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续百一诗 其十

续百一诗 其十

明代 杨慎

楚女竞吴桑,两国遂交兵。膏血润百里,宝玉弃兵城。

蚁穴溃金堤,爝火熛山楹。毫釐一为跌,寻丈忽已倾。

由蘖在彊场,捍禦非干旌。安得起宋就,永息瓜亭争。

诗人杨慎的古诗

南歌子八首 其六

明代 杨慎

灯下蠲红纸,花间擘彩笺。肠断写新篇。画粱新燕子,倩他传。

登大慧寺逌然台是日杜鹃鸣于北都

明代 杨慎

驱马出城阙,置酒临高台。高台见百里,坐望西山隈。

云气台飘飘,㑂佛接蒿莱。前有芳树林,清阴郁徘徊。

飞鸟遗之音,宛转悽以哀。杜鹃非北羽,谁遣从南来。

常恐商飙发,使我脩兰摧。长歌行路难,感激伤中怀。

送周子庚

明代 杨慎

肃肃戒严程,萧萧班马鸣。龙庭新节制,骑省旧才名。

玉律调秋气,金铙寝夜声。陇云笳外结,关月笛中明。

鸾朔临秦阵,鹑瓢绕汉城。沙汀行见雁,海树坐闻莺。

游雾怀前赏,归风溯别情。伫听歌凯入,一举塞垣清。

詶张子上卧疾

明代 杨慎

幽忧子伏枕,寂寥予闭关。谁言弹丸地,若阻重甗山。

朱羲陆将改,清商节欲还。羃庭书带静,文波屏风闲。

鸣琼罢鱼翕,窥棋忘豹斑。牵率詶兰藻,俯仰企芝颜。

西江月 其一 廿一史弹词第九段说宋辽金夏下场词

明代 杨慎

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

谁解倒横民命。

富贵草梢垂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

一枕南柯梦醒。

寄题杨凌泉水木清华堂

明代 杨慎

宛宛阑干石径斜,悠悠水木湛清华。桥通玉局仙人馆,邻接金绳大士家。

翠锁渭川千亩月,红蒸杜曲一园花。刘安招隐歌丛桂,屈子离骚赋折麻。

岚霭望山堪拄笏,陌尘流水任行车。闾儿好扫青苔壁,欲把新诗落墨鸦。

踏莎行 其二 甲午新春书感

明代 杨慎

白雪墙头,红云水面。匆匆花事看看半。去年花对断肠人,今日有肠无处断。

萧寺双文,巫山一段。旧游回首空长叹。晓屏灯烬峭寒天,梦为远别啼难唤。

滇海曲 其八

明代 杨慎

昆明池水三百里,汀花海藻十洲连。使者乘槎曾不到,空劳武帝御楼船。

望江南 其七

明代 杨慎

故园好,最忆阅耕亭。流水两地分丽泽,好山四面列围屏。

修竹绕青青。

兴教寺海棠

明代 杨慎

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

七日游雨湖

明代 杨慎

船尾轻阴细雨,楼头飞霭沉晖。美景良辰有客,赏心乐事无违。

兴比王猷剡曲,踪似严陵钓矶。烟外青帘风舞,得鱼沽酒方归。

浣溪沙 其一 高峣晚晴招简西峃

明代 杨慎

云露山尖水见沙。生烟漠漠树横斜。晚来晴景属诗家。

天碧远粘千里草,霞红低缀一丛花。谪仙桥上望仙槎。

赠门生杨静夫北上

明代 杨慎

滇海门生廿载遥,飞腾次第上云霄。衰年七十犹羁旅,谁向玄亭慰寂寥。

足唐人句效古塞下曲

明代 杨慎

长榆塞上接龟沙,碎叶城边建虎牙。夜夜月为青冢镜,建建雪作黑山花。

苏武白头持汉节,文姬红泪泣胡笳。可怜苜蓿迷征马,谁见蒲桃入内家。

辩义井

明代 杨慎

息壤海脉通,幽壑泉华注。浚发百尺灵,沛泽千注聚。

光烂九霞浆,美吸三危露。朝绠环村氓,夕杓喧邻孺。

碧甃自葳蕤,银床谢雕铸。南中饶炎燠,北陆无凝固。

漱盥冰齿寒,存想玄发驻。蒙庄笑塪蛙,羲象占谷鲋。

甘芳本易竭,澄渫良难遇。且从投辖饮,休伤轠瓽赋。

贵竹杂咏 其三

明代 杨慎

铜鼓声中夜赛神,敲钗击钏斗金银。煚郎起舞姎徒唱,恼杀长征久戍人。

垂柳篇

明代 杨慎

灵和殿前艳阳时,忘忧馆里光风吹。千门万户馆旗色,九陌三条雨露滋。

苍凉苑日笼燕甸,缥缈宫云覆京县。芳树重重归院迷,飘花点点临池见。

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竞彩毫。诏乘西第将军马,诗夺东方学士袍。

金明绿暗留烟雾,旧燕新莺换朝暮。只知眉黛为君颦,肯信腰肢有人妒。

从此沉沦万里身,可怜憔悴四经春。支离散木甘时弃,攀折荒亭委路尘。

摇落秋空上林远,婆娑生意华年晚。肠断关山明月楼,一声横笛清霜坂。

临江仙 戍云南,江陵别内

明代 杨慎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

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

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贵竹杂咏 其一

明代 杨慎

林云菁雾不分天,清露常如雨线穿。百里迥无烟火接,依稀犹似燧人前。

甲寅新正六日送简西峃登舟

明代 杨慎

金兰意气昔论文,燕坐朝霜竟夕曛。千里驱驰来僰道,十年羁旅共滇云。

交游落落晨星散,踪迹悠悠水国分。江北江南从此隔,何时何地再逢君。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