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杂诗 其二

秋日杂诗 其二

明代 杨慎

羲和运天晷,候虫和岁阴。昔为莎鸡羽,今为蟋蟀吟。

感彼为条节,动此栖迟心。旅人在异乡,相思梦同衾。

登临一以眺,但见丘与岑。清泠含广泽,悲商印遥林。

结轸还归来,当轩抚鸣琴。幽兰久不奏,谁哉知此音。

诗人杨慎的古诗

贵州杂咏

明代 杨慎

绮缯缠髻作雕题,铁距穿鞋学马蹄。
清晓樵斤探虎穴,黄昏汲瓮下猿梯。

登大慧寺逌然台是日杜鹃鸣于北都

明代 杨慎

驱马出城阙,置酒临高台。高台见百里,坐望西山隈。

云气台飘飘,㑂佛接蒿莱。前有芳树林,清阴郁徘徊。

飞鸟遗之音,宛转悽以哀。杜鹃非北羽,谁遣从南来。

常恐商飙发,使我脩兰摧。长歌行路难,感激伤中怀。

殿前欢 其二 感通寺赠承冰壶炼帅、董西羽徵君

明代 杨慎

枕西阿。仙洲玉几对金梭。苍山九点空中堕。影蘸烟波。

避暑云端卧。爱月天边坐。沽酒墙头过。狂歌谁和,谁和狂歌。

临江仙 其一

明代 杨慎

江国梅花千万朵,白温乡里温柔。笛声几度怨梁州。

梦中温满树,醒后月当楼。

正是相思春信早,桑禽啼破香愁。一枝难寄陇西头。

燕姬钗上见,应是更风流。

酒泉子 其一 雨中凉甚独酌

明代 杨慎

为喜新凉入酒杯。自斟自劝自徘徊。暑才溽处云先合,诗欲成时雨早催。

吟草阁,赴兰台。江山金碧画图开。天教一片滇南景,逐我多情万里来。

罗甸曲贵州道中 其五

明代 杨慎

蛮树不凋叶,蛮云不放晴。长亭望不见,何处是渣城。

春泛昆阳海口

明代 杨慎

洪池环贝阙,清籞切龙渊。光腾马跃渚,润入象耕田。

锦纹浮澹淡,金碧映沦涟。津吏醉持楫,渔郎歌扣舷。

白浪认前浦,丹霞分远天。蒙笼山鬼洞,遥裔海童烟。

别赖鸣空外,归云望日边。向夕长风起,愁吟江汉篇。

孝津行

明代 杨慎

岷山青蟠空,下映犍为江。江滨有孝娥,自名叔先雄。

娥父为功曹,冉冉趋府中。泛舟越洪涛,捐躯以凶终。

娥也痛父死,临渊矢相从。练囊封儿臂,珠环系儿躬。

寄言与兄别,别去不再逢。宁假鼋鼍梁,直下蛟龙宫。

川后垂玄鉴,江妃怜丹衷。死抱父尸出,依泊葶花丛。

戚党悲复感,闾里唁且閧。风谊动今古,庙貌森穹崇。

文纪与令伯,祠墓相西东。解使犍为县,永作忠孝邦。

岷之山,石可泐。犍之江,波可竭。千秋菊兮万春兰,孝娥之名焉可灭。

寄汉州太守刘仲粟

明代 杨慎

南峰桃李遍峨岷,白发门生今几人。东阁郎君今健否,何时同醉雁桥春。

罗甸吟

明代 杨慎

苴兰方号鬼,贵竹甸名罗。牛涔枉称海,骏坂犹题坡。

林馀楚筚辂,

送江景熙

明代 杨慎

西陆戒严两,东溟理仙舻。征■摇孟渚,行阕动吴觎。

山川成异地,岐路感分衢。云中翔乘雁,汀际隐双凫。

林枫夕响振,篱蘠霜艳敷。蹉跎良游阻,荏苒芳节徂。

晨风方发发,晚露已涂涂。行矣旷音息,因之重踟蹰。

送终安人王氏葬恩波阡

明代 杨慎

石流何湔湔,湟潦增其波。天阴日勿晚,旷野悲风多。

严霜阴乔木,零雨泫柔柯。萧条我行野,伤心悲如何。

中道失嘉耦,送此山之阿。凛凛岁方宴,谁与同啸歌。

加看彼鸟雀,各自安其窠。

赛天香 妓宴

明代 杨慎

芙蓉屏外,倒金尊、满座艳歌凝咽。半面新妆香透幌,环佩珊珊步怯。

接黛垂鬟,低声小语,问采香仙妾。柳袅花停,莺莺燕燕标格。

媚眼射注檀郎,双鸳全露,裙底凌波袜。万斛胭脂倾在水,染就银河一色。

天作红墙,山为翠幕,生把伊侬隔。离魂牵梦回,南浦凉月。

伯劳吟

明代 杨慎

南中有鸟名伯劳,禽经羽族称雄豪。曾隶九苞来拣竹,耻随百舌绕蓬蒿。

青春受谢,四月维夏。茂树薰风,长林短夜。伊伊喔喔未有声,架架格格先鸡鸣。

阶前停蚓笛,江上住鼍更。熠耀收灯火,蟋蟀罢

续百一诗 其十

明代 杨慎

楚女竞吴桑,两国遂交兵。膏血润百里,宝玉弃兵城。

蚁穴溃金堤,爝火熛山楹。毫釐一为跌,寻丈忽已倾。

由蘖在彊场,捍禦非干旌。安得起宋就,永息瓜亭争。

新春始泛歌 其一

明代 杨慎

螳螂川水青如苔,漕溪寺花红满台。韶光满眼莫惜醉,几个扁舟乘兴来。

太史萧宗乐半间园八咏 其四 忙中閒处

明代 杨慎

早岁辞芸阁,归来卧蕙櫋。巳寤邯郸梦,犹注逍遥萹。

郊扉未可闭,洪崖时拍肩。

星回节

明代 杨慎

忽见庭花析剌桐,故园珍树几然红。年年六月星回节,长在天涯客路中。

三岔驿

明代 杨慎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殿前欢 其一 感通寺赠承冰壶炼帅、董西羽徵君

明代 杨慎

问冰壶。洞天还似此中无。留春长在和春住。月冷山孤。

愿指瑶台路。好把朱颜住。不续玄都赋。吾今忘我,我亦忘吾。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