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宋代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译文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杨柳绿荫浓。遥望江南山色远,人影不见。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惟有芳草连碧空。楼外夕阳晚烟笼。粉香四溢淡眉峰。记得去年,与你相见画屏中。今夜关山万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与君共。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注释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也有称《江神子》。
“杏花村馆”:即杏花村驿馆。据说位于湖北麻城岐亭镇。“酒旗风”──使酒旗摆动的和风。
“溶溶”:指河水荡漾、缓缓流动的样子。飏:意为飞扬,此指飘散的样子。“残红”:喻指凋残的花。
“野渡”:村野渡口。
“望断”:指一直望到看不见。
“人不见,草连空”:意为不见所怀念的故人,唯见草色接连到天际。
“晚烟笼”:指黄昏时烟气笼罩的景象。
“融”:融合,匀融,匀合。此句另有解释为:粉香融,是描写景物中空气之美;淡眉峰,是描写烟气笼罩远山之美。愚不以为然,倒倾向理解为写人。因为此句亦宾属于后面的“记得”“相见”语句;其中既有倒置,又有省略,却会意浅明。炼句精湛如此,不逊神来之笔。
“年时”:此指“当年那时”。“画屏中”,应指“如诗画一般的景象中”,而非指楼上摆放的有画图题诗的屏风或屏障。
“关山”: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复斋漫录》所云,应指黄州关山。
“素光”:此指皎洁清素的月光。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鉴赏

  词的主题是怀人,于忆旧中抒写相思之情。首先从空间着笔,展开一个立体空间境界。杏花村馆的酒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花,已经谢了,春风吹过,卷起阵阵残红。这是暮春村野,也是作者所处的具体环境。这一切都显示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在作者的心态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惆怅色彩。杏花村与酒连在一起,出自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酒店多以杏花村为名。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野渡”句用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野渡舟横”显出了环境的凄幽荒凉。而一见到“杨柳绿阴浓”,又不免给词人增添了一丝丝离愁。杨柳往往与离愁别恨联在一起,杨柳成为了离别的象征物。“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绿阴浓”,也含有绿暗之意。清幽荒寂的野渡,象征离愁别恨的杨柳,与上文所形成的淡淡的惆怅色彩是和谐一致的。这一切又为下文“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的怀人怅别作了铺垫,渲染了环境氛围。经过上文渲染、铺垫之后,“人不见”的“人”就不是凭空出现的了。“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谢逸是江西临川人,也是江南人了。他一生虽工诗能文,却科场不利,屡试不第,以布衣终老。这样一位落拓文人,身在异乡,心情凄苦,自不待言,远望江南,青山隐隐,连绵无际,相思离别之情,油然而生。意中人远在江南,可望而不可见,可见的惟有无穷无尽的春草,与天相接,延伸到无限遥远的远方。而春草又是容易引起离别相思的物象。《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人用了一个远镜头,远望春草连天,伊人缺不知在何处,心驰神往,离恨倍增。
  过片紧接上片,由望断江南而人不见的相思之苦,自然转入到回忆往事。“夕阳……画屏中”五句全是回忆往事,由上片的从空间着笔转入到下片的时间追忆。五句都是“记得”的内容,都应由“记得”领起。但“文似看山不喜平,”词尤忌全用平铺直叙,所以作者从回忆开始,马上描绘形象,而不从叙事入手。在一个夕阳西下的美好时刻,楼外晚烟轻笼,在这漫馨旖旎的环境里,一位绝色佳人出现了。融融脂粉,香气宜人,淡淡眉峰,远山凝翠。词人不多作铺叙笔法写她的面容、体态,而采用以部分代整体的借代修辞法,只写她的眉峰、粉香,其他就可想而知了。较之尽情铺叙,一览无余,更令人神往。这是很鲜明的形象,在词人记忆的荧光屏上永远不会消失。然后再用补写办法,补叙往事:“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这说明上面的一切都发生在楼上的画屏中。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相见以后是很快就离别了呢,还是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作者却不再作任何说明。填词也如绘画,绘画不能把整个纸面全部画满,什么都画尽,而应该留下适当的空白,笔尽而意不尽。填词也要留有空白,留有让读者想象的余地。
  回忆至此,一笔顿住,将时间拉回到眼前,“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回忆的风帆驶过之后,词人不得不面对现实。关山迢递,春草连天,远望佳人,无由再见。词人心想:只有今夜天上的一轮明月照着他乡作客的我,也照着远隔千里的她,我们只有共同向明月倾诉相思,让我们通过明月交流心曲吧!“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此时的心境也许与此相似。谢逸著《溪堂词》。毛子晋云:“溪堂小令,皆轻倩可人。”《词苑丛谈》称其词“标致隽永。”此词亦颇近之。
  此词写完之后,凡是住到这个房问的人,都反复吟咏这首词,并纷纷向驿卒索要笔墨纸张将其抄写下来。驿卒觉得很麻烦,便偷偷用白粉将此词涂抹掉,这才制止了人们的抄写。可见,这首词在当时是多么受人欢迎。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创作背景

