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建林驿垂柳

建林驿垂柳

明代 杨慎

枝枝金缕细,叶叶翠条轻。袅袅曾经折,阴阴巳复成。

流莺频唤曲,征骑此重行。不为芳菲惜,多缘岁月惊。

烟条萦水曲,风絮惹山城。闺怨佳人笛,边愁大将营。

婆烫汉南意,因见古人情。

诗人杨慎的古诗

龙关歌 其一

明代 杨慎

鹫头峰古接仙氛,龙尾泉香石溜分。爨妇洗酥凝白雪,樵童叫笛响青云。

六里菁

明代 杨慎

六里菁何深,千章树如荠。俯听秋蝉鸣,翻在幽涧底。

涧水何湔湔,谷兰香蘼蘼。不见采芳人,谁为枕流子。

日暮心悠哉,临风聊徙倚。

避暑林亭

明代 杨慎

几席近涟漪,枕簟依林樾。琴声歇流水,扇影却明月。

凉襟何逍遥,炎歊坐超忽。

蜀中竹枝词 其七

明代 杨慎

神女峰前江水深,襄王此地几沉吟。

毛女引

明代 杨慎

雌鳌架涛擎海赑,秦桥远见扶桑翠。徐福楼船去不还,江壁俄传苍水使。

椒烟兰雾卷衣人,化作乌骓一炬尘。老龙鳞下毛衣女,独坐莲峰阅几秦。

夏日登毗卢阁

明代 杨慎

赫曦改东陆,鲜飙转南薰。炎歊深城府,清泠阻江濆。

隐几倦文竹,紬书厌香芸。眷言承明侣,肃此尘外群。

仙梯驾虹出,梵阁排霞分。攀楹低白日,对槛俯朱云。

圆方鹄举见,参差鸾歌闻。意树鸣天籁,禅枝绕烟芬。

斜景敛平霭,飞雨洒高雯。金罍引清酌,玉麈生凉氛。

兴谣吐云藻,摇笔挥风斤。香留荀令榻,书染羊欣群。

奇赏真四美,同咏惭五君。

园池春晚图

明代 杨慎

方塘含广漪,名园饶杂英。花虫丰茸戏,水鸟间关鸣。

西江月 唐宫守岁图

明代 杨慎

五柞宫中腊尽,万年枝上霜清。沈香火底坐吹上。

玄圃楼台不瞑。

蕊女金钗剪烛,花奴玉导挑灯。红儿酒渴嚼春冰。

忽报景阳钟应。

太史萧宗乐半间园八咏 其七 茅阁

明代 杨慎

三脊羞封禅,灵琼续楚辞。绿樽藉芳草,彩笔赋山茨。

千载青霞意,应同孔稚圭。

题扇赠张愈光

明代 杨慎

张子扇头水墨痕,画我读书秋树根。天涯对此各感慨,我未成归子苦奔。

空谷白驹形影瘦,南山玄豹风尘昏。孔明庙前老柏树,商声激越歌无句。

门外仆夫引西路,点苍璘璘莽回互。

暮春淇馆会别以道

明代 杨慎

淇水东流生晚波,巴人惜别动燕歌。可怜袅袅垂杨柳,奈此迢迢别恨何。

渔家傲 其八 滇南月节

明代 杨慎

八月滇南秋可爱。红芳碧树花仍在。园圃全无碧落态。

春莫赛。玫瑰彩缕金针繲。

屈指中秋餐沆瀣。遥岑远目天澄派。七宝合成银世界。

添爽快。凉砧敲月胜竿籁。

伯劳吟

明代 杨慎

南中有鸟名伯劳,禽经羽族称雄豪。曾隶九苞来拣竹,耻随百舌绕蓬蒿。

青春受谢,四月维夏。茂树薰风,长林短夜。伊伊喔喔未有声,架架格格先鸡鸣。

阶前停蚓笛,江上住鼍更。熠耀收灯火,蟋蟀罢

题西湖十景邹和峰家藏戴文进画巨浸秋波 其二

明代 杨慎

斛律光敕勒咏,刘越石扶风歌。曲高从来和寡,妙处正不在多。

鱼凫关

明代 杨慎

鱼凫今日是阳关,九度长征九度还。何补干城与心腹,枉教霜雪老容颜。

雨中花 春寒

明代 杨慎

寒透水边沙际。暖在花心叶底。扫雪楼台,收灯庭院,向晚朱门闭。

丝额画帘低拂地。舞袖弓鞋浑未试。指冷金刀,香温翠被,懒剪宜春字。

八月十六日游水头 其三

明代 杨慎

放棹山阴未拟回,酒酣乘兴更登台。苍藤古木浑无语,曾见繁华几主来。

御街行 柳花

明代 杨慎

城西杨柳千千树。风起飞花絮。青楼珠箔斗轻飞,还绕名园幽处。

满地香毬,满天晴雪,卷却春归去。

游人歌吹堤边路。芳景须珍护。眠开青眼舞慵腰,无计使风流住。

百啭残莺,一双新燕,九十春光暮。

卜云林篇 其十一

明代 杨慎

喜物论兮难齐。甘灭景兮云栖。鹪鹩何心驒騱。升高或斧之梯。

谁言亨衢可跻。

邹生行赠谦之编修谪官广德

明代 杨慎

慧星夜扫文昌宫,天下学士悲途穷。邹生上书叫阊阖,九悲虎豹谁为通。

雷公怒号玉女笑,囚笯鸾凤随沙虫。蠖伸龙屈应物理,曲钓直弦羞谣童。

君不见贾生昔遇汉文帝,一疏反覆双流涕。忠臣自古忧圣明,近侍何曾忘献替。

石渠天禄君少年,文彩照耀金华筵。从祀拟奋获麟笔,丰称思陈雊雉篇。

以兹瓠落甘流放,金马长鸣下仙仗。北极逍遥紫气傍,南陵彷佛丹丘上。

凉风萧萧吹五两,登薠聊骋平原望。迁客心随江水流,游子梦绕浮云嶂。

清商吟,激楚唱。酒阑击节气悲壮,月寒江清剑光荡。

水有蛟螭陆犀象,感慨赠君随君向。君向江湖脱网罗,我淹京邑阻烟波。

乘风焉得骑鸿鹄,万里相随一羽过。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