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宋代 谢逸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纱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译文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纱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豆蔻枝头浮现着浅浅的春意,闺中少女换上了新做的薄纱衣,和煦的春风轻拂着她长长的衣袖。红日高照,姑娘卷起帘幕,只见画楼阴凉处,燕子双双飞舞。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见景思情,不由想起远方思念的人儿,于是插上用青玉磨成的步摇,戴上新颖别致的花枝,花叶上还缀有栩栩如生的蜜蜂,仿佛在起伏颤动。梳妆罢,她倚着栏杆凝望远处,只见那一片平坦如剪的芳草地上,仍不见他的身影。

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豆蔻(kòu):植物名,又名草果。
软:和暖。
双飞燕:既表春来,古诗词中又常用作男女欢爱成双的象征或比喻。
拢鬓(bìn)步摇:古代附在妇女簪钗上的一种首饰,上有垂珠,行步则摇动,故名。多以金玉为之。青玉碾:指步摇上的配饰以青玉细磨而成。
缺样:此处指式样新颖,为普通式样中所缺少。
蜂儿:指以制作精巧的蜜蜂为饰物。
阑干:栏干。凝望:长时间眺望。
烟草:指笼罩着如烟薄雾的春草。平如剪:似剪刀剪过一样平整。

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赏析

  谢逸是典型的婉约词人,他的词如其名,风韵飘逸,不沾脂粉香泽,尤其是闺怨词,写得温婉含蓄,深具花间派遗风。这首《蝶恋花》写闺怨,却不着一字言幽怨之意,情感表达十分曲折。
  “豆蔻”一句,写“春色”刚至,豆蔻梢头新生的花苞颜色尚“浅”。此时春意还未成熟,正如闺中少女的年华。首句用“豆蔻”隐喻闺中人的芳龄,可以想见少女如花一般含苞待放的娉婷和羞涩。
  天气渐渐回暖,因此少女“新试纱衣”,“纱”字点出新衣的质地,少女穿着薄纱,“拂袖东风软”,柔软的东风吹动她长长的袖。此处用一个“软”字,既点出东风的慵懒和软,也表现出少女所穿纱衣质料之软。她站在那里,长袖在暖风中缓缓飘舞,其袅娜多姿的倩影,令人心折。
  “红日纱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一句,写少女起床卷帘所见。从她睡到“红日纱竿”才起床这一细节可以猜测,少女也许长夜难眠,所以天亮之后昏睡不起;也许她早早醒来,在床上百无聊赖地辗转反侧,直到日上纱竿,不得不起来,才懒懒下床。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可见出少女的寂寞。
  起床之后,她走到窗边,将重重帘幕卷起,却见画楼的阴影中,有一双燕子飞过。燕子双飞,衬出人的形单影只。由此,闺怨情怀已暗暗溢出。词人虽未描写少女的心情,但她独倚窗边,对景伤情的模样,却如在眼前。
  下片并未承接上片末句所见之景,抒发情感,而是继续围绕少女的行动进行叙述。“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二句,写少女盛妆打扮。她对镜细细将鬓发收拢,在发髻里插上青玉步摇,戴上精致而罕见、上缀蜂儿的花枝。词人对头饰的描写,重点在于突出其华丽、摇漾微颤的特点,由此活现出美人的盈盈之姿。
  诗词中写闺中怀人,一般写女子“首如飞蓬”(《诗经·伯兮》)、“懒更妆梳”(杜安世《鹤冲天》),以表现幽居独处,无人眷赏的遗恨与哀怨。而此词却写少女精心打扮,表现她盼归的心情。一样的情怀,不同的描写,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不梳妆”言其独居等候之久,想念之深,心境之怨苦;而“盛妆”则符合少女天真的心性,也将怨情描写得不露痕迹。
  少女之所以盛妆,是为了等待远方的人归来,由此引出末句“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凝望处,没有归人的身影,只看见一川烟草,如剪刀剪过一样平坦无垠。萋萋“烟草”暗示游子不归之意(《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从盼归到无人归,由希望到失望,一扬一抑,将少女的怨怀描写得更加细腻深刻。词人不直说人未归,也不直写少女哀怨失落的心情,而用她倚栏所见之景收尾,使词境变得广阔,情思显得绵长。

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这首词是写春愁的。谢逸博学多才,却屡试不第,其郁郁不得志之情则可想而知。由其曾作纱百首蝴蝶诗,就不难想见其闲散、无聊、无所用其才的境况。如果说这首诗是摹写一女子,不如说是其自况。

诗人谢逸的古诗

送李希颜

宋代 谢逸

长安少年清似玉,腰垂黄金双鬓绿。吹嘘气焰高岑楼,胡不容公置一足。

脑脂遮眼卧三年,满榻秋风对修竹。户内殷殷金石声,牙签插架三万轴。

笺诗作传起凡例,断简残编纷在目。题舆粤国正秋风,石瘦水清山诘曲。

先声霹雳挟仁气,父老欢呼胥吏肃。莫思莼菜赋归欤,天上要公调鼎餗。

彩烟山

宋代 谢逸

吾闻沃洲天姥间,又有彩烟之高山。山上之冈三十里,平视天姥浮青鬟。

其中隐者吾所羡,身世长与浮云閒。种朮可疗九州疾,种稻自给千家餐。

橘柑枣栗与桑柘,种者不少资者繁。

次王直方承务见寄韵

宋代 谢逸

知君才是出群雄,怜我生涯独转蓬。稚子凄凉缘岁恶,鄙夫寂寞坐诗穷。

百年鼎鼎风埃里,万事悠悠醉眼中。幸有孟光堪举案,退居真欲效梁鸿。

醉中排闷 其四

宋代 谢逸

武昌门外柳如烟,想见潘侯枕曲眠。欲借一帆春水去,江边皆是楚州船。

武陵春(茶)

