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玩汉水诗

玩汉水诗

南北朝 萧纲

杂色昆仑水,泓澄龙首渠。岂若兹川丽,清流疾且徐。

离离细碛净,蔼蔼树阴疏。石衣随溜卷,水芝扶浪舒。

连翩泻去楫,镜澈倒遥墟。聊持点缨上,于是察川鱼。

诗人萧纲的古诗

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诗

南北朝 萧纲

芳年留帝赏,应物动天襟。挟苑连金阵,分衢度羽林。

帷宫对广掖,层殿迩高岑。风旗争曳影,亭皋共生阴。

林花初堕蒂,池荷欲吐心。

和湘东王古意咏烛诗

南北朝 萧纲

花中烛。似将人意同。忆啼流膝上。烛焰落花中。

乐府三首 其二 艳歌篇十八韵

南北朝 萧纲

凌晨光景丽,倡女凤楼中。前瞻削成小,傍望卷中空。

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张琴未调轸,饮吹不至终。

自知心所爱,出入仕秦宫。谁言连尹屈,更是莫敖通。

轻轺缀皂盖,飞辔轹云骢。金鞍随系尾,衔璅映缠鬃。

戈镂荆山玉,剑饰丹阳铜。左把苏合弹,旁持大屈弓。

控弦因鹊血,挽强用牛螉。弋猎多登陇,酣歌每入丰。

晖晖隐落日,冉冉还房栊。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

流苏时下帐,象簟复韬筒。雾暗窗前柳,寒疏井上桐。

女萝托松际,甘瓜蔓井东。拳拳恃君爱,岁暮望无穷。

咏朝日诗

南北朝 萧纲

团团出天外,煜煜上层峰。光随浪高下,影逐树轻浓。

咏新燕诗

南北朝 萧纲

新禽应节归,俱向吹楼飞。入帘惊钏响,来窗碍舞衣。

雍州曲三首 其二 北渚

南北朝 萧纲

岸阴垂柳叶,平江含粉堞。好值城旁人,多逢荡舟妾。

绿水溅长袖,浮苔染轻楫。

雁门太守行三首 其二

南北朝 萧纲

陇暮风恒急,关寒霜自浓。枥马夜方思,边衣秋未重。

潜师夜接战,略地晓摧锋。悲笳动胡塞,高旗出汉墉。

勤劳谢功业,清白报迎逢。非须主人赏,宁期定远封。

单于如未系,终夜慕前踪。

江南弄三首 其三 采莲曲

南北朝 萧纲

桂楫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莲疏藕折香风起。

香风起。白日低。采莲曲。使君迷。

同刘咨议咏春雪诗

南北朝 萧纲

晚霰飞银砾,浮云暗未开。入池消不积,因风堕复来。

思妇流黄素,温姬玉镜台。看花言可插,定自非春梅。

鸡鸣高树颠

南北朝 萧纲

碧玉好名倡,夫婿侍中郎。桃花全覆井,金门半隐堂。

时欣一来下,复比双鸳鸯。鸡鸣天尚早,东与定未光。

旦出兴业寺讲诗

南北朝 萧纲

沐芳肃朝带,驾言抵净宫。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

吴戈夏服箭,骥马绿沈弓。水照柳初碧,烟含桃半红。

由来六尘缚,宿昔五缠朦。见鹤徒知谬,察象理难同。

方积恧四辩,奚用语三空。

蜀道难·其二

南北朝 萧纲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咏内人昼眠诗

南北朝 萧纲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三月三日率尔成诗

南北朝 萧纲

芳年多美色,丽景复妍遥。握兰唯是旦,采艾亦今朝。

回沙溜碧水,曲岫散桃天。绮花非一种,风丝乱百条。

云起相思观,日照飞虹桥。繁华炫姝色,燕赵艳妍妖。

金鞍汗血马,宝髻珊瑚翘。兰馨起縠袖,莲锦束琼腰。

相看隐绿树,见人还自娇。玉柱鸣罗荐,磲椀泛回潮。

洛滨非拾羽,满握讵贻椒。

赋得入阶雨诗

南北朝 萧纲

细雨阶前入,洒砌复沾帷。渍花枝觉重,湿鸟羽飞迟。

傥令斜日照,并欲似游丝。

赋得舞鹤诗

南北朝 萧纲

来自芝田远,飞渡武溪深。振迅依吴市,差池逐晋琴。

奇声传迥涧,动翅拂花林。欲知情外物,伊洛有清浔。

倡妇怨情诗十二韵

南北朝 萧纲

绮窗临画阁,飞阁绕长廊。风散同心草,月送可怜光。

彷佛帘中出,妖丽特非常。耻学秦罗髻,羞为楼上妆。

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斜灯入锦帐,微烟出玉床。

六安双玳瑁,八幅两鸳鸯。犹是别时许,留致解心伤。

含涕坐度日,俄顷变炎凉。玉关驱夜雪,金气落严霜。

飞狐驿使断,交河川路长。荡子无消息,朱唇徒自香。

赠丽人诗

南北朝 萧纲

腰肢本犹绝,眉眼特惊人。判自无相比,还来有洛神。

九日赋韵诗

南北朝 萧纲

是节协阳数,高秋气已精。檐芝逐月启,帷风依夜清。

远烛承歌黛,斜桥闻履声。梁尘下未息,共爱赏心并。

行雨诗

南北朝 萧纲

本是巫山来,无人睹容色。唯有楚王臣,曾言梦相识。

萧纲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15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