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九月十日府委撞点巡铺马上得四绝 其三

九月十日府委撞点巡铺马上得四绝 其三

宋代 萧立之

家家门巷月徘徊,洗净街声鼻观雷。几处狭斜和梦过,喝更人逐马蹄来。

诗人萧立之的古诗

次韵谢吴宜斋

宋代 萧立之

风谊今湖海,交游独子推。软尘胜道战,清气压囊诗。

谷派谁能续,灵风渐许卑。劘坚吾岂敢,犹欲起疲师。

和曾楚山忆苍山韵五首 其五

宋代 萧立之

两翁教□句中眼,语到□□□□□。□□□□□□□,□摇松露写溪藤。

壬午元日试笔有怀十翁楚山先生两章奉寄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记前壬午甫能冠,甲子周回有此年。方寸可耕宁要地,须臾毋死尚观天。

史无一事贤黄宪,士有终身感鲁连。万里梅花一樽酒,青山不尽水无边。

次滕倅夜登楼韵

宋代 萧立之

湖边四面小云楼,城上三更漏鼓秋。月淡无痕诗共好,官清有味境能幽。

人间路绝蓬瀛近,木末天低宇宙浮。唤醒尘劳椀中茗,西风黄叶正飕飕。

题剑江姚叔宏吟卷三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宝剑能神双玉龙,地灵人亦万夫雄。千年紫气不消歇,吐向笔头生白虹。

题左尉死节本末

宋代 萧立之

江头铁骑飞腥尘,孤城釜沸游游鳞。景陵少府釜心胆,直与海岳争轮囷。

食穷矢尽空弮起,生为南臣死南鬼。百三十指闭门中,血剪膻刀如践蚁。

巴陵城下丹青明,孤儿襁褓今簪缨。虽然惜不援汉制,尉印有子侯于鉼。

有生必死理之常,以义处死君之刚。雪窗细字灯前卷,发竖毛寒双泪溅。

愧无李瀚笔如椽,传看人间配巡远。

和曾楚山忆苍山韵五首 其三

宋代 萧立之

梅边石磴竹边亭,尚记谈谐步晚晴。梦断犹疑翁未死,小窗如听读书声。

李鹤林田惠诗有孤山探梅之句用韵为谢

宋代 萧立之

向来山里读书房,便是人间白玉堂。地有梅花三百本,春回纸帐五更霜。

山林有约狐淘令,岁月无情老子长。欲起林逋说香影,急须同买月中航。

赠熊古月

宋代 萧立之

千载虚中无法传,授之握算子能玄。老夫后死今为累,更欲蕲生又问年。

题东畈陈上舍吟稿二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后山诗法似参禅,参到无言意已传。莫以家鸡疏野鹜,短檠疏雨月光前。

送曾寺簿知南安二首 其一

宋代 萧立之

倦随龙尾踏□檛,却爱山城放早衙。官好何曾啸篁竹,州清第一管梅花。

濂翁道脉犹今日,铁汉风声想故家。君去我留人自恨,春风祖帐满东华。

邵中立六香吟屋歌

宋代 萧立之

百原山头鹤不归,远孙流落沧江湄。深衣大带冠嵬巍,劲气崷崒崆峒低。

平生不俯俗子首,食箪悬墙歌吾伊。莳香环屋供吟弄,冷石幽云选春梦。

吞腥逐臭暍黄尘,笑杀世人无鼻孔。濂溪爱莲陶爱菊,和靖梅花子猷竹。

楚骚兰桂有不同,昔所难并今所足。问君是中有何好,君言妙处难为道。

四时风味一家春,八窗玲珑三径晓。金精故山深冥冥,芝田朮圃无人耕。

几时脱我马口衔,与君煎茶祇愁□。老天忌君取数多,皑霜涂屋冰塞河。

竹门肩舆不得施,闭户且赋疏影横斜诗。

开元天宝杂咏 长汤十六所

宋代 萧立之

赐浴华清总有名,长汤十六更泠泠。可怜洗□□□□,□洗胡尘一点腥。

赠张南溪

宋代 萧立之

长鬣张郎诗骨□,幅巾藜杖气仇仇。老坡言语藜百世,子美经行半九州。

自笑我犹为口累,不应君亦有羁愁。眼看尘土羞形秽,梦拗梅花雪上头。

江行得水压青天下小桥一句足成唐律

宋代 萧立之

老去无心任一瓢,意行聊复侣渔樵。云迷远树昏残照,水压青天下小桥。

物我境空鸡已木,功名梦断鹿犹蕉。插秧绿遍江南岸,又送年光入画桡。

毛竹山四首 其四

宋代 萧立之

道傍虎迹大如盌,落日平林客子惊。问宿转湾知有店,山根一路笕泉声。

开元天宝杂咏 红冰

宋代 萧立之

当年召入即承恩,何事登车却断魂。只道红冰生别泪,不知杀气满乾坤。

病起行散

宋代 萧立之

分得红腰半日晴,苍苔蜡屐竹间亭。平畴白水斜阳外,都在黄梅雨里青。

市□□

宋代 萧立之

西风无梦此江头,落日阑干小画楼。乡信不来秋信早,雁奴闹在荻花洲。

送吕秘书中归清凉二首 其二

宋代 萧立之

苍玉亭边借屋居,春风忽许赋归欤。邻翁争挈葫芦酒,息女催擎箬笼书。

百世不磨公论在,一城相语笑颜舒。兹行奇绝君恩重,压落梅花照笋舆。

萧立之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2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