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谢应芳
叔正过访传恢书记寄声作诗寄之
茶泽归来王子猷,问君知与对沧洲。一湾流水市尘远,两岸人家烟树幽。
客至白云分半榻,兴来明月载孤舟。如何不到淞江上,卧看芦花雪色秋。
江城子 贺萧墅张克让戊申正月九日初度生孙
西胶山下雪晴
一夜雪深二尺强,石人堕指冰蚕僵。犹喜金乌两翅冻不折,天明飞出海上之扶桑。
老夫晨起胶山下,风景看来浑似画。连山万顷玉为田,隔水数家银作舍。
田中筑城团义兵,日高未饭饥肠鸣。黄泥冻地硬如铁,白柄短锄铿有声。
不辞受寒饿,但恐亏工程。将军踏雪来点名,万夫鹄立颤且惊。
马前壮士五色□,棒头性命鹅毛轻。余生悔不习兵法,雪夜擒吴书奏捷。
客阎抱膝漫悲歌,奈尔义兵寒若何。
宜山谣 其五 坎井蛙
坎井蛙兮渤澥,偷生虾蚬门,怒腹气何在?长鱼跋浪欲吞舟,竟作任公雪花鲙。
蛙乎幸偷生,有愧输芒蟹。前度放蛙人,今日恩如海。
昆山陈伯康筑亭山巅杨边梅过之题曰玉山高处且为赋诗命郭羲仲刘景 ...
神仙中人铁笛老,爱尔玉山双眼青。玉山高处拄手杖,铁笛醉时围内屏。
天生丹穴凤为石,东望黑洋鲲出溟。人杰地灵风物美,绝胜西蜀子云亭。
雨宿县学斋舍作
客来帷林候渔父,黉舍坐听三日雨。诸生读书喧两庑,商羊飞来立当宁。
雨声书声杂蛙鼓,蚓歌亦自谐宫羽。青苔上阶菌生柱,败壁淋漓籀文古。
斋僮不敢开牖户,风撼庭柯啸饥虎。南山老石烂成土,天漏谁能鍊金补。
去年旱魃走吴楚,田家往往悲尘釜。麦秋一饱方自许,莫教化作飞蛾舞。
腊月二日偕俞宽仲过筱泾僧舍蒙举似近诗次韵一首
故国溪山各远离,倚楼长笛为谁吹?相逢山海三生石,共惜边风两鬓丝。
客舍暂如桑下宿,世涂危甚剑头炊。明朝果若西庵去,更约匡衡细说诗。
水龙吟 题曹德祥水居
夏五杂书
远客相过说帝都,黄金如玉米如珠。内园人歇如花鼓,市肆尘生卖酒垆。
河北功臣称李郭,江南租税赖苏湖。明朝漕运开洋去,几日风帆到直沽。
群鼠
群鼠穿我墉,昼出不我避。苍头生执之,赤手遭□噬。
号呼惊四筵,狸奴尽呼至。群狸视如盲,鼠辈从此逝。
老我气力衰,长吁夜无寐。
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 其三
四壁青山眼欲花,山光都似薄云遮。杖藜随步归来晚,月上东窗都到家。
贺圣朝 马公振见访,以词留别,喜而和之
题春林雨意图
前山后山云气浓,欲雨不雨天无风。记得去年初夏里,此时船过滆湖东。
树头鸦舅鸣
树头鸦舅鸣,农人起耘苗。问之何尔忙,良田莠骄骄。
去年耘较迟,草蔓全力寡。稂莠非不除,卒以害吾稼。
吾闻农人语,猛省天下事。养虎当害人,玩寇亦如此。
简钱士远
沁园春 寄询讲主
如梦令·一带鹤溪环绕
题金陵陈时举宅画壁
双松岁寒姿,卷石太古色。我昔山中游,憩此松下石。
松花雪霏霏,松叶风瑟瑟。安知此清景,相对复今日。
撑空两髯龙,还在书中室。主人罢鸣琴,宴坐室生白。
客来苦炎热,倚树欲挂帻。不闻天籁鸣,但见空翠滴。
烦襟顿如洗,林壑幽兴适。经月数相过,明朝有行役。
黄埃赤日中,令人转相忆。
寄徐伯枢
东胶山人不出村,南州高士之裔孙。十年曾作蝼蚁梦,四壁祇有莓苔痕。
松牵女萝补茅屋,童引乳泉浇药园。别来几度屋梁月,颜色宛然清且温。
满庭芳 熊元修席上次韵
谢应芳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刘旭斋过娄江客舍作诗赠之
简熊元修
代简蒋成玉
和临寒食有感五绝 其二
点绛唇·海上归来
鹊桥仙 寄汪南轩
代简张希尹
简无锡华景彰
寄邾仲义二首 其二
遣兴和马公振韵
沁园春 丁酉春,寓堠山钱氏写怀
宜山谣 其七 鞍马劳
中秋日玉山顾仲瑛邀翟明府份陆良贵仁秦文仲约等十人饮金粟冢上酒 ...
暮春陪周明府顾将军祠下看碑
登金牛台
耕隐为萧徵士作
倪元镇过娄江寓舍因偕智愚隐游姜公墩得如字
和灵岩虎丘感事二首 其一
沁园春 晨起对雪,复写余怀
寄卢公武兼问殷孝伯安信(时殷为咸阳县教官
水调歌头 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八声甘州 寄无锡钱梦弼
再和韵寄赵彦深
满庭芳 四月钱梦弼出妓,为陆文迪寿,邀仆
漫兴 其八
沁园春 自述
宜山谣 其六 生子以尹名
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 其二
黄宗礼
题杜拾遗像
菩萨蛮 七夕作
慧山泉
丹阳陈天倪及其弟刚中奔牛陈心远诸羽士避兵洞庭山寄此代简
次韵答许君善
八声甘州 寄无锡钱梦弼 此下丁藏付藏钞本,
二月归田舍作四首 其四
江城子 前作五月十二日寿万拙齐词,意有未
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 其一
和临寒食有感五绝 其三
过无锡口号
忆王孙 和熊元修苏州感兴
南楼令 老友刘景仪,去秋以星术之书推测年
点绛唇 谢万仲理惠帛
和郜彦清州判莫春寓僧舍
送秦宜仲主簿之京
奉寄杨铁厓先生
狗寨谣
寄邾仲义二首 其一
风入松 寄朱原道为生日贺
和灵岩虎丘感事二首 其二
怀徐伯枢诸友
题村田乐图
嘉定道中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