  一年的暮春时节,在黄州属地一个叫杏花村的驿馆中,词人谢逸独自一人在驿馆外闲游散步。面对着美丽的江南风景,词人不禁想起昔日相恋的情人,一种无法压抑的情感充溢在作者心中。于是词人回到驿馆,向负责杂役的人要来笔墨,在墙壁上挥毫题写了这首《江神子》。

诗人谢逸的古诗

南湖绝句戏高彦应司理 其四

宋代 谢逸

山色波光入座中,笑谈不觉酒杯空。掾曹莫作刑官看,兼有江湖隐者风。

寄徐师川戏效其体

宋代 谢逸

不见徐侯久,梦绕西山阳。斯人天下士,秀拔无等双。

捉麈望青天,意气吞八荒。平生学古功,胸次罗典章。

商略造理窟,清论排风霜。弄笔有佳思,哦诗怀漫郎。

恐非江湖客,黑头侍明光。不忘温处士,群书亦可将。

江神子/江城子 其一

宋代 谢逸

一江秋水碧湾湾。绕青山。玉连环。帘幕低垂,人在画图间。

闲抱琵琶寻旧曲,弹未了,意阑珊。

飞鸿数点拂云端。倚阑看。楚天寒。拟倩东风,吹梦到长安。

恰似梨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

与高彦应司理游南湖

宋代 谢逸

飞花眯目乱纷纷,细草裙腰绿映门。山色入帘裙可挹,湖光照座冷无痕。

揄扬春色烦诗句,排遣愁情赖酒樽。预想明年君去后,沙寒竹净野烟昏。

端午绝句二首 其二

宋代 谢逸

病臂懒缠长命缕,破衣羞带赤灵符。樽中有酒不得醉,忆著三闾屈大夫。

送董元达

宋代 谢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如梦令·门外落花流水

宋代 谢逸

门外落花流水。日暖杜鹃声碎。蕃马小屏风,一枕画堂春睡。如醉。如醉。正是困人天气。

舟中不寝奉怀齐安潘大临蕲春林敏功

宋代 谢逸

病夫不寐百忧集,起视斗柄东南倾。山林畏隹万壑笑,天地黯惨孤舟横。

此身老矣几寒暑,四海茫然谁弟兄。江西米贵斗三百,好去淮南访友生。

同吴迪吉汪信民游西塔寺分韵赋诗以荷花日落酣为韵探得荷花字 其 ...

