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喜汪叔野见过

喜汪叔野见过

宋代 谢薖

大汪权奇汗血驹,小汪连翩鸑鷟雏。垂头未遇连乐顾,览辉将下朝阳梧。

岂知青衫埋朽壤,更令斑鬓困泥涂。喜君翩翩过我庐,握手借问今何如。

若云难遂白发志,朅来翻作青衿徒。急呼欢连置座侧,解颜谈笑聊相娱。

语及阿兄平日事,往往屑涕长欷歔。怪君长不满六尺,高谭似是胆满躯。

且宽是事饮此醑,逢人但作巩嗫嚅。苦留君住骑勿驱,明朝酒尽为君酤。

更阑月落起浩叹,四面宿鸟鸣相呼。

诗人谢薖的古诗

余尝会李商老于海昏识吕居仁于符离未已五六年矣偶见二公倡和诗各 ...

宋代 谢薖

忆昔逢君夜雪中,高谈未了酒尊空。清涟绿筱未输我,白璧黄金政负公。

渭水流清终异浊,池花变碧旧宁红。欲评此意君何在,长是苍茫立晚风。

玉茗花二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骚人浪说麻源谷,本在风流刺史家。直与瑶林共高彻,可须梅影斗横斜。

芳尊莫待红妆赏,幽艳长令烈士嗟。凭仗边鸾折枝手,应宜展障玉鸦叉。

陈循中求赋高丽墨诗为作长句

宋代 谢薖

老松收烟琢玄玉,可试洮州鸭头绿。来从万里古乐浪,传到麻源第三谷。

要须岱郡鹿角胶,捣成方解土炭嘲。请君摩研写新作,一弄潺湲吊康乐。

蔡师直画山水研屏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画翁元胜斲轮扁,喻子丹青如有神。平远还堪助诗思,故疑摩诘是前身。

寄无逸四首 其三

宋代 谢薖

故园风物长如旧,松柏参天六月凉。岑寂北窗风雨夜,独吟诗句绕胡床。

题陈阳树石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寒藤骨数百尺,枯木大七八围。挽取到公奇石,俱还数幅寒溪。

移松二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河出昆崙派九州,屹然砥柱立中流。苍松若比丘山重,岂但回头费万牛。

送黄柑与彦孚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残腊才经一番霜,青青三寸作金黄。故园兄弟怀思我,特地分甘到草堂。

玉茗花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佳园昨夜变春容,清晓惊开玉一丛。素质定欺云液白,浅妆羞退鹤翎红。

似闻金谷初无种,欲画鹅溪恐未工。底事馀花避三舍,孤高元有史君风。

夏夜对月

宋代 谢薖

扫月追凉清夜分,是间风露别乾坤。山林畏佳地多籁,云汉昭回天不言。

平野极瞻南纪阔,稀星遥拱北辰尊。时平万里无兵革,静爱鸡鸣犬吠村。

赠别董彦速四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人间底处异蘧庐,莫莫堂中岂定居。我尚滞留君去速,荒园三亩梦归欤。

送黄柑与彦孚二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手拆奇苞遗细君,更思特送逸堂人。甘寒定可锦绣口,看吐新诗泣鬼神。

岁将除因诵前贤粲字韵诗慨然有感次其韵请彦光同赋盖予与彦光皆年 ...

宋代 谢薖

舂粮适百里,九十居其半。骎骎入老境,竞起末路叹。

在世无他能,聊以滑稽玩。所嗟金石交,契阔或星散。

诗忆西堂语,酒藉南邻伴。共为终年醉,莫歌何时旦。

文书谩遮眼,插架复盈案。四愁不堪拟,九歌仅能乱。

发春只数日,故态期类盥。宁知性本慵,矧复肉亦缓。

人犹乐新故,事止仍旧贯。酸寒孟生穷,敛退韩子懦。

惜哉连城珍,不变三日炭。玉人可求见,何暇定舍馆。

退藏亟闻道,饮水知冷暖。更当崇明德,不愧三英粲。

青精饭三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从来见说青精饭,晚遇真人隐诀中。长恨闻名不相识,那知俚俗号乌桐。

招李商老兄弟时闻权守陈公留之未听其来

宋代 谢薖

十年不见令兄弟,眉宇长怀元紫芝。栩栩梦魂长独往,翩翩书札慰相思。

求船货马事应速,酌醴焚鱼吾岂辞。政恐孟公投辖饮,惜君高论解人颐。

春日黄梅花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腊梅初与雪争妍,素艳寒香亦可怜。政使北风吹得尽,一枝金蓓始嫣然。

偷声木兰花(梅)

宋代 谢薖

景阳楼上钟声晓。半面啼妆匀未了。斜月纷纷。斜影幽香暗断魂。
玉颜应在昭阳殿。却向前村深夜见。冰雪肌肤。还有斑斑雪点无。

如梦令·人似已圆孤月

宋代 谢薖

人似已圆孤月。心似丁香百结。不见谪仙人,孤负梅花时节。愁绝。愁绝。江上落英如雪。

观李伯时阳关图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坐对丹青伤别离,泪和朝雨想频挥。道边垂柳年年在,看尽行人长不归。

题顾凯之醉道士图

宋代 谢薖

虎头痴绝自不痴,丹青妙处手得之。石岩戏画幼舆了,酒狂更貌黄冠师。

一人坐睡真被酒,二人杯杓不停手。

一人回面愁不釂,二人直视开口笑。上有醉墨书者谁,翰林手题独酌诗。

题诗真识醉时味,画图如写诗中意。珍藏不换一斛珠,李诗顾笔今世无。

谢薖

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 16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