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客里频思大树村,归来还喜旧情存。十年梦寐还诗寄,千里风霜藉酒论。
江上衣裳冬倍冷,竹间窗户昼犹昏。从今会别非遐远,不学梅花易断魂。
次韵颐浩知客
禅关临九市,喧寂此中分。宝石栖岚影,珠林带夕曛。
花间时礼塔,鹤上每招云。空界多诗景,幽吟尽属君。
与丘克庄晚立瓜洲望京口诸山
津头船发暮潮酣,楚水吴山思不堪。历问青山是何处,却从江北望江南。
广州杂咏和刘主事子高 其一
■鱼潮退馀溪卤,牡砺墙高结海沙。红豆桂花供酿酒,槟榔蒌叶当呼茶。
八月十五夜饮王扩相川别业得动字
风高海云收,月出天宇空。今夕寒暑均,适与诸君共。
欢深坐忘永,契合饮易痛。露萤寒不飞,水鸟夜停哢。
山精各潜匿,银蟾忽飞动。亭亭广寒桂,不知何年种。
我欲问嫦娥,素鸾无由控。佳节屡变更,壮心久悾恫。
人生非仙骨,有乐当自纵。惜无桓伊笛,为尔作三弄。
折花背立二美人图 其一
女伴今朝出较迟,独来园里候多时。对花可是无言说,懊恨春风许自知。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三
几欲高眠畏夜寒,又思月色起来看。及来看月翻多感,不似眠时意少安。
十一月一日始见菊花
草草重阳去不知,今朝始见菊花枝。莫言篱落秋风老,但得来看未是迟。
同高季迪过东丘兰若访吕志学
路入斜塘始泊舟,喜同故友访东丘。知君暂寓当幽寺,念我才归自远州。
水外高帆沙浦月,烟中馀稻墓田秋。临尊何用多悲感,今日相看尚黑头。
题铜坞后山石
和杨仪曹基舟次邵白怀寄
了无得失叹鸡虫,南北驱驰数载中。奉使子谙天远近,居閒我识壤西东。
画船河渚高邮驿,茅屋江乡短褐风。何日归来让王里,云山谈笑一尊同。
病中示游生兄弟
炎暑负微恙,开轩来远风。空山何所有,草木菀风丰。
终朝起复卧,俯仰将焉从。固乏宾友集,诸生赖相同。
时令诵古诗,听之意无穷。纵无饭疏食,乐亦在其中。
寄王校书止仲
他乡每忆故乡云,此日还山又忆君。菊老岂堪秋后采,猿啼犹似客中闻。
风帆渔艇行无次,野水寒烟去莫分。不是题诗不相寄,孤鸿也自念离群。
鹊轩为王孝子作
金华山人王孝子,自来生长金华里。阿母初生孝子时,鸣鹊飞来树头止。
子生日长母日健,每听鹊声心辄喜。鹊声在树母在堂,孝子晨昏具甘旨。
愿言阿母享遐龄,鹊声喳喳长在耳。阿母生子愿子贤,今子作官东海涘。
一朝母逝鹊不来,回首家乡隔山水。鹊不来兮其奈何,母子恩情那得已。
天高地深恨无托,作轩名鹊良有以。我亦飘零未归客,父母早殁失怙恃。
十年空守骨肉函,有泪不入黄泉底。故山非无一抔土,长路风尘阻戎垒。
闻君孝行未识君,为记诗章持送似。
赠赵安道
偶为行春此访君,山围野墅宿晴云。药田鹤守耕相候,邻屋茶香饮见分。
林下看花多是杏,溪浔拾草始知芸。每闻
霅翁海棠
一枝写出玉容娇,桃李漫山恨未消。惆怅东阑明月夜,半酣西子貌难描。
徐沟道中与叔谦相失明日因寄
齐得庭中假寐时,马蹄南北遂参差。信知会合原非偶,有意相寻竟失期。
题杨补之十梅 其九 实
青丸颗颗叶间藏,雨绽微酸刺齿香。爱护莫教风摆落,墙头留取掷裴郎。
菊竹梅竹 其二
梅花澹澹自开残,水国春迟雪未乾。不有竹枝相倚并,如何禁得许多寒。
新弦曲
弦头响清人爱怜,曲多弹杂难为弦。一宽一紧弹复乱,却把新弦一齐换。
新弦换上等要听,旧弦换下谁来看。旧弦旧弦莫谩悲,新弦还当有旧时。
期万佥宪杜进士徐校理游张林山
东风半寥落,游赏已蹉跎。春色邀人醉,欢情待妓歌。
花愁经雨少,莺语在山多。预作明朝约,宁辞载酒过。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为开元道士题倪云林画
中秋夜淮河舟中看月怀张羽
端午日折榴花与允升幼女鸾鸾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一 灯
乌程危明府挽词
寓舍燕
题杏林图赠陈子京
春日报吴城诸友
送张景则归天台
空木
次韵看花四首 其三
张山人别后怀
喜高记室了上人见过
新曲效温庭筠
送王守敬归淮南
閒行 其二
过宁真道观
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
道逢镏武威
皆山楼
送吕山人
送唐处敬赴嘉兴
次韵高季迪期游云岩雨阻之作
次韵偶感 其一
题坦率子画
次韵高士敏
送潘士谦归庐州省亲
晚过广福精舍访传上人
青丝白马歌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七 天井关
题杨补之十梅 其五 烟
秋晚次高推官韵
李逸人同川药隐
次衍师韵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四
宿彭阁
荅山西杨孟载宪副
咏鸥得苗字
题羊士观家山水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同高记室访虎丘蟾苞二上人
夜坐次高季迪
送别沈德虔
送吕管勾
陪牛进士冯明府宿遂初庵得心字
访柱上人
题彭江
新亭送宣别驾
病中寄高季迪
次韵杨孟载观芍药作
次韵张文学见招
送方给事中
次韵答冯信卿见寄
画马 其三
登广州城楼
喜许孝廉见过赋此以谢
游浮玉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