宋代 谢逸

画烛笼纱红影乱,门外紫骝嘶。分破云团月影亏。雪浪皱清漪。
捧碗纤纤春笋瘦,乳雾泛冰瓷。两袖清风拂袖飞。归去酒醒时。

南湖绝句戏高彦应司理 其五

宋代 谢逸

碧瓦朱甍午影凉,软风翻袂送清香。荷花也似知秋近,故敛羞容避夕阳。

访吴子珍新居

宋代 谢逸

岁晚穷愁催急晷,吾人学道心如水。共访延陵季子孙,呼儿酌酒烹双鲤。

新有扬雄宅一区,旧闻孟母邻三徙。卜居清旷慕长统,近市喧嚣惭晏子。

但得门容长者车,何须声有尚书履。他年羔雁列君庭,吉士恐为君子使。

送袁公发

宋代 谢逸

袁公落笔清如风,妙龄场屋声摩空。陆沉簿领三十载,晚节自号无求翁。

朝廷公卿半亲旧,谁能挽致青云中。参天老柏耐霜雪,始知不与萧艾同。

俛首下邑亦良苦,此行定入明光宫。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宋代 谢逸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纱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和陈倅灵壁寄莹中二首 其二

宋代 谢逸

风搅张园万木摇,黯然分袂客魂消。更无馀念留胸次,但有孤忠报圣朝。

千里烟波舟泛泛,百年事业古寥寥。新诗吟就谁能写,安得巴东遇李潮。

亡友潘邠老有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今去重阳四日而风雨大作遂用邠老 ...

宋代 谢逸

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

就陈仲邦乞菊

宋代 谢逸

芙蓉狼藉拒霜残,只有黄花巧耐寒。盈把已供陶令醉,落英分与屈原餐。

和洪老赠寂大师

宋代 谢逸

道人居笑庵,游戏大海寂。钩深无近用,镜古有精识。

运筹不减良,任侠颇如剧。未传东土衣,不通左阶籍。

归自丹霞山,闭门不浪出。室中拂未秉,户外屦已积。

非关一念致,要是三昧力。叠衾洗钵外,何以度永日。

孤坐老此生,恐为世情测。谈笑作佛事,岂不胜佔毕。

垂手试入廛,贪夫愿投璧。大木倒百围,山灵不敢惜。

壮观佛宇丽,鬼工莫俦匹。众生嗜欲利,如儿舐刀蜜。

睹此大庄严,一瞬万缘失。何时却闭门,养此幻化质。

老大百不知,面带黄瓜色。

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

宋代 谢逸

不通泮宫籍,端居常屡空。贫知俗益薄,老觉书有功。

寂无裹饭客,门前翳蒿蓬。平生眼底人,粗知吾困穷。

招呼城南游,饭我枵肠空。亭午得一饱,哦诗和秋虫。

扪腹步南湖,缓带披凉风。渐见波心莲,颇忆新妆红。

徐酌穆生醴,宛如和露浓。三咽不知味,百盏无醉容。

但可胜茶汤,留饷东坡翁。儒生本酸寒,独处罹百凶。

不谒魏元君,粗免恶少攻。

王立之园亭七咏 其五 介庵

宋代 谢逸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

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

次季智伯韵

宋代 谢逸

薄有田园百不忧,诗书自乐更无求。形容风月三千首,笑傲林泉四十秋。

岂意骑鲸寻李白,真成梦蝶化庄周。谁能倒激西江水,洗我胸中万斛愁。

西江月(代人上许守生日)

宋代 谢逸

滴滴金盘露冷,萧萧玉宇风清。长庚入梦晓窗明。淡月微云耿耿。
松竹五峰秋色,笙歌三市欢声。华堂开宴拥娉婷。天上人间共庆。

江神子/江城子 其二 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

宋代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溶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西江月(陈倅·席上)

宋代 谢逸

窄袖浅笼温玉,修眉淡扫遥岑。行时云雾绕衣襟。步步莲生宫锦。
菊与秋烟共晚,酒随人意俱深。尊前有客动琴心。醉后清狂不禁。

游逍遥寺以野寺江天豁山扉花木幽为韵探得山字

宋代 谢逸

进不骄富贵,立朝如在山。退若羞贫贱,林泉作阓阛。

喧静本无相,了在一念间。人皆谙此理,何事可作难。

每月一会面,十客九不閒。良时况易失,逝者不复还。

老境不汝贷,毛发半已斑。游从皆胜事,栖息况禅关。

兹会若不勉,对客恐厚颜。诸人胸旷达,高韵不可攀。

此意固同晓,作诗勉我顽。

谢逸

谢逸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16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