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扬舲即成

扬舲即成

明代 谢元汴

每道奔舟如骏马,却因舟疾戒风涛。予心不畏波澜阔,急溜乘潮八尺高。

诗人谢元汴的古诗

岁暮山居杂感 其九

明代 谢元汴

阅物当颓纪,交游忆曩时。风流我辈灭,零落在林埼。

刻楮真无用,屠龙殊不宜。何如十亩上,日讽伐檀诗。

喜得吴伯愚书

明代 谢元汴

灶北墙东事亦宜,客心赋与寒松知。难成鸠隼题为凤,不及龙鱼詈作螭。

四表英贤嗟落落,满天风雨错离离。共分岐海相潮汐,淮泲烟青仅一匜。

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兵饮石言亦世情,异人无事怵孤行。由来煮鹤宜才火,孰见和梅不沸羹。

天缺只多君友隙,陆沉更筑孟颜坑。共分龙体我为尾,何犹误人邴管名。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谐世无长策,青山作比闾。才名屈宋命,瓻甋马杨书。

宁许续天问,偏当赋子虚。依稀尧禹迹,俯仰此焉如。

喜得陈夏木书

明代 谢元汴

岂是盗名字小山,书来短发及秋删。遐心匪卷短黄席,我面有如古玉颜。

七尺平分天地辱,五常不理剑冠顽。佩瑱阿谷犹吾党,泽畔先询屈子蕳。

挽吴长源十首 其五

明代 谢元汴

泥首云林咏五噫,梁鸿张俭合成痴。感君气谊为君恸,愧杀人间轻薄儿。

望海三首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奇负有难平,招招邛海水。毫毛吐蜃云,罗者视为雉。

挽吴长源十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摇落壮心付酒杯,玉山秀仞忽摧颓。只今竹柏中庭影,疑尔吹笙骑鹤回。

旅居即事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数湾流水断桥涯,深巷寒村放士宜。客久况当寒叶落,梦馀忽忆老梅迟。

寄愁何必在天上,葬冢从教近伯夷。不是登高难作赋,孝风孝雨□吾思。

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 其三

明代 谢元汴

廿馀心许似花然,洙水西山数圣贤。自借赭鞭敲暮气,勿从媚蝶学翩翾。

无才不足逐仙隐,抵鹊何须以美蠙。生面每为书史蔀,蒙头孳纽几千年。

寄题韩祠二首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驱鳄文章泷吏诗,闻风廉立亦吾师。千年封事争传诵,一札留衣尚费疑。

未必非同文畅意,安能不作区泓思。阳山字子潮山姓,五岭声名草木知。

赋归示懋章

明代 谢元汴

依然故国未天涯,烟水云山共一家。偕隐我能希母尚,乐饥尔勿咄兄差。

征帆瀰瀰逐轻羽,杨柳青青映白沙。笑傲沧波成小咏,舟人竞羡女牛车。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十四

明代 谢元汴

古道流泉侧,馡然草木香。苔痕履宪耿,冰窦鹤踪光。

避俗移深广,无人行独梁。明星三五嘒,衡宇永相望。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其七

明代 谢元汴

不贪芳饵譬何鳏,遥寄冰心在市阛。银鹿烹云供醉石,樵青祭雨告烟鬟。

交多四海伤无友,魂到三生展有颜。陵舄郁栖随所化,名山香草岂相关。

挽吴长源十首 其四

明代 谢元汴

裘马场中第一流,雕弧宝埒树前斿。疾书飞檄寻常事,欲洗毛锥笔墨羞。

戊子二月六日郭正夫先辈招同陶社和韵二律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阳阿晞发漫称民,洒泪新亭己愧臣。劫火不烧商士蕨,桃花可识秦时人。

以吾孤咏浊音鼻,遇子同舟垫角巾。埋照名山总市誉,笑随荷锸睨天真。

岁暮山居杂感 其十四

明代 谢元汴

闭门深拔剌,落落少交知。勿涉恶溪水,长吟不肖诗。

重华才子谱,元祐党人碑。所以萧升佐,能登季札祠。

和茧雪和移居二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吾庐亦何有,萧然数卷诗。破砚与秃毫,绳床能诗之。

八峰九峰侍,芳辰赋清思。青雀烟中舫,我来梅雨时。

秋深红叶下,流光遂及兹。誓暮嗟已晚,古人匪吾欺。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誓水危涛万马奔,何分谄魄与忠魂。凿幽以出谄明器,坏木猗谁哭库门。

泉下尽人能肉虎,犹生惟子可孙昆。曹刘信史纷纷异,敢续欧公正统论。

和茧雪和归田园居六首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出门无远近,落日见寒山。长吟苦涩诗,落落三山年。

时亦荒唐酒,壁上吼龙渊。躬耕筋力缓,草宅墓南田。

作客新丰市,小楼僦二间。渡口青枫落,征帆湍不前。

徙何红泉侧,人外礼白烟。忽生孤士感,勒诗灵怪颠。

勿云桑树枯,山亩信间间。归谋老妇祭,酿熟村村然。

谢元汴

谢元汴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19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