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萧立之
月过阑干客睡迟,官河桐叶学鸦飞。鬓丝不了三千丈,也费秋虫促夜机。
赠丁高士三首 其一
洞门锁冷秋风归,江头不作玄裳飞。我家凤石调萧史,他家金精期令威。
铜瓶歌为赵广文生日
平生爱此双瓶古,千里携持走尘土。滑如女肤携马肝,间著花枝相媚妩。
鄞江博士诸王孙,无毡坐客今三年。群仙招手唤归去,紫薇怨杀春风前。
华堂此日春风酒,顾我羁穷无一有。发囊得此双铜瓶,啄诗包裹为君寿。
瓶之体兮正而不阿,瓶之质兮朴而无华。虚中不足称储粟,汲冷涧水供煎茶。
此君清苦于君似,拟人以伦正如此。相看一笑姑置之,金石结交从此始。
壬午元日试笔有怀十翁楚山先生两章奉寄 其二
记前壬午甫能冠,甲子周回有此年。方寸可耕宁要地,须臾毋死尚观天。
史无一事贤黄宪,士有终身感鲁连。万里梅花一樽酒,青山不尽水无边。
赠丁高士三首 其三
山中秋老芋栗肥,君归惭我病支离。全椒远饷不得酒,弥明相逢惟有诗。
题梅友吟稿二首 其一
三友风流已画图,梅犹君友意何如。梅言毋友不如己,定是君诗也似渠。
垂虹桥三首 其一
湖光秋色渺苍寒,一似前时画得看。画里人家浑不觉,夕阳留客倚阑干。
书罢偶成
书眼犹明返照窗,西风篱落已啼螀。放慵自觉闲居好,涉难争期末路长。
稍解忍饥知道进,未能守口坐诗狂。世间万事如蓬转,且对青山进晚凉。
靖节先生祠
柴桑祠前松菊秋,清风天地与同流。它山之石可攻玉,撺掇先生是督邮。
赠丁高士三首 其二
参诗安用走天涯,学诗学仙同一家。何处归来有诗法,麻姑掷米作丹砂。
次韵郑琴山并谢中书君之贶三首 其一
诗来执热濯寒淙,剪剪西风破玉蓉。二十年间四方恨,不教东野化为龙。
毛竹山四首 其二
山围水匝径百里,树老苔封知几春。谁遣五丁开栈径,当时疑有避秦人。
再韵前人请断来章之作
我本金精仙谪堕,雪崖劖天玉万个。有时采药白云深,亦有樵夫看棋座。
湘波射鸭愁黄间,茅堂昼阴秋几闲。前山有诗招不入,嗔我齧户铜龙环。
辱君三贶拜已重,又遣吟筒敲远梦。今我闭户风月场,如看解鼋食指动。
乌丝弄笔摇松花,棘端破镞真当家。石鼎章成色如土,穴居由来未知雨。
姑苏台五首 其四
娃馆繁华事几年,堕钿遗珥尚依然。流香腻粉归何处,都入春风小砑笺。
同林城山杨学舟游虎丘
虎踞名丘往事赊,胜游千载梵王家。山灵旧出千头石,地妒曾埋解语花。
佛国凭空云入座,剑池共汲水随车。吟人谩有兴亡感,雪壁淋漓落阵鸦。
七月十五夜云心邀泛北湖
凉透秋衣不忍眠,更何处觅蕊珠仙。水光夜气无三伏,人影花阴共一船。
菱藻有香风四合,地天无际月双圆。碧筒剩对青山吸,此乐人间几百年。
挽龙梅癯
湖海青灯旧,山林白发长。进书犹秘府,封斧匆崇冈。
文墨流千古,功名付二郎。长年不忘念,哀些谩悲凉。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八
山水宜秋风雨后,坐窗得瘦奈愁何。传闻近长湖船价,天气乍凉游子多。
题黄立轩西湖百咏三首 其一
东南诗境有湖山,爱子敲成百咏看。历历眼中都过尽,一檠风雨客窗寒。
次阮云心泛湖
湖上三更酒,西风一叶身。水明花近眼,烛暗月窥人。
识面频惊晚,论交未觉新。清诗如雪露,一洗簿书尘。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四
独自携文校短长,隔帘人静雨沧浪。龙公倒捲西湖水,一夜满城荷气香。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225篇诗文
壬午元日试笔有怀十翁楚山先生两章奉寄 其一
次使长劝农喜晴韵
次赵东林韵
题修水黄公端梅溪二首 其二
食蟹九首 其七
云心遣示雨凉古句用旧韵再次奉答
次李玉峰见寄
壬午九日士资自广运铁南雄归途过家士贽士赟有诗因用韵
画卷四虫 蠹鱼
送雪溪徐高士之越三首 其二
题揭梅窗诗卷二首 其二
题东畈陈上舍吟稿二首 其一
题曹怡轩樵笛吟稿四首 其三
题黄立轩西湖百咏三首 其二
赠谈星数谢秀才
题丁虚江诗卷二首 其二
春晴试笔
赠熊古月
寄题邹氏观梅亭二首 其二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五
送黄仲与之崆峒任
食蟹九首 其二
北新桥发舟
九月十日府委撞点巡铺马上得四绝 其三
题东畈陈上舍吟稿二首 其二
代同官送方蛟峰二首 其一
寄罗涧谷 其二
开元天宝杂咏 玉有太平字
题曾菊居吟卷
题侯氏云轩
次曾渔矶贺得士赟音问韵
毛竹山四首 其一
老叹
题黎泉山吟卷二首 其一
赠周材叔能画号苍崖
再韵谢黎月罔笔墨丹砂之贶
赠道士湖古澹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五
请兵道中作
琵琶亭二首 其一
送吕秘书中归清凉二首 其二
和孙竹云道士先坟种松韵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九
寄杨隐岩二首 其二
食蟹九首 其四
次陈府教喜晴古句且践苏山之韵
使长初约客观文殊寺牡丹忽有走数种自小洛阳来者觞于东山堂席上赋
次楚山见寄
己卯秋社
又答前人二首 其二
山下
寄杨隐岩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