来看客,不与寻常乞巧同。

用韵为十九弟寿

宋代 项安世

驷马开华屋,祥罴降绮栊。
婴襦斑似锦,五佩绿栊葱。
好日逢重四,芳醪判一中。
丰神春口柳,意气雨天虹。
未论龟巢藕,休言珀化枫。
诸孙今远大,吾祖旧冲融。
努力名场近,收功鼎甲崇。
但令贤弟贵,不怕老兄穷。

贺范安抚上事十绝 其四

宋代 项安世

泥仙高退故难量,国子先生更善藏。不枉中朝推范吕,小申公畔有荥阳。

又和毛子和郑荐玉

宋代 项安世

长腰如玉稳如金,千里西城待一霖。
忧国元戎真沥血,还家倦客更关心。
卧听檐吹长疑滴,起看江云只愿阴。
但得街头官酒贱,速呼毛郑与同吟。

次韵为乐黔州内子寿

宋代 项安世

四牧车前翟茀施,六珈光里振榆挥。侯宫燕喜千年寿,天诏鸾封咫尺威。

西阁雨晴山靡靡,东湖云澹水微微。春风无限长生意,客子何妨缓缓归。

孱陵道中

宋代 项安世

草冷霜融晚,天寒日出迟。
乱鸦鸣古柳,独犬吠疏篱。
岁暮方为客,身閒岂有期。
一生村疃里,羡杀牧牛儿。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 5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