宋代 谢逸

曲肱清梦残,晓鼓喧鸣鼍。披衣步庭除,白露倾圆荷。

俄闻剥啄声,佳客来相过。为言城市喧,邀我游山阿。

步入青莲界,诸峰郁嵯峨。清香郁软语,竟日同婆娑。

吾人嗜好僻,与世殊臼窠。兹游慎勿广,恐为俗客呵。

陪王守游明水 其二

宋代 谢逸

山拥云鬟扫夕霏,千林浮翠发初晞。雷音震谷朱轮转,霞影摇空綵旆飞。

晓雾拂襟怜冉弱,晚风掀袂爱清微。夕阳楼上吹笳管,归骑遥瞻两塔巍。

哭胡民望 其二

宋代 谢逸

翻手成文同舍惊,长安日饭五侯鲭。只因太史多饶舌,曼倩方知是岁星。

拟岘台 其二

宋代 谢逸

取友遍四海,江夏真无双。怜我守幽独,闭门卧北窗。

折简呼胜士,炊黍羞羊腔。相邀出蓬荜,登高临大江。

江山拟岘首,清绝冠此邦。岂惟慕叔子,耆旧皆敦庞。

蛰龙卧诸葛,雏凤伏老庞。寂寞千载后,斯人可心降。

愿言各努力,勿立憍慢幢。

送姜和父

宋代 谢逸

掠眼年光洒飞雹,三载从游只如昨。似闻买船修水来,俄见呼童理归橐。

酸寒自是临川尉,况值凶年群盗作。干戈陌上玩经史,金鼓声中挹杯杓。

上官喑呜百吏怖,人皆唯唯君谔谔。此行作邑乱山中,安得校书天禄阁。

归谒黄龙老比邱,乞取囊中万金药。吾体溃闷假双井,信信致之亦不恶。

陪王守游明水 其一

宋代 谢逸

雨后山川秀满溪,洞门疑是辟尘犀。白沙翠竹溪光净,细草幽花野径迷。

閒步禅林思蝶化,倦骑朝马听鸡啼。使君自得真消息,祖令须烦大士提。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宋代 谢逸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纱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端溪砚

宋代 谢逸

琢雕山骨奇,磨砻发光炯。体润云气生,寒泉洌幽井。

平生心腹交,陈玄及毛颖。德重不倾侧,中虚且渊静。

置之棐几间,吾身日三省。

西江月(陈倅·席上)

宋代 谢逸

窄袖浅笼温玉,修眉淡扫遥岑。行时云雾绕衣襟。步步莲生宫锦。
菊与秋烟共晚,酒随人意俱深。尊前有客动琴心。醉后清狂不禁。

吴迪吉载酒永安寺会者十一分韵赋诗以字为韵予用逸字

宋代 谢逸

延陵多贤孙,杰然者迪吉。上书因自讼,宾客禁私觌。

瞑目数归期,闭口防罚直。谒告呼朋侪,笑谈洗忧戚。

开樽青莲界,逍遥以永日。翩翩客鼎来,草草筵初秩。

子珍乐易人,开谈见胸臆。宗鲁与人交,坦然无畛域。

君泽学古谈,论议简而质。伯更廊庙具,绿发居师席。

泽民泮水英,每试辄中的。叔野饱书史,胸中万卷积。

文美秉天机,温如苍玉璧。文康气雄豪,目睨天宇窄。

中邦最清修,操履有绳尺。乐之似长康,痴绝故无匹。

坐客皆奇才,椎钝莫如逸。诸人或见赏,颇爱性真率。

不求身后名,但喜杯中物。世故了不知,一醉吾事毕。

怀李方叔

宋代 谢逸

儒林丈人称两苏,一言为重轻璠玙。见君诵诗出险语,抚掌绝倒徒惊呼。

贵耳贱目亦不恶,虎豹何殊犬羊鞟。劝君掩舌卧衡门,莫赋悲秋任摇落。

广寿寺

宋代 谢逸

学道护心城,养生戒眉斧。静知世味薄,老惬野斧语。

散步给孤园,邀我会心侣。尘清不眯眼,境静可冰暑。

莲社宗远公,竹溪仰巢父。此道不异世,今人岂愧古。

当念贫时交,重勿弃如土。

谢逸

谢逸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16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