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

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

南北朝 萧纲

别观蒲萄带实垂,江南豆莞生连枝。无情无意犹如此,有心有恨徒别离。

诗人萧纲的古诗

临后园诗

南北朝 萧纲

隐沦游少海,神仙入太华。我有逍遥趣,中园复可嘉。

千株同落叶,百丈共寻霞。

又三韵

南北朝 萧纲

珠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花风暗里觉,兰烛帐中飞。

何时玉窗里,夜夜更缝衣。

咏橘诗

南北朝 萧纲

萎蕤映庭树,枝叶凌秋芳。故条杂新实,金翠共含霜。

攀枝折缥干,甘旨若琼浆。无假存雕饰,玉盘余自尝。

入溆浦诗

南北朝 萧纲

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竹垂悬扫浪。凫疑远避樯。

香茅诗

南北朝 萧纲

铜律与鸣琴,俱称类君子。岂若江淮间,发叶超众美。

珍同自牧归,茅因汇征起。岂独迈秦蘅,方知蔑沅芷。

咏独舞诗

南北朝 萧纲

因羞强正钗,顾影时回袂。非关善留客,更是娇夫婿。

晚景出行诗

南北朝 萧纲

细树含残影,春闺散晚香。轻花鬓边堕,微汗粉中光。

飞凫初罢曲,啼乌忽度行。羞令白日暮,车骑郁相望。

蒙华林园戒诗

南北朝 萧纲

庸夫耽世光,俗士重虚名。三空既难了,八风恒易倾。

伊余久齐物,本自一枯荣。弱龄爱箕颍,由来重伯成。

非为乐肥遁,特是厌逢迎。执圭守藩国,主器作元贞。

昔日书银字,久自恧宗英。斯焉佩金玺,何由广德声。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兹言信非矫,丹心良可明。

舟航奉睿训,接引降皇情。心灯朗暗室,牢舟出爱瀛。

是节高秋晚,泬寥天气清。郊门光景丽,祈年云雾生。

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叶疏行径出,泉溜远山鸣。

绿衿依浦戍,绛颡拂林征。庶蒙八解益,方使六尘轻。

脱闻时可去,非吝舍重城。

望同泰寺浮图诗

南北朝 萧纲

遥看官佛图,带璧复垂珠。烛银逾汉汝,宝铎迈珠吾。

日起光芒散,风吟宫徵殊。露落盘恒满,桐生凤不雏。

飞幡杂晚虹,画鸟狎晨凫。梵世陵空下,应真蔽景趋。

帝马咸千辔,天衣尽六铢。意乐开长表,多宝现金躯。

能令苦海渡,复使慢山逾。愿能同四忍,长当出九居。

咏武陵王左右诗

南北朝 萧纲

顶分如两髻,簪长验上头。投杯如欲转,疑残已复留。

和湘东王三韵诗二首 其一 春宵

南北朝 萧纲

花树含春丛,罗帷夜长空。风声随筱韵,月色与池同。

彩笺徒自襞,无信往云中。

鸡鸣高树颠

南北朝 萧纲

碧玉好名倡,夫婿侍中郎。桃花全覆井,金门半隐堂。

时欣一来下,复比双鸳鸯。鸡鸣天尚早,东与定未光。

咏疏枫诗

南北朝 萧纲

萎绿映葭青,疏红分浪白。花叶洒行舟,仍持送远客。

行雨诗

南北朝 萧纲

本是巫山来,无人睹容色。唯有楚王臣,曾言梦相识。

戏赠丽人诗

南北朝 萧纲

丽妲与妖嫱,共拂可怜妆。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

罗裙宜细简,画屟重高墙。含羞未上砌,微笑出长廊。

取花争间镊,攀枝念蕊香。但歌聊一曲,鸣弦未肯张。

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诗

南北朝 萧纲

离光丽景,神英春裕。副极仪天,金锵玉度。监抚昭明,善物宣布。

惠润昆琼,泽熙垂露。秋晨精曜,驾动宫闱。露点金节,霜沈玉玑。

玄戈侧影,翠羽翻晖。庭回鹤盖,水照犀衣。兰羞荐俎,竹酒澄芬。

千音写凤,百戏承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横飞鸟箭,半转蛇弓。

咏坏桥诗

南北朝 萧纲

虹飞亘林际,星度断山隅。斜梁悬水迹,画柱脱轻朱。

系马诗

南北朝 萧纲

青骊沈赭汗,绿地悬花蹄。未垂青■尾,犹挂紫障泥。

蹀足绊中愤,摇头枥上嘶。紫关如未息,直去取榆溪。

乐府三首 其二 艳歌篇十八韵

南北朝 萧纲

凌晨光景丽,倡女凤楼中。前瞻削成小,傍望卷中空。

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张琴未调轸,饮吹不至终。

自知心所爱,出入仕秦宫。谁言连尹屈,更是莫敖通。

轻轺缀皂盖,飞辔轹云骢。金鞍随系尾,衔璅映缠鬃。

戈镂荆山玉,剑饰丹阳铜。左把苏合弹,旁持大屈弓。

控弦因鹊血,挽强用牛螉。弋猎多登陇,酣歌每入丰。

晖晖隐落日,冉冉还房栊。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

流苏时下帐,象簟复韬筒。雾暗窗前柳,寒疏井上桐。

女萝托松际,甘瓜蔓井东。拳拳恃君爱,岁暮望无穷。

玄圃寒夕诗

南北朝 萧纲

洞门扉未掩,金壶漏已催。曛烟生涧曲,暗色起林隈。

雪花无有蒂,冰镜不安台。阶杨始倒插,浦桂半新栽。

陈根委落蕙,细蕊发香梅。雁去衔芦上,

萧纲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15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