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董彦速示轮老韵三首 其二

次董彦速示轮老韵三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君如千里驹,但欲见鞭影。既明才越都,未暮已燕境。

适楚或北辕,空叹道里永。是中皆坦途,幽处试深省。

诗人谢薖的古诗

以牛胆渍槐子送董之南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雪霜无赖点君鬓,五十龙钟成老翁。急分槐实要脑满,伫见头青双颊红。

题陈阳树石二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解写枯松润石,陈阳笔意名家。弟子蔡规今老,古人王宰何加。

送酒与晏如居士二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此翁宁把春偿酒,醉插姚黄更乞花。多病只今犹解饮,细倾聊为遣生涯。

寄刘世基用世基寄之忱韵

宋代 谢薖

斲垩谁能鼻不伤,虎贲何取似中郎。吾人身健间何阔,昨日书来喜欲狂。

华屋不存长念昔,金蛇虽在莫干梁。几时烧烛留君语,更向东窗置一床。

与江君佐游五福寺观竹二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老子平生与竹群,清风洒濯胜三熏。江郎定自兴不浅,共打僧门寻此君。

次董彦孚韵兼简之南

宋代 谢薖

大门江南英,诗名重当时。儿时得其藁,同辈争时之。

不及拜诸门,常恨生苦迟。只今诸孙子,籍甚皆能诗。

大篇每投我,孰非黄绢辞。我诗不成句,落笔为众嗤。

如人食土炭,嗜好终不移。君何独赏味,与众真异驰。

相望巷南北,不面令我思。歌声亦若哭,此意谁当知。

阿大一门杰,相为尘外期。风流竹林会,应许仲容随。

送黄柑与彦孚二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手拆奇苞遗细君,更思特送逸堂人。甘寒定可锦绣口,看吐新诗泣鬼神。

吴彩鸾写真

宋代 谢薖

天上凤皇难独宿,人间翡翠本双栖。丹青不共文萧共,谁遣雉东迷雀西。

王摩诘四时山水图

宋代 谢薖

欲知摩诘诗中画,桃红柳绿皆摹写。更含宿雨带春烟,一段风光生笔下。

欲观摩诘画中诗,小幅短短作四时。山平水远含变态,是中有句无人知。

此公盘礴万物表,胸中炯炯秋空晓。戏磨淡墨污绢素,世上丹青擅场少。

何人乞与辋川图,装成小轴四时俱。壁间仍题六字句,人言双绝古今无。

次李商老端字韵

宋代 谢薖

胸中磊磊夜光寒,霹雳惊飞在舌端。梦去幽寻绕山麓,诗来喜色上门阑。

四时更运不停轨,万物并流皆疾湍。两鬓凋零壮心在,忍穷怀抱若为宽。

立夏日作四绝 其一

宋代 谢薖

雨脚连云苦未收,晓惊池面日光流。田家甑里封蛛网,即渐歌谣麦有秋。

赠别董彦速四首 其四

宋代 谢薖

机事都捐忆大庭,茅檐相对眼俱青。期君别后文章健,往吊沅湘屈子醒。

昼卧二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剥剥啄啄无俗客,清清泠泠多好风。一枕本无忧乐累,何须游宦大槐宫。

喜汪叔野见过

宋代 谢薖

大汪权奇汗血驹,小汪连翩鸑鷟雏。垂头未遇连乐顾,览辉将下朝阳梧。

岂知青衫埋朽壤,更令斑鬓困泥涂。喜君翩翩过我庐,握手借问今何如。

若云难遂白发志,朅来翻作青衿徒。急呼欢连置座侧,解颜谈笑聊相娱。

语及阿兄平日事,往往屑涕长欷歔。怪君长不满六尺,高谭似是胆满躯。

且宽是事饮此醑,逢人但作巩嗫嚅。苦留君住骑勿驱,明朝酒尽为君酤。

更阑月落起浩叹,四面宿鸟鸣相呼。

王坦夫静寄斋

宋代 谢薖

狙猴在深山,腾踔不少停。大龟藏神屋,缩首都停营。

冥观静躁异,洞见万物情。吾闻子王子,总角游帝城。

归来鬓犹绿,闭关慕渊明。曲肱北窗下,风声肃泠泠。

梦觉忽惊起,犹疑车毂鸣。斋居屏万虑,乃以静寄名。

是中得其趣,君门可长扃。倘知定能应,子冠定能缨。

镜以静故明,水以静故平。兹言置座右,可配崔瑗铭。

和李智伯病中书事四首 其一

宋代 谢薖

多病过嗟蒲柳弱,故交闻似曙星疏。逢人休问金篦术,杀简宜希石室书。

立夏日作四绝 其四

宋代 谢薖

学作蒲葵扇未工,手挥聊有古人风。君王别用机中练,定被南来长养功。

送酥鱼头酱菜与何之忱三首 其二

宋代 谢薖

放浪三江又五湖,头颅见醢亦何辜。世无刚者不用覆,往侑一觞随蜜酥。

醉蓬莱(中秋有怀无逸兄并示何之忱诸友)

宋代 谢薖

望晴峰染黛,暮霭澄空,碧天银汉。圆镜高飞,又一年秋半。皓色谁同,归心暗折,听唳云孤雁。问月停杯,锦袍何处,一尊无伴。
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今夕楼中,继阿连清玩。饮剧狂歌,歌终起舞,醉冷光凌乱。乐事难穷,疏星易晓,又成浩叹。

次韵季智伯寄茶报酒三解 其三

宋代 谢薖

君如张籍学古淡,丽处往往凌阴何。长句短章时寄我,为君翻入竹枝歌。

谢薖

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 16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