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萧纲
本是巫山来,无人睹容色。唯有楚王臣,曾言梦相识。
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
帝京风雨中,层阙烟霞浮。玉署清馀热,金城含暮秋。
水观凌却敌,槐影带重楼。
守东平中华门开诗
脂车向驰道,总辔息中华。落关犹待漏,交戟未通车。
薄云初启雨,曙色始成霞。堑流铺紫若,城风泛橘花。
弦诵终无取,顾己自怀嗟。
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
枝云间石峰,脉水浸山岸。池清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晚日后堂诗
幔阴通碧砌,日影度城隅。岸柳垂长叶,窗桃落细跗。
花留蛱蝶粉,竹翳蜻蜓珠。赏心无与共,染翰独踟蹰。
和人渡水诗
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带前结香草,鬟边插石榴。
玄圃纳凉诗
登山想剑阁,逗浦忆辰阳。飞流如冻雨,夜月似秋霜。
萤翻竞晚热,虫思引秋凉。鸣波如碍石,暗草别兰香。
侍游新亭应令诗
神襟悯行迈,歧路怆徘徊。遥瞻十里陌,傍望九城台。
凤管流虚谷,龙骑藉春荄。晓光浮野映,朝烟承日回。
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柳叶带风转,桃花含雨开。
圣情蕴珠绮,札命表英才。顾怜珷玞质,何以俪琼瑰。
和武帝宴诗二首 其二
祭壶今息鼓,董案或开帷。聊举青龙阵,正取绛宫时。
犒兵随后拒,軷祭逐前师。军门初露节,步陈始分旗。
听早蝉诗
草歇鶗鸣初,蝉思花落后。乍饮三危露,时荫五官柳。
庄书哂鹏翼,卫赋宜螓首。桂树可淹留,勿谓山中久。
春日看梅花诗
昨日看梅树,新花已自生。今旦闻春鸟,何啻两三声。
冻解池开渌,云穿天半晴。游心不应动,为此欲逢迎。
赠张缵诗
仪表咸推挹,墙仞难窥践。既当垂帷学,复折波涛辩。
绮思暧霞飞,清文焕飙转。朱旗赫容与,凋启纷曜煜。
波摇白鳢舟,风动苍鹰舳。九疑势参差,江天相蔽亏。
三春沣浦叶,九月洞庭枝。洞庭枝袅娜,沣浦叶参差。
芬芳与摇落,俱应伤别离。
雪朝诗
同云凝暮序,严阴屯广隰。落梅飞四注,翻霙舞二袭。
实断望如连,恒分似相及。已观池影乱,复视帘珠湿。
东飞伯劳歌二首 其一
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天窗绮井暧徘徊,珠帘玉箧明镜台。可怜年几十三四,工歌巧舞入人意。
白日西落杨柳垂,含情弄态两相知。
浮云诗
可怜片云生,暂重复还轻。欲使襄王梦,应过白帝城。
咏坏桥诗
虹飞亘林际,星度断山隅。斜梁悬水迹,画柱脱轻朱。
咏飞来鸂鶒诗
飞从何处来,似出上林隈。口衔长生叶,翅染昆明苔。
春日想上林诗
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柳条恒着地,杨花好上衣。
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西京董贤馆,南宛习都池。
荇间鱼共乐,桃上鸟相窥。香车云母幰,驶马黄金羁。
三月三日率尔成诗
芳年多美色,丽景复妍遥。握兰唯是旦,采艾亦今朝。
回沙溜碧水,曲岫散桃天。绮花非一种,风丝乱百条。
云起相思观,日照飞虹桥。繁华炫姝色,燕赵艳妍妖。
金鞍汗血马,宝髻珊瑚翘。兰馨起縠袖,莲锦束琼腰。
相看隐绿树,见人还自娇。玉柱鸣罗荐,磲椀泛回潮。
洛滨非拾羽,满握讵贻椒。
蒙华林园戒诗
庸夫耽世光,俗士重虚名。三空既难了,八风恒易倾。
伊余久齐物,本自一枯荣。弱龄爱箕颍,由来重伯成。
非为乐肥遁,特是厌逢迎。执圭守藩国,主器作元贞。
昔日书银字,久自恧宗英。斯焉佩金玺,何由广德声。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兹言信非矫,丹心良可明。
舟航奉睿训,接引降皇情。心灯朗暗室,牢舟出爱瀛。
是节高秋晚,泬寥天气清。郊门光景丽,祈年云雾生。
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叶疏行径出,泉溜远山鸣。
绿衿依浦戍,绛颡拂林征。庶蒙八解益,方使六尘轻。
脱闻时可去,非吝舍重城。
登锦壁诗
孙生酸枣寺,王子枝江楼。何如登石镜,因闲犹豫游。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153篇诗文
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诗
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诗
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
执笔戏书诗
玄圃寒夕诗
乐府三首 其二 艳歌篇十八韵
经琵琶峡诗
咏蜂诗
大同八年秋九月诗
金闺思二首 其二
咏内人昼眠诗
夜望单飞雁诗
和湘东王三韵诗二首 其二 冬晓
从顿暂还城诗
赠丽人诗
同庾肩吾四咏诗二首 其一 莲舟买荷度
春日想宜林诗
夜游北园诗
咏疏枫诗
十空诗六首 其六 镜象
玩汉水诗
春闺情诗
和林下妓应令诗
入溆浦诗
又三韵
卧疾诗
咏烟诗
咏独舞诗
乌栖曲四首·其四
江南思二首 其二
十空诗六首 其四 如梦
和湘东王古意咏烛诗
愁闺照镜诗
生别离
咏舞诗二首 其一
雍州曲三首 其二 北渚
娈童诗
大同十一月庚戌诗
杂句春情诗
薄晚逐凉北楼迥望诗
咏萤诗
和湘东王首夏诗
书案铭
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四
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
游人诗
咏栀子花诗
雍州曲三首 其三 大堤
戏赠丽人诗
同庾肩吾四咏诗二首 其二 照流看落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