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壬午元日试笔有怀十翁楚山先生两章奉寄 其二

壬午元日试笔有怀十翁楚山先生两章奉寄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记前壬午甫能冠,甲子周回有此年。方寸可耕宁要地,须臾毋死尚观天。

史无一事贤黄宪,士有终身感鲁连。万里梅花一樽酒,青山不尽水无边。

诗人萧立之的古诗

寄楚山

宋代 萧立之

别后梅花几度春,催人年纪亦匆匆。长如此日易百岁,未觉吾衰成两翁。

晓镜拂须无可白,霜颜压酒不□红。莫看谈笑封侯得,留眼江皋送断鸿。

老叹

宋代 萧立之

学不前人生谩前,老来嫌怕占人先。只便岁晚屠苏酒,后饮翻成最少年。

题侯氏云轩

宋代 萧立之

太空有云不可羁,君家有轩云所栖。黄埃压帽听朝鸡,坐轩人闲琴一枝。

眼前白衣与苍狗,万事悠悠且杯酒。是间不涴俗子尘,客有敲门急摇手。

开元天宝杂咏 移春槛

宋代 萧立之

东来西去木为轮,异草名花易地春。未必乾坤关气数,世间何事不由人。

赠张南溪

宋代 萧立之

长鬣张郎诗骨□,幅巾藜杖气仇仇。老坡言语藜百世,子美经行半九州。

自笑我犹为口累,不应君亦有羁愁。眼看尘土羞形秽,梦拗梅花雪上头。

赠丁高士三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洞门锁冷秋风归,江头不作玄裳飞。我家凤石调萧史,他家金精期令威。

九日拉管西窗诸丈游凤石洞天酒边用草堂韵

宋代 萧立之

巨灵擘画境能宽,吟似追随亦可欢。地有此山开宇宙,天留今日会衣冠。

石交可与论千载,岁晚相期共一寒。山外黄尘深没马,澄潭聊复倚阑看。

寄杨隐岩二首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老去将诗替却愁,谁将此集落岩幽。鸡林增价君能德,夭阏溪藤我自羞。

题玉庭观二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仙家旧馆玉为庭,白日山前笙鹤鸣。我来愿乞丹井水,为洗诗书双眼明。

同林城山杨学舟游虎丘

宋代 萧立之

虎踞名丘往事赊,胜游千载梵王家。山灵旧出千头石,地妒曾埋解语花。

佛国凭空云入座,剑池共汲水随车。吟人谩有兴亡感,雪壁淋漓落阵鸦。

开元天宝杂咏 长汤十六所

宋代 萧立之

赐浴华清总有名,长汤十六更泠泠。可怜洗□□□□,□洗胡尘一点腥。

次韵答庐陵张新恩

宋代 萧立之

庭户无人斗鹊堕,藓径屐痕无半个。玲珑一骑薰风前,惊起胡床橐驼座。

长身苍髯江梅间,麒麟初脱十二闲。谁教驱策落何处,水石龃龉山连环。

笔头不识周鼎重,学古胸宽有云梦。才大万牛挽不前,时来八风吹不动。

寒香含著西风花,汉宫寿斝倾天家。不愁旱火成焦土,黄头奴来请行雨。

寄罗涧谷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诗去诗来只月馀,渴心顿解沃心如。居然咫尺有万里,如此乱离无一书。

山里黄齑犹可饱,天涯白草更堪居。汉宫旧日烟花绕,造化胡宁亦忍予。

寄曾牧庵

宋代 萧立之

丹林自语叶骚骚,寒入江南入缊袍。丘壑风流须我辈,弓刀事业付儿曹。

神灵助晋天机转,妊姒兴周庙算高。相不当侯吾事了,不妨羹泡煮溪毛。

九月十日府委撞点巡铺马上得四绝 其三

宋代 萧立之

家家门巷月徘徊,洗净街声鼻观雷。几处狭斜和梦过,喝更人逐马蹄来。

题杨达可梅楼二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何掾向来吟有阁,杨家今日筑为楼。看他压尽凡花倒,只放诗人出一头。

开元天宝杂咏 风流阵

宋代 萧立之

两阵雌雄禁掖间,纷纷攻击寸心寒。风流天子贪行乐,不作伊川被发看。

己卯秋社

宋代 萧立之

社公水又一番新,阵阵秋风入白蘋。归燕去如秦逐客,羁鸿哀似楚累臣。

青山有约堪娱老,红树无情强作春。好为麻姑问人世,如今几见海扬尘。

次阮云心泛湖

宋代 萧立之

湖上三更酒,西风一叶身。水明花近眼,烛暗月窥人。

识面频惊晚,论交未觉新。清诗如雪露,一洗簿书尘。

送周竹友虎皮时权郡事

宋代 萧立之

桂东山中何所有,于菟嘷风阿香吼。鬼行狙伏嘷不惊,石八强弓射生手。

去年腊月雪塞村,射公家家肉满门。有皮斑斑五花文,须爪完具无箭痕。

向来鹿豕一口吞,四蹄如瓠八尺身。扣门邀我酬万钱,猛气尚欲凌苍烟。

深山大泽谁得前,摩挲忽此惊华颠。喜君风骨清且妍,赠君春风紫茸毡。

蠹钻塺润与爱惜,风檐展上雪色壁。知君为政今渡河,欲寄他时恐难得。

萧立之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2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