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谢薖
虎头痴绝自不痴,丹青妙处手得之。石岩戏画幼舆了,酒狂更貌黄冠师。
一人坐睡真被酒,二人杯杓不停手。
一人回面愁不釂,二人直视开口笑。上有醉墨书者谁,翰林手题独酌诗。
题诗真识醉时味,画图如写诗中意。珍藏不换一斛珠,李诗顾笔今世无。
登同乐亭饮泉
何人爱斯泉,结搆亭上屋。空亭何所有,冷气宜三伏。
泠泠石甃净,须眉真可瞩。欲饮无樽罍,挹彼才盈掬。
何时近亭居,更种亭畔菊。日饮潭中甘,庶用稽死录。
一八学士写真图
虬髯少年龙凤姿,手提一剑平九维。瀛洲学士一八辈,如雕虎啸清风随。
到今丰姿传粉绘,皎如琪木参琼枝。秦王功高盖天下,脱略世故容小疵。
数公不语意有在,敬宗流辈宁何知。倘收王魏文学馆,事如辰嬴当早谏。
美哉贞观犹有恨,洗苏众像一长叹。
昼卧二首 其一
书魔才挽睡魔推,鼻息俄惊吼怒雷。梦到逍遥大庭馆,不堪檐外鸟惊回。
与诸友汲同乐泉烹黄檗新芽
寻山拟三餐,放箸欣一饱。汲泉泣铜瓶,落硙碎鹰爪。
长为山中游,颇与世路拗。矧此好古胸,茗椀得搜搅。
风生觉泠泠,祛滞亦稍稍。夜深可无睡,澄潭数参昴。
寄无逸四首 其一
三足祥乌曾集冠,平生菽水奉亲欢。从今五鼎应无补,不可奈何君自宽。
题陈先生华山高卧图
落叶开花秋复春,睡中荣悴岂关身。那知五起鸡三唱,亦有寒窗不寐人。
咏金来禽
枝上离离金弹丸,宜随玉食荐金盘。从来物以远为贵,酷爱闽中荔子丹。
和董彦光立春日二首 其一
梅蕊飞翻柳色新,雪泥乾尽已成尘。愁看节物独惊眼,醉吐诗词君可人。
藜杖应门原宪病,鹴裘贳酒茂陵贫。朝来似有飞扬意,可但无情草木春。
题吕隆礼诗后
岐山凤多雏,鸣必中律吕。乃知忠厚家,要作谦吕语。
申公二世后,有子笔甚武。四公如日月,映照万万古。
此郎胆如斗,一笔要连拄。不知秦陈辈,渠欲置何许。
他年品斯人,战国一豪举。
立夏日作四绝 其四
学作蒲葵扇未工,手挥聊有古人风。君王别用机中练,定被南来长养功。
减字木兰花(中秋)
送酥鱼头酱菜与何之忱三首 其三
瓮底寒蔬冬作菹,春来把酒必时须。庾郎鲑菜二十七,还得何郎下箸无。
梅花四首 其一
姑射神游阅九关,水精宫殿不胜寒。下窥人世生尘想,故作梅花与俗看。
赠别董彦速四首 其四
机事都捐忆大庭,茅檐相对眼俱青。期君别后文章健,往吊沅湘屈子醒。
问刘世基疾
君如寒涕懒瓒师,如何久苦造化儿。清漳婴疾久所叹,淋雨裹饭今其谁。
探囊苦乏万金药,历眼畴为三世医。他年上疏恐不免,细君莫念眠牛衣。
陈循中求赋高丽墨诗为作长句
老松收烟琢玄玉,可试洮州鸭头绿。来从万里古乐浪,传到麻源第三谷。
要须岱郡鹿角胶,捣成方解土炭嘲。请君摩研写新作,一弄潺湲吊康乐。
观李伯时阳关图二首 其二
春草春波伤底事,青青柳色最消魂。龙眠自有离家恨,猊得阳关烟雨昏。
王坦夫静寄斋
狙猴在深山,腾踔不少停。大龟藏神屋,缩首都停营。
冥观静躁异,洞见万物情。吾闻子王子,总角游帝城。
归来鬓犹绿,闭关慕渊明。曲肱北窗下,风声肃泠泠。
梦觉忽惊起,犹疑车毂鸣。斋居屏万虑,乃以静寄名。
是中得其趣,君门可长扃。倘知定能应,子冠定能缨。
镜以静故明,水以静故平。兹言置座右,可配崔瑗铭。
玉茗花二首 其二
骚人浪说麻源谷,本在风流刺史家。直与瑶林共高彻,可须梅影斗横斜。
芳尊莫待红妆赏,幽艳长令烈士嗟。凭仗边鸾折枝手,应宜展障玉鸦叉。
蔡师直画山水研屏二首 其二
淡墨江山作小屏,碧纱烟里护寒泓。蟾蜍写尽看倒影,身在山阴佳处行。
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和李智伯金石台不见旧题之作 其一
示何之忱
和李智伯病中书事四首 其三
青精饭三首 其三
寄无逸四首 其二
送王坦夫由淮南入京
寄刘世基用世基寄之忱韵
立夏日作四绝 其二
减字木兰花(和人梅词)
夏日书事二首 其二
晏如堂诗
秋日登拟岘台二首 其一
游安乐寺陈妙音载酒
和董彦光立春日二首 其二
送香与董彦速二首 其一
戏咏鼠须笔
偷声木兰花(梅)
青精饭三首 其一
读严子陵祠堂记
立夏日作四绝 其三
食蟹四首 其三
鹊桥仙·月胧星淡
读三都赋
山间四首 其二
哭汪信民二首 其二
竹友轩
读庄子内篇
雨中漫成四首 其一
追和柳子厚二诗 其一 读书
听曹道士弹琴二首 其二
移松二首 其一
醉蓬莱(中秋有怀无逸兄并示何之忱诸友)
如梦令(陈虚中席上作,赠李商老)
次董彦速示轮老韵三首 其三
莫莫堂新竹
寄无逸四首 其四
听曹道士弹琴二首 其一
次董彦速示轮老韵三首 其一
送都仲献
春日黄梅花二首 其一
杞菊
次董彦速示轮老韵三首 其二
次韵季智伯寄茶报酒三解 其二
玉茗花二首 其一
戏咏石榴晚开二首 其一
题戴崧石鼎联句图
吴民载弃意堂
送香与董彦速二首 其二
晚晴步塘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