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试学士院闻大贺过重华宫

试学士院闻大贺过重华宫

宋代 项安世

君王凤辇过龙楼,清晓都门积雨收。
泪落三朝馀父老,春生簇仗万貔{左豸右林}。
群公就曰丹衷罄,索虏闻风逆胆羞。
湖海小臣心未已,便陈千虑向鳌头。

诗人项安世的古诗

黄潭道中十一月暂往武陵营救伯兄之急

宋代 项安世

篮舆欲上不堪羞,古陌初穷未是愁。客子天寒依道路,书生岁晚学伊优。

烟中绿树时招手,风里黄芦只点头。短日鲜鲜还有意,为人朝暮暖驼裘。

寄湖北张总领六绝句 其一

宋代 项安世

故人天上厌晨趋,走向人间看五湖。已煮太湖东畔海,更飞青草北边刍。

赠黄县尉二首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几日真成去道洲,如今未发已先愁。一城对酒未疏阔,千里题诗底唱酬。

雁不到君濂字水,鱼应过我直名州。登临若有相思句,西北风吹送似休。

送李知县赴蕲州广济

宋代 项安世

江头雪斋冰河折,日照江光动春色。
青丝快马踏香泥,画鼓方舟送行客。
已惊柳叶大如指,忽见梅花飞著额。
草根青软湿鍼氈,枝头绿淡摇金碧。
眼看客子过淮南,春逐樯竿起江北。
客帆渐远春渐深,一路浓香慰行役。
县知上日春更好,桃李漫山献红白。
何时我亦不沧浪,把酒兰亭访今昔。

送著作范礼部知彭州

宋代 项安世

三十六峰当郡前,世间无此好山川。
辞家上马消一日,去蜀题桥今七年。
草奏南宫文似锦,紬书东观笔如椽。
批风判露名花里,正是彭州二月天。

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七

宋代 项安世

翩翩不下楚江鸥,水宿风餐得自由。闻道鸾凰上霄汉,亦知惊起却回头。

三弟校尉生日用去腊见寿韵

宋代 项安世

八千尧历畀秋春,万里嵩嵩下甫申。
儿女只今嵩似栉,弟兄他日老于亲。
共夸戏彩随鸠杖,不羡横挝倚凤宸。
看取天台游观主,前衔虚作汉朝臣。

五月八日离金陵

宋代 项安世

舟移石头岸,路转马鞍矶。
惟有长干塔,相看未忍违。

除夕谕铃下两绝句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莫将新岁便为新,綵仗春幡不动陈。未转东风犹是腊,明朝贺岁莫通宾。

送吴襄阳换承宣使归奉时请二首

宋代 项安世

去年荆府参谋去,今岁襄州太守归。
捐我汉南襄北却,从今乐事赏心稀。
南风日日菰蒲长,秋水年年鳜鲫肥。
已断此生湖{左氵右晶}里,鳞鸿无用到柴扉。

送刘坰登第赴调二首

宋代 项安世

昔在中朝日,长怀只影伤。
逢人尽吴蜀,无伴说荆襄。
千古卿材地,多年世论忘。
因君到云路,江汉不凄凉。

再次韵赵佥判投赠

宋代 项安世

天街何日雨云乾,梦想王孙白玉颜。
一日能从晦严子,十年不负会稽山。
吟诗可但师唐白,服礼终期类汉间。
万事总当发廕户,己私除尽即心闲。

晨起偶成

宋代 项安世

清瀼堂中自喜时,行踪渐少世人知。
角门闭断无闲客,纸阁糊成教小儿。
二十道钱充日用,两三石米了晨炊。
夜眠一枕庭闱梦,此外都无事可思。

再到东坡

宋代 项安世

江山不用借花辉,满坂黄泥落叶稀。
四海共知坡下路,昔人犹想梦中归。
小桥暗井千年话,秋菊寒泉一缕霏。
恐被先生浮大白,尊前休说是和非。

永州

宋代 项安世

日日长沙岸,看云只念家。如何永州梦,偏梦在长沙。

送罗机宜秩满东归三首 其二

宋代 项安世

风髯飞动俨长身,缥渺襟期不受尘。岂是恝然襟应物,亦知蕞尔漫劳人。

若非事业惊当世,也合文章作近臣。此外世间无处著,却须汗漫跨麒麟。

旃茶

宋代 项安世

夭夭雀舌变枪旗,旟旆旃旌忽四驰。
槐火已登旃鼎味,松风犹动故园思。
森森苦口难追俗,脉脉甘津恐后时。
何似当初陆鸿渐,莫将名字世人知。

诗中有醉字

宋代 项安世

年来不饮杯中物,减却诗材淡却伊。诗里有时须说醉,一生诚实此为欺。

寒食有怀楚都

宋代 项安世

北土重寒食,东风吹故都。不知清野后,还有踏青无。

荻笋烹鱼美,萎蒿裹饭腴。异乡悲节物,归梦速樯乌。

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 其四

宋代 项安世

凄凉怕折腰,彼盖村夫子。谁能九层台,不用累土起。

旌旗野色中,钲鼓霜风里。古来丈夫事,勿叹百僚底。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 5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