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萧纲
月精丽草散秋株。洛阳少妇绝妍姝。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
东方千骑从骊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咏人弃
昔时娇玉步,含羞花烛边。岂言心爱断,衔啼私自怜。
常见欢成怨,非关丑易妍。独鹄罢中路,孤鸾死镜前。
咏内人昼眠诗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蒙预忏直疏诗
皇情矜幻俗,圣德悯重昏。制书开摄受,丝纶广昏门。
时英满君囿,法侣盛天园。俱销五道缚,共荡四生怨。
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庭深林彩艳,地寂鸟声喧。
上风吹法鼓,垂铃鸣昼轩。新梅含未发,落桂聚还翻。
早烟藏石磴,寒潮浸水门。一朝蒙善诱,方愿遣笼樊。
晚日后堂诗
幔阴通碧砌,日影度城隅。岸柳垂长叶,窗桃落细跗。
花留蛱蝶粉,竹翳蜻蜓珠。赏心无与共,染翰独踟蹰。
游人诗
游戏长杨苑,携手云台间。欢乐未穷已,白日下西山。
咏飞来鸂鶒诗
飞从何处来,似出上林隈。口衔长生叶,翅染昆明苔。
杂咏诗
被空眠数觉,寒重夜风吹。罗帷非海水,那得度前知。
春日想上林诗
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柳条恒着地,杨花好上衣。
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西京董贤馆,南宛习都池。
荇间鱼共乐,桃上鸟相窥。香车云母幰,驶马黄金羁。
春日看梅花诗
昨日看梅树,新花已自生。今旦闻春鸟,何啻两三声。
冻解池开渌,云穿天半晴。游心不应动,为此欲逢迎。
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
别观蒲萄带实垂,江南豆莞生连枝。无情无意犹如此,有心有恨徒别离。
赠张缵诗
仪表咸推挹,墙仞难窥践。既当垂帷学,复折波涛辩。
绮思暧霞飞,清文焕飙转。朱旗赫容与,凋启纷曜煜。
波摇白鳢舟,风动苍鹰舳。九疑势参差,江天相蔽亏。
三春沣浦叶,九月洞庭枝。洞庭枝袅娜,沣浦叶参差。
芬芳与摇落,俱应伤别离。
侍游新亭应令诗
神襟悯行迈,歧路怆徘徊。遥瞻十里陌,傍望九城台。
凤管流虚谷,龙骑藉春荄。晓光浮野映,朝烟承日回。
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柳叶带风转,桃花含雨开。
圣情蕴珠绮,札命表英才。顾怜珷玞质,何以俪琼瑰。
玄圃寒夕诗
洞门扉未掩,金壶漏已催。曛烟生涧曲,暗色起林隈。
雪花无有蒂,冰镜不安台。阶杨始倒插,浦桂半新栽。
陈根委落蕙,细蕊发香梅。雁去衔芦上,
伤离新体
伤离复伤离。别后情郁纡。凄凄隐去棹。悯悯怆还途。
戚戚意不申。转顾独沾襟。前驱经御宿。后骑历河漘。
胡香翼还幰。清笳送后尘。落日斜飞盖。馀晖承画轮。
柳影长横路。槐枝深隐人。桂宫夕掩铜龙扉。甲馆宵垂云母帏。
胧胧月色上。的的的夜萤飞。草香袭余袂。露洒沾人衣。
带堞凌城云乱聚。排枝度叶鸟争归。碗中浮蚁不能酌。琴间玉徽调别鹤。
别鹤千里别离声。弦调轸急心自惊。试起登南楼。还向华池游。
前时筱生今欲合。近日栽荷尚不抽。犹是衔杯共赏处。今兹对此独生愁。
登楼望暧暧。山种自分态。偃师虽北连。轘辕已南背。
远听寂无闻。遥瞻目有阂。含诧意不迷。长叹情无赖。
十空诗六首 其三 如响
叠嶂迥参差,连峰郁相拒。远闻如句咏,遥应成言语。
竟无五声实,谁谓八音所。空成颠倒群,徒迷尘缚侣。
悯哉火宅中,兹心良可去。
赋咏五阴识枝诗
浇淳混神因,心形复依色。欲浪逐情飘,爱网随心织。
铸金虽改状,斩筹方未极。鸽观既无辩,猿攀此焉息。
美人晨妆诗
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
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试将持出众,定得可怜名。
咏单凫诗
衔苔入浅水,刷羽向沙洲。孤飞本欲去,得影更淹留。
同刘咨议咏春雪诗
晚霰飞银砾,浮云暗未开。入池消不积,因风堕复来。
思妇流黄素,温姬玉镜台。看花言可插,定自非春梅。
雍州曲三首 其一 南湖
南湖荇叶浮,复有佳期游。银纶翡翠钩,玉舳芙蓉舟。
荷香乱衣麝,桡声随急流。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153篇诗文
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
登琴台诗
咏武陵王左右诗
咏蛱蝶诗
鸡鸣高树颠
赋得当垆
和湘东王三韵诗二首 其二 冬晓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诗
仙客诗
雪朝诗
赋得桥诗
咏美人看画诗
赋得蔷薇诗
咏蜂诗
雁门太守行三首 其二
乐府三首 其二 艳歌篇十八韵
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
奉答南平王康赍朱樱诗
拟沈隐侯夜夜曲
和会三教诗
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四
倡妇怨情诗十二韵
弹筝诗
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诗
雪里觅梅花诗
和人渡水诗
登城北望诗
喜疾瘳诗
咏初桃诗
玄圃纳凉诗
咏烟诗
望同泰寺浮图诗
登板桥咏洲中独鹤诗
十空诗六首 其一 如幻
临后园诗
赋乐器名得箜篌诗
经琵琶峡诗
杂句春情诗
守东平中华门开诗
蒙华林园戒诗
书案铭
雨后诗
登烽火楼诗
咏舞诗二首 其一
执笔戏书诗
咏朝日诗
少菊篇
饯别诗
咏坏桥诗
赋咏枣诗
咏中妇织流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