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黎宰并柬曾楚山二首 其一

次黎宰并柬曾楚山二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谁道行年值小游,转添白发上人头。檀公上计无多子,潘令吟情第一流。

四海交游惊鬼录,一身生死寄岑楼。因公唤醒推敲梦,此夕灯前忘却愁。

诗人萧立之的古诗

赠周材叔能画号苍崖

宋代 萧立之

昔见苍崖画,今读苍崖诗。问今十日水石间,幻作五字七字何能奇。

君言诗画本一律,等以造化供娱嬉。闭门磐礴天耆定,往往清气流诗脾。

急将画意入诗律,兔起鹘落无由追。有声无声强分别,妙处正不差毫釐。

人言精艺不两能,似亦可洗千年疑。梅花江头穷竹枝,遥指八境穷烟霏。

勿云诗工画师耻,老琼笑人焉用彼。江南和籴米如珠,急图流民献天子。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五

宋代 萧立之

远枕惊回昨夜秋,月痕依约去年愁。移床欲避梧桐去,谁有西风背处楼。

食蟹九首 其四

宋代 萧立之

诸公俎豆亦风流,肥腯何曾为彘谋。欲免镬汤君自择,速营将老有糟丘。

题玉庭观二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仙家旧馆玉为庭,白日山前笙鹤鸣。我来愿乞丹井水,为洗诗书双眼明。

琵琶亭二首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鲁男子事无人记,此地琵琶更结亭。独倚阑干成一笑,晚风低雁著寒汀。

寄杨隐岩二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终日垂帷一卷书,隐岩名字满江湖。何时见子华阴道,拍手西风下蹇驴。

赠庐陵张济夫陈子豪二首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枉子过从寂寞滨,萧然薄饭荠生孙。奇胸宁有杨雄字,重会空留李白樽。

府教和章狎至再用韵为谢

宋代 萧立之

平生故人谁绨袍,元龙湖海风裁高。吟诗仓卒供十手,清水新淬龙文刀。

壮如沙场驰百马,奇如甘蝇飞如射。寒笺字字明华星,掩耳不及春霆惊。

一天风月四方钱,冷淡未必输华鲜。人生端有不朽事,虚名岂足惊乌鸢。

小年担书走京国,腕中一笔万斛力。近来言语不惊人,出户谁复思安仁。

何当解鞯饲我驴,娇儿喜归争挽须。来时雪花大如席,缫车卷玉鸣桑枯。

一年春风又如客,山中无人吟不得。烦君远致北海秋,雁鹜行中洗朱墨。

题玉庭观二首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江南绝顶真境界,仙子珊珊鸣佩环。千年古井丹不死,夜吐玉虹明屋山。

次刘苍涯见访

宋代 萧立之

山里清怀人得知,地炉灰冷雪来时。七年有别君仍壮,一事无成我自悲。

履豨应为天下计,缚鸡曾见故人诗。欲谈世事难相就,不为冲寒脚力疲。

春寒叹

宋代 萧立之

一月春寒缩牛马,束桂薪刍不当价。
去年霜早谷蕃熟,雨烂秧青我日晒。
深山处处人夷齐,锄荒饭蕨填朝饥。
干戈满地此乐土,不谓乃有凶荒时。
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为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壬午九日士资自广运铁南雄归途过家士贽士赟有诗因用韵

宋代 萧立之

惊心节物首重回,尚觉昏云黯未开。旧向醉馀狂客帽,今犹健在倒莲台。

菊如杜老开偏晚,客胜后山期不来。碌碌阿奴俱在目,剩锄菘韭种蒿莱。

题云心适楚吟稿

宋代 萧立之

■翠重阴一握天,旧来此地著吟仙。自题淮海短长句,又□郴江二百年。

夜雨滋兰深屈畹,春风种橘长苏泉。监州文采推南阮,夔后留看适楚编。

游苏仙山

宋代 萧立之

坛下松声江上潮,坛前天近北风高。山腰洞黑天丹灶,云顶秋深落石桃。

逆理偷生虽世论,离群独立亦人豪。仙家尽有青精饭,不与吟翁绿鬓毛。

题穆叔晦雨净风香亭三首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风标王谢佳子弟,气岸夷齐旧典刑。骑马纷纷尘及腹,几人爱此竹间亭。

九日拉管西窗诸丈游凤石洞天酒边用草堂韵

宋代 萧立之

巨灵擘画境能宽,吟似追随亦可欢。地有此山开宇宙,天留今日会衣冠。

石交可与论千载,岁晚相期共一寒。山外黄尘深没马,澄潭聊复倚阑看。

和孙竹云道士先坟种松韵

宋代 萧立之

秦岭苍髯铁色仙,却将翁仲作忘年。移将根去翁陪土,化作杨公种玉田。

客子有怀悲故垄,清明无酒哭苍天。感君此计能千载,独立斜阳咏此篇。

江行得水压青天下小桥一句足成唐律

宋代 萧立之

老去无心任一瓢,意行聊复侣渔樵。云迷远树昏残照,水压青天下小桥。

物我境空鸡已木,功名梦断鹿犹蕉。插秧绿遍江南岸,又送年光入画桡。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五

宋代 萧立之

读老子章花似道,不嫌雪恶与霜粗。能知其白守其黑,长入人间墨画图。

题杨达可梅楼二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何掾向来吟有阁,杨家今日筑为楼。看他压尽凡花倒,只放诗人出一头。

萧立之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2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