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春林雨意图

题春林雨意图

元代 谢应芳

前山后山云气浓,欲雨不雨天无风。记得去年初夏里,此时船过滆湖东。

诗人谢应芳的古诗

顾仲瑛避地嘉兴几二年闻回昆山往不见遇作诗寄之末章兼简白西长老 ...

元代 谢应芳

细雨清明日,扁舟过玉山。传书元有误,飞鸟竟无还。

芳草萋萋碧,落花点点斑。题名墙外竹,黄鸟正间关。

兵后到杭马掾史置酒见招且示所与石处道丘长卿西湖倡和之什次韵一 ...

元代 谢应芳

西湖山色冷如灰,前度刘郎今又来。红粉画船俱寂寞,断桥流水自萦回。

一堤寒柳风烟老,两鬓飞蓬岁月催。赖有故人能慰藉,绿尊长对晚山开。

过吴江三高祠

元代 谢应芳

三高祠前秋水波,客来吊古悲且歌。季鹰鲁望桑梓敬,蠡也笾豆理则那。

生为越人身相越,百计谋吴吴乃灭。真忧乌喙将无情,兔死狗烹肝脑裂。

飘然携家湖海游,捧心人与同扁舟。越人誇功铸金像,于吴孰曰非仇雠。

行装重宝久弥厚,清高之风绝何有。奉尝堪笑木肠儿,忍睹荒台麋鹿走。

江风肃肃枫叶寒,扣舷折我青琅玕。灵胥怒抉海潮起,殷若雷鸣过雪滩。

简吴江朱志道诸昆仲

元代 谢应芳

去年长至听埙篪,转眼今年又此时。棣萼喜存今后树,梅花早绽雪前枝。

西山近日无烽火,东阁何人共酒卮。儿辈此归今问讯,吴音变楚莫相疑。

和临寒食有感五绝 其二

元代 谢应芳

烈塘坟上树如云,一扫东风十五春。不信令威归不得,竟移华表属他人。

和王有恒野步

元代 谢应芳

芳草青青路欲迷,白头有客共扶藜。吴田半没桃花水,辜负春风布谷啼。

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 其二

元代 谢应芳

一幅春云巧似裁,隔湖飞过碧山来。野桥小立题诗处,夹竹桃花烂熳开。

寄徐伯枢

元代 谢应芳

东胶山人不出村,南州高士之裔孙。十年曾作蝼蚁梦,四壁祇有莓苔痕。

松牵女萝补茅屋,童引乳泉浇药园。别来几度屋梁月,颜色宛然清且温。

题杜拾遗像

元代 谢应芳

国破家何在,穷途更莫年。
七歌同谷里,再拜杜鹃前。
胡羯长安满,骑驴短褐穿。
画图憔悴色,犹足见忧天。

玉山邀至同里法喜寺饮别是夕酒醒梦回宿雨初霁月明可喜即景赋诗兼 ...

元代 谢应芳

风吹雨脚断,月到天心明。孤鹤有清梦,荒鸡非恶声。

南浦明朝别,西湖几日程。棹歌人正苦,莫上石头城。

和灵岩虎丘感事二首 其一

元代 谢应芳

娃宫无复有楼台,佛刹而今亦草莱。衲子尽随而锡去,将军曾此驻兵来。

青山衔日犹前度,沧海扬尘复几回。霜落吴天香径冷,断猿啼月不胜哀。

重游虎丘寺

元代 谢应芳

不谒闾丘谒虎丘,幅巾藜杖兴悠悠。飘萧白发三千丈,来往青山八十秋。

宝地近曾为战垒,剑池今复属禅流。老松知我题诗意,也学生公石点头。

嘉定道中二首 其一

元代 谢应芳

黍熟湖田花鸭飞,雨香秋浦箬鱼肥。野翁织屦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再和韵寄赵彦深

元代 谢应芳

平原公子午桥庄,草木当年雨露香。桂树不嫌当隐士,桃花应喜识渔郎。

锦茵醉酒冬宵暖,冰槛垂纶夜月凉。我亦欲拈横玉去,为君三弄踞胡床。

南楼令 老友刘景仪,去秋以星术之书推测年

元代 谢应芳

且自为埋铭,及赋诗自挽。既而失去行囊之资用,然康强无恙。余故作生死隔年期。刘伶老似痴。动教人、负锸相随。惊得青蚨飞去了,无酒饮,却攒眉。春暖典春衣。还堪醉似泥。趁清明、雨后游嬉。杨柳池塘桃杏坞,春水漫,夕阳迟。

宜山谣 其六 生子以尹名

元代 谢应芳

生子以尹名,有田须力耕。昔忧公租重,今喜公租轻。

穷阎杼轴具,当路钧衡平。焦冥覆盆下,睹此白日明。

寄章彦复

元代 谢应芳

兰省归来日未斜,闭门尘静似山家。教儿楷字誊诗稿,遗客生绡写墨花。

太伯祠前人走马,姑苏城上树栖鸦。知君觞处多怀古,忍听《吴趋》唱小娃。

江城子 五月十二寿万拙斋

元代 谢应芳

去年今日泻天瓢。水滔滔。断蓝桥。阻我群仙,鸾鹤赴蟠桃。

独有商羊偏喜雨,跳且舞,上山椒。

今年南极见丹霄。射金蕉。瑞光摇。浇去胸中,磊块尽酕醄。

莫厌琵琶弹旧曲,长听取,郁轮袍。

卢知州宜兴秩满以避

元代 谢应芳

我思阳羡茶,初生如粟粒。州人岁入贡,雷霆未惊蛰。

天荒地老今几年,春归又闻啼杜鹃。山中灵草化荆棘,白蛇何处藏蜿蜒。

玉山先生一寸铁,欲刳妖蟆救明月。丹霄路断肝肠热,还忆茶瓯饮冰雪。

我思惠山泉,长流无古今。瓶罂走千里,煮茗清人心。

向来劫火炎锡谷,神焦鬼烂势莫扑。

池边浦石亦灰飞,此水泠泠泻寒玉。高人饮泉五六年,一襟清气清于泉。

好为吴侬洗烦热,乘风归报蓬莱仙。

宜山谣 其五 坎井蛙

元代 谢应芳

坎井蛙兮渤澥,偷生虾蚬门,怒腹气何在?长鱼跋浪欲吞舟,竟作任公雪花鲙。

蛙乎幸偷生,有愧输芒蟹。前度放蛙人,今日恩如海。

谢应芳

谢应芳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173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