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丁高士三首 其一

赠丁高士三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洞门锁冷秋风归,江头不作玄裳飞。我家凤石调萧史,他家金精期令威。

诗人萧立之的古诗

同林城山杨学舟游虎丘

宋代 萧立之

虎踞名丘往事赊,胜游千载梵王家。山灵旧出千头石,地妒曾埋解语花。

佛国凭空云入座,剑池共汲水随车。吟人谩有兴亡感,雪壁淋漓落阵鸦。

送人之常德

宋代 萧立之

秋风原头桐叶飞,幽篁翠冷山鬼啼。
海图拆补翠女衣,轻衫笑指秦人溪。
秦人得知晋以前,降唐臣宋谁为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请君停篙莫回船。
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
山林黄尘三百尺,不用归来说消息。

送雪溪徐高士之越三首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雁雁欲啼江上秋,旧题诗在水边楼。潮风一夜移帆去,明日书来是越州。

和蒲塘乡饮酒席上韵

宋代 萧立之

洛社当年留样子,客中正可饮亡何。樽前聊复会真率,殿上相期侍馺娑。

事意旧游忘鬓改,坐分前席觉年多。西风管取都长健,更插茱萸上嵬峨。

赠崇仁吴幼清逃儒入老三首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风流不落正始后,书传琳琅学古胸。收拾乾坤万里眼,归来窗下注参同。

题王衡甫吟稿

宋代 萧立之

君家冠冕半山翁,晚唱漓波一洗空。万世尚须漓往复,一江元不隔西东。

松精入地千年魄,鹏翼垂云万里风。安得共君秋月底,朗吟峰顶撼松公。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四

宋代 萧立之

清绝霜枝冠顶开,被人俗了说花魁。此花骨相神仙做,市卒能仙为姓梅。

和曾楚山忆苍山韵五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诗来读罢亦伤神,惆怅两翁苍与芸。聚首当时惭我少,祗今一老独深云。

次赵东林韵

宋代 萧立之

锦袍公子三生梦,又堕歌罗古驿中。天上无情覆手雨,人间有恨打头风。

晚花留日明深树,枯泽回潮起蛰龙。草草官称今发白,年时悔不事猿公。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十

宋代 萧立之

月过阑干客睡迟,官河桐叶学鸦飞。鬓丝不了三千丈,也费秋虫促夜机。

题梅庄墨

宋代 萧立之

子墨玄玄梅白白,以梅号墨岂其情。年来黑白无分晓,墨作梅花卖得行。

题玉庭观二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仙家旧馆玉为庭,白日山前笙鹤鸣。我来愿乞丹井水,为洗诗书双眼明。

垂虹桥三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湖光秋色渺苍寒,一似前时画得看。画里人家浑不觉,夕阳留客倚阑干。

溪行见落梅为赋

宋代 萧立之

玉龙轻软雪能乾,好在晴沙野水看。舞翠梦回仙袂远,射雕人去露檐寒。

连环骨冷香犹暖,如意痕轻补未完。花自年年人自老,春风满袖独凭阑。

送黄仲与之崆峒任

宋代 萧立之

平生场屋几秋风,三尺词绫上界中。笔力健凌黄鹞子,剑心雄迈白猿公。

羞交人指原夫辈,早慕史称儒者功。夜半南云瞻紫气,知君长剑倚崆峒。

使长初约客观文殊寺牡丹忽有走数种自小洛阳来者觞于东山堂席上赋

宋代 萧立之

野寺留花待使君,山堂忽放洛阳春。数根绿护忽枝藓,一骑红飞置驿尘。

金带巧传天上信,玉酥终作鼎中珍。预愁几日都飞去,定□梁公是正人。

郴幕得告归桂东

宋代 萧立之

濯枝雨乾溪水碧,西南天高月斜白。谁家醉竹生莓墙,一本风烟三十尺。

去时箫鼓红梅灯,青秧白水蝌蚪鸣。梦寻北湖弄素月,一叶醉度琉璃城。

残编断砚烟雨湿,短衣小冠尘土涩。回头不敢望前程,九十九峰如笋立。

寄题邹氏观梅亭二首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诗人爱梅说道理,弄影团香未觉难。枝上乾坤参得透,不妨来此倚阑干。

閤皂山杉节歌为士真侄作

宋代 萧立之

右玄仙翁开洞府,手掇灵杉种烟雨。一根磈礧独千年,其荣不生枯不死。

前年木价愁达官,一枝堕地琤琅玕。斧斤肯为盘错赦,夭矫尚欲丹霄干。

初疑雷公下林壑,夜取乖龙截头角。又言石家铁如意,击损珊瑚半凋落。

神剜鬼断何可求,摩挲往往惊吟眸。牺尊讵是材所愿,尔囿于数将奚尤。

神仙灵物生风雹,宁与尘凡供玩谑。请君持用悬丹崖,留补金精飞去鹤。

与刘两峰

宋代 萧立之

可竹诗来为说君,采蘋宫冷尚疑尘。人生不幸宫奇祸,天道终当与善人。

蔡琰援琴应制曲,寿昌见母足娱亲。两峰座上客常满,芋栗杯盘日夜春。

萧立之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2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