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登灵州山

和登灵州山

明代 谢元汴

坡公已往遗踪在,遥挹风流想玉标。堪笑为官风白望,可怜当国只青苗。

更无孤鹤飞明月,宁有潜蛟泣洞箫。摇落江潭浑似梦,荔阴深处听回潮。

诗人谢元汴的古诗

骂蜘蛛三首 其三

明代 谢元汴

尔肥非义胜,腴外而中枯。窘蠢栌间伏,居然五石瓠。

和茧雪和移居二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吾庐亦何有,萧然数卷诗。破砚与秃毫,绳床能诗之。

八峰九峰侍,芳辰赋清思。青雀烟中舫,我来梅雨时。

秋深红叶下,流光遂及兹。誓暮嗟已晚,古人匪吾欺。

戊子二月六日郭正夫先辈招同陶社和韵二律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焚兰灼艾勿嗟时,揽茝纫芳幸及兹。惜逝畏居日月后,蹇修渺与水山期。

惭从地下逢弘演,浪向人间诵楚辞。泉石自敦閒姓字,首山离冢岂余欺。

山居读楚辞忽作凭吊

明代 谢元汴

荒岨何处勒残碑,烟雨不言石发知。曾否桑林不臂手,果然山鬼妒茳蓠。

千春日月劳宾饯,十步瑶芝乘虎螭。便买秋风祭宋玉,香魂应冷墓门枝。

放言 其十四 短剑

明代 谢元汴

短剑光于银,照吾面上尘。偻松何字怪,偃柳亦名人。

石骨秋前瘦,沙痕雪后新。丹丘多鬼血,逋子未知津。

寄题韩祠二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苍然古木龙螭姿,一水流寒照发眉。潮学于今称大雅,南州自此不侏㒧。

华山恸哭真佳士,秦岭悲歌亦可儿。吊古许多词赋客,筮魂能解九京颐。

小筑落成题壁

明代 谢元汴

文宁求鬼哭,石莫补天穿。自是奇人少,非关古圣骞。

冒雨繇佛山渡珠江舟眺

明代 谢元汴

疏踪恒在水,弥望空濛间。细雨白波上,孤舟碧树湾。

渔汀迷乱苇,岛寺没烟鬟。岂亦乘桴者,风霜老面颜。

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 其三

明代 谢元汴

廿馀心许似花然,洙水西山数圣贤。自借赭鞭敲暮气,勿从媚蝶学翩翾。

无才不足逐仙隐,抵鹊何须以美蠙。生面每为书史蔀,蒙头孳纽几千年。

岁暮山居杂感 其三

明代 谢元汴

寒雨宾梅发,春枝渐向荣。学无通岁力,病积瘦吟程。

二屦疏行迹,双扉覆短桁。惟应书史里,迸筑破愁城。

读吴越春秋吊西子

明代 谢元汴

五云溪上浣纱漪,色剑当年恨黛眉。轻雾犹含双凤影,亡吴何独说西施。

送严絜庵方伯擢太常晋右司农陛见

明代 谢元汴

宁非南纪旧山川,报政欣闻分陕年。卜式何能纡国计,后夔正尔佐薰弦。

漫勤天子问风俗,伫见文人锡土田。珠水苍颜万古色,勿烦方牒记廉泉。

岁暮山居杂感 其三十一

明代 谢元汴

嗟予生也晚,不及揖公存。四海方无事,知津昔有言。

眇然绝俗意,难与世人论。勿曰忠清异,寒烟合一痕。

岁暮山居杂感 其六

明代 谢元汴

由来世德邈,父子守残经。祠庙颓垣倚,墓田茂草青。

妻奴羸百指,鹅鹜绌千翎。破屋吟声满,年年饯客星。

哭石交十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嗟予如穷鸟,集彼坏木枝。西北既巳倾,踆足无能支。

天下悲流血,驱石而鞭之。石囟化苗鲧,石怪生龙夔。

此自天地罪,何辞于射笞。哭石石肝崩,哭石石形犛。

山川有至德,衣食人不知。

旅居即事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数湾流水断桥涯,深巷寒村放士宜。客久况当寒叶落,梦馀忽忆老梅迟。

寄愁何必在天上,葬冢从教近伯夷。不是登高难作赋,孝风孝雨□吾思。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十八

明代 谢元汴

愿搜残史册,分付与麋群。十七部从说,三千年试云。

迁而上仅见,瞱以后无闻。安得祖龙焰,都将冢屋焚。

登白鹤峰谒东坡祠

明代 谢元汴

何处孤丘不绝攀,声华寂寞两俱删。时宜可共朝云语,春梦无如学士间。

历宋元明迹不腐,于韩文陆公其间。黄州赤壁儋州寺,双翮冥冥大小山。

赋谢陈存翁

明代 谢元汴

斮足奚堪五石支,经明古静亦常师。刲羊见血玉能泣,腐马吟蚕山不移。

但可编年书午仵,谁从问字志碑悲。秦坑焚日同天醉,洗耳清流习郁池。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 其三

明代 谢元汴

忆早悬弧日,龙驹姚且都。稼陶成苦窳,泉布一糊涂。

金策昭阳九,苍廌哂腐儒。试询彭泽里,今有柴桑无。

谢元汴

谢元汴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19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