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谢应芳
彭泽五株柳,清风千载馀。顾余心乃心,修名难与俱。
所以树六柳,于焉结吾庐。门前有流水,树下堪钓鱼。
我柳已成阴,岂不怀放归。人生一趋舍,世事纷万殊。
善学柳下惠,风雨慎攸居。继迹子陶子,亦曰姑徐徐。
谁其知此心,南山默如愚。
宜山谣 其三 枯桑
枯桑枯桑,徒为我薪。煮石弗糜,曷以食人?廪发石官,我命乃续。
谁其主之?伊人如玉。伊人如玉,孚及豚鱼。诏我妇子,偿粟勿渝。
厥粟固偿,厥德靡忘。我怀伊人,石羹石墙。
和灵岩虎丘感事二首 其二
兵馀重到古禅关,无限伤心四望间。林下点头皆炮石,门前战骨似丘山。
剑池屡变珠光赤,盘石犹沾血点斑。白发破衣耆旧在,独怜宁老不生还。
宜山谣 其四 霹雳斧
霹雳斧,行天诛,百灵奔走群丑除。磔枭獍,醢䝟貐,招徕角端舞驺虞。
日月两山明,畏境成康衢。
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 其四
宝鼎移炎祚,降王赴幽都。遂令虎林人,得免马邑屠。
独怜金椀出,啼杀稽山乌。
寄章彦复
兰省归来日未斜,闭门尘静似山家。教儿楷字誊诗稿,遗客生绡写墨花。
太伯祠前人走马,姑苏城上树栖鸦。知君觞处多怀古,忍听《吴趋》唱小娃。
风入松 寄朱原道为生日贺
水调歌头 茅仲良初度席上赋
沁园春 (原作沁春元,据丁藏精钞本改)无
雨中怀秦主簿
东门之东西市西,人家屋头啼竹鸡。新年十日九风雨,二老几时堪杖藜。
群鼠
群鼠穿我墉,昼出不我避。苍头生执之,赤手遭□噬。
号呼惊四筵,狸奴尽呼至。群狸视如盲,鼠辈从此逝。
老我气力衰,长吁夜无寐。
遣兴和马公振韵
马图莫怪出河迟,世事方如理乱丝。莲叶有巢龟已老,竹花无实凤仍饥。
篱边艇子供垂钓,林下樵童许看棋。苜蓿一盘三丈日,老妻晨起案齐眉。
江城子 贺萧墅张克让戊申正月九日初度生孙
水调歌头 寄江叔廉
荐福寺红梅诗
红梅阁下红梅树,陵谷变时风拔去。尧峰老禅归故山,觅得孤根栽旧处。
年年春到花时节,一枝五出胭脂雪。春风笑面岁寒心,光尘混融风韵别。
老禅道服忘妍丑,品题假我扶犁手。黄州定慧海棠花,可与齐名传不朽。
月香水影象王宫,杂花世界将无同。几度拈花有人笑,吾将请问瞿昙翁。
鹊桥仙 寄汪南轩
题孙彦学所藏江贯道清江泛月图
吾闻老郭之传许与江,山水绝笔称无双。此图夜景江所作,仿佛秋声动林壑。
长江澄澄月在水,远山苍苍树如蚁。如此江山夜放舟,若人真是逍遥游。
尔来一百四十载,陵谷变迁图画在。世无苏李两诗仙,赤壁采石俱萧然。
老夫此兴固不少,解裘亦足酤清醥。出门有碍行且休,不如烧香看画楼上头。
寄贾教授相期诣邹坟祭扫
题诗郡圃景邹亭,浇酒林庄下马陵。白草西风秋莽莽,青山北郭路登登。
柱头且看谁为鹤?骥尾何惭我附蝇。坐待秋凉行有日,老夫扶惫策乌藤。
黄宗礼
星槎池馆东床客,冰玉襟怀我所知。百榼葡萄春滟滟,一栏芍药昼迟迟。
门前送却催租吏,枕上还吟梦草诗。只恐绣帏人起早,又催京兆画蛾眉。
四月二日林自■ 其二
六幅蒲帆带雨开,■城艇子过湖来。老妻正倚门前树,雪色杨花覆绿苔。
漫兴 其八
尽道从军好,封侯甚不难。羽书频报捷,相府即除官。
北鄙烟尘远,东风雨雪寒。腐儒人共笑,白首鹿皮冠。
谢应芳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宜山谣 其五 坎井蛙
怀徐伯枢诸友
点绛唇 和林韵
雨宿县学斋舍作
暮春陪周明府顾将军祠下看碑
余患项痈适兵后无医药可疗即事口占并寓感叹
卢知州宜兴秩满以避
寄邾仲义二首 其二
西江月 秋暮,简友人索酒
和郜彦清州判莫春寓僧舍
水龙吟 题曹德祥水居
寄徐伯枢
再和韵寄赵彦深
满江红 吴江阻风
寄径山颜悦堂长老
丹阳陈天倪及其弟刚中奔牛陈心远诸羽士避兵洞庭山寄此代简
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 其一
摸鱼子 早春作
狗寨谣
赠章彦复省掾
满庭芳 熊元修席上次韵
寄熊元修
徙居横山口号
登金牛台
次韵答许君善
宜山谣 其二 除虎窟
点绛唇 初度作
二月归田舍作四首 其四
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 其二
寄卢公武兼问殷孝伯安信(时殷为咸阳县教官
过吴江三高祠
顾仲瑛避地嘉兴几二年闻回昆山往不见遇作诗寄之末章兼简白西长老 ...
腊月二日偕俞宽仲过筱泾僧舍蒙举似近诗次韵一首
次韵答许西溪
点绛唇·老眼犹明
水调歌头 代陈氏谢徐彦铭
江城子 五月十二寿万拙斋
过显庆寺
八声甘州 寄无锡钱梦弼
和灵岩虎丘感事二首 其一
【中吕】满庭芳_神仙有无?
寄题无锡钱仲毅煮茗轩
一剪梅 寿安玄卿
过邹道乡先生墓有感
叔正过访传恢书记寄声作诗寄之
题杜拾遗像
奉寄杨铁厓先生
点绛唇·点检龟巢
宜山谣 其一 椎髻舞
简熊元修
昆山陈伯康筑亭山巅杨边梅过之题曰玉山高处且为赋诗命郭羲仲刘景 ...
寄卢公武兼问殷孝伯安信
如梦令·松菜酒香春瓮
次韵送秦文仲归海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