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冷节

冷节

明代 杨慎

花屿月笼钓碣,柳店风摇酒旗。四十五春寒节,一百六禁烟时。

诗人杨慎的古诗

梅花绝句九首 其二

明代 杨慎

村姑只恐是花神,花信前头报早春。奇树芳滋休冷眼,好从初地唤真真。

水龙吟 咏梅

明代 杨慎

汉宫娇额涂黄,风流早露春消息。铅华莹雪,冰肌照水,盈盈无力。

弄影轻颦,向人微笑,芳心谁识。对珠帘不掩,绮窗半露,嫣然一笑倾国。

最恨昏黄月黑。迷花丛、枝南枝北。寿阳妆减,罗浮梦断,春宵一刻。

皴玉谁温,凝脂自暖,空劳相忆。正香残漏俏,灯昏酒冷,此情何极。

冬晴三章寄彭幸庵 其三

明代 杨慎

岸梅春动江不波,玉颜粲粲回铁柯。璚洲霜晚繁香多。

吁嗟二物堪赠远,如此迢递关山何。

石云寺见山茶梅忆愈光

明代 杨慎

江梅山茶早争新,点苍逢春忆滇春。金碧同游似昨日,红素两芳如故人。

此山见花还载酒,醉歌激越喧林薮。莫看华鬓惊客心,且喜风光入吾手。

伏枕行赠严应阶

明代 杨慎

慎也投荒今五年,朅来卧病左足偏。临床伏枕与子别,心断神伤魂黯然。

忆昔去国行戍边,吊影累累入瘴烟。永昌试问在何处,都门相违万三千。

虎豹昼横林箐侧,魑魅夕度关山颠。肝肠欲绝陇头水,梦寐忽到夜郎天。

肉黄皮皱形半脱,喜一见子日周旋。除馆西河客乐土,倾壶北道宾初筵。

悲歌慷慨悲壮士,风流儒雅追先贤。解鞍青华洞,褰裳碧玉泉。

抽子琼敷藻,枉我瑶华萹。衰迟远寻留药价,寂寞时共买山钱。

同手意气同兄弟,异乡会合情尤异。贫鐜岂叹云雨翻,急难实在风波地。

昂昂严夫子,矫矫人中龙。长才抱经济,大雅含舂容。

叩之清庙絙朱瑟,悬之东序铿金镛。我今甘心憔悴穷山中,子亦胡为淹留簿书丛。

朱轮五马人马贵,青翰双鱼海若宫。七泽霜风鸣五两,白蘋丹枫渺予望。

分手遥指大江西,愁心巳挂匡庐上。严夫子,交谊非凡流,往时倾盖今回头。

子行高步隘九州,我病崔隤思一丘。水蛩草駏那忍弃,云鹏篱鴳难相求。

待子功成采药去,期子共结逍遥游。

安宁温泉

明代 杨慎

铿瑟舞雩歌点也,流觞脩楔记羲之。何如碧玉温泉水,绝胜华清礜石池。

巳挹金膏分沆瀣,更邀明月濯涟漪。沉沉兰酌春相引,汎汎杨舟晚更移。

海估行 其一

明代 杨慎

海估帆乘锦浪飞,绡宫夜取万珠玑。翻身惊起蛟龙睡,血污清泠竟不归。

踏莎行 其一 甲午新春书感

明代 杨慎

异国光阴,暮冬羁旅。鬓丝禅榻今如许。羞将白丝对青铜,慵把流霞烘绿醑。

旧侣雕零,新欢间阻。东风杨柳萦愁绪。天寒独立咏苍茫,销魂正在斜阳处。

蔬食

明代 杨慎

蓬枢还老圃,藿食远膏芗。小摘中园里,薄采南涧傍。

终葵紫含露,蘘荷白负霜。煠作金钗色,齐为玉箸长。

既饱琅玕腹,亦充沆瀣肠。螬井甘三咽,蚁丘愁五浆。

笼飧讵堪享,钩饵宁可尝。愿言从沮溺,从此谢金张。

沐五华送鸡㙡

明代 杨慎

海上天风吹玉芝,樵童睡熟不曾知。仙翁住近华阳洞,分得琼英一两枝。

归田四咏为宪副卞苏溪赋(卞名□)

明代 杨慎

日出烟消露晞,百丈清江钓矶。
船似天边稳坐,江若空行无依。
袄霭歌星独往,婆娑舞月方归。
兆熊不梦渭叟,狎鸥久忘汉机。¤

望江南 其十三

明代 杨慎

故园好,最忆是龙门。洞底渔舟藏夜壑,山头佛刹挂朝暾。

暧暧远人村。

滩破浣溪沙

明代 杨慎

滟滟波光绿似醅。茸茸草色嫩如苔。只有轻寒浑不定,晚还来。

落梅村里昏鸦远,摆柳风前候雁回。明日新晴堪眺望,上春台。

送曾东石

明代 杨慎

文鸟生岷山,来翔十二楼。览德箫韶下,长鸣向南州。

翩翩德俦者,㒽言不可留。河梁一相送,飘风吹方舟。

山川隔光彩,嘉会期三秋。清商易终曲,何以慰离愁。

常恐丽泽远,索居多愆尤。驰心如日月,光彩随南流。

脱有归飞翼,因之问阻脩。

渔家傲 其二 滇南月节

明代 杨慎

二月滇南春嬿婉。美人来去春江煖。碧玉泉头无近远。

香春软。游丝摇拽杨花转。

沽酒宝钗银钏满。寻芳争占新亭馆。枣下艳词歌纂纂。

春日短。温柔乡里归来晚。

菩萨蛮 其一

明代 杨慎

袅袅腰肢浑似柳。碧花茗椀劳纤手。清昼小横陈。阳台梦未真。

一声鶗鴂暮。两浆催人去。新月曲如眉。黄昏怅望时。

徐及泉相送至斜堰河 其二

明代 杨慎

长沟流水引都江,断岸危桥窄石矼。并马不知村路远,更穿斜堰渡惊泷。

以来禽果饷煚庵

明代 杨慎

佳果东来濯锦江,楚谣萍实亦堪双。王家珍重来禽帖,青李樱桃总受降。

宛转歌

明代 杨慎

明河拂愰月栖檐,惊乌号林萤入帘。美人遥夜歌宛转,罗衣不襞宫黄浅。

愁听更漏转分明,紞紞楼头五鼓声。

浣溪沙 其二 游感通寺赠冰壶

明代 杨慎

柳绿槐黄放晓晴。天公知我欲山行。峰峦相顾亦多情。

玉树临风无奈爽,冰壶见底有余清。长生仙客话无生。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