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雍州曲三首 其一 南湖

雍州曲三首 其一 南湖

南北朝 萧纲

南湖荇叶浮,复有佳期游。银纶翡翠钩,玉舳芙蓉舟。

荷香乱衣麝,桡声随急流。

诗人萧纲的古诗

玄圃纳凉诗

南北朝 萧纲

登山想剑阁,逗浦忆辰阳。飞流如冻雨,夜月似秋霜。

萤翻竞晚热,虫思引秋凉。鸣波如碍石,暗草别兰香。

赋乐器名得箜篌诗

南北朝 萧纲

捩迟初挑吹,弄急时催舞。钏响逐弦鸣,衫回半障柱。

欲知心不平,君看黛眉聚。

卧疾诗

南北朝 萧纲

沈痾类弩影,积弊似河鱼。讵逢龙子浴,空叹楚王菹。

弹筝诗

南北朝 萧纲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遒。

乌栖曲四首·其四

南北朝 萧纲

织成屏风金屈膝,朱唇玉面灯前出。
相看气息望君怜,谁能含羞不自前?

乐府三首 其二 艳歌篇十八韵

南北朝 萧纲

凌晨光景丽,倡女凤楼中。前瞻削成小,傍望卷中空。

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张琴未调轸,饮吹不至终。

自知心所爱,出入仕秦宫。谁言连尹屈,更是莫敖通。

轻轺缀皂盖,飞辔轹云骢。金鞍随系尾,衔璅映缠鬃。

戈镂荆山玉,剑饰丹阳铜。左把苏合弹,旁持大屈弓。

控弦因鹊血,挽强用牛螉。弋猎多登陇,酣歌每入丰。

晖晖隐落日,冉冉还房栊。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

流苏时下帐,象簟复韬筒。雾暗窗前柳,寒疏井上桐。

女萝托松际,甘瓜蔓井东。拳拳恃君爱,岁暮望无穷。

望同泰寺浮图诗

南北朝 萧纲

遥看官佛图,带璧复垂珠。烛银逾汉汝,宝铎迈珠吾。

日起光芒散,风吟宫徵殊。露落盘恒满,桐生凤不雏。

飞幡杂晚虹,画鸟狎晨凫。梵世陵空下,应真蔽景趋。

帝马咸千辔,天衣尽六铢。意乐开长表,多宝现金躯。

能令苦海渡,复使慢山逾。愿能同四忍,长当出九居。

玩汉水诗

南北朝 萧纲

杂色昆仑水,泓澄龙首渠。岂若兹川丽,清流疾且徐。

离离细碛净,蔼蔼树阴疏。石衣随溜卷,水芝扶浪舒。

连翩泻去楫,镜澈倒遥墟。聊持点缨上,于是察川鱼。

蒙预忏直疏诗

南北朝 萧纲

皇情矜幻俗,圣德悯重昏。制书开摄受,丝纶广昏门。

时英满君囿,法侣盛天园。俱销五道缚,共荡四生怨。

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庭深林彩艳,地寂鸟声喧。

上风吹法鼓,垂铃鸣昼轩。新梅含未发,落桂聚还翻。

早烟藏石磴,寒潮浸水门。一朝蒙善诱,方愿遣笼樊。

和林下妓应令诗

南北朝 萧纲

炎光向夕敛,促宴临前池。泉将影相得,花与面相宜。

篪声如鸟哢,舞袂写风枝。欢乐不知醉,千秋长若斯。

山池诗

南北朝 萧纲

日暮芙蓉水,聊登鸣鹤舟。飞舻饰羽■,长幔覆舟䌷。

停舆依柳息,住盖影空留。古树横临沼,新藤上挂楼。

鱼游向暗集,戏鸟逗楂流。

登烽火楼诗

南北朝 萧纲

耸楼排树出,却堞带江清。陟峰试远望,郁郁尽郊京。

万邑王畿旷,三条绮陌平。亘原横地险,孤屿派流生。

悠悠归棹入,渺渺去帆惊。水烟浮岸起,遥禽逐雾征。

咏橘诗

南北朝 萧纲

萎蕤映庭树,枝叶凌秋芳。故条杂新实,金翠共含霜。

攀枝折缥干,甘旨若琼浆。无假存雕饰,玉盘余自尝。

游人诗

南北朝 萧纲

游戏长杨苑,携手云台间。欢乐未穷已,白日下西山。

咏单凫诗

南北朝 萧纲

衔苔入浅水,刷羽向沙洲。孤飞本欲去,得影更淹留。

石桥诗

南北朝 萧纲

惠子临濠上,秦王见海神。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

又三韵

南北朝 萧纲

珠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花风暗里觉,兰烛帐中飞。

何时玉窗里,夜夜更缝衣。

三月三日率尔成诗

南北朝 萧纲

芳年多美色,丽景复妍遥。握兰唯是旦,采艾亦今朝。

回沙溜碧水,曲岫散桃天。绮花非一种,风丝乱百条。

云起相思观,日照飞虹桥。繁华炫姝色,燕赵艳妍妖。

金鞍汗血马,宝髻珊瑚翘。兰馨起縠袖,莲锦束琼腰。

相看隐绿树,见人还自娇。玉柱鸣罗荐,磲椀泛回潮。

洛滨非拾羽,满握讵贻椒。

执笔戏书诗

南北朝 萧纲

舞女及燕姬,倡楼复荡妇。参差大戾发,摇曳小垂手。

钓竿蜀国弹,新城折杨柳。玉案西王桃,蠡杯石榴酒。

甲乙罗帐异,辛壬房户晖。夜夜有明月,时时怜更衣。

雁门太守行三首 其二

南北朝 萧纲

陇暮风恒急,关寒霜自浓。枥马夜方思,边衣秋未重。

潜师夜接战,略地晓摧锋。悲笳动胡塞,高旗出汉墉。

勤劳谢功业,清白报迎逢。非须主人赏,宁期定远封。

单于如未系,终夜慕前踪。

萧纲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15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