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端午日折榴花与允升幼女鸾鸾

端午日折榴花与允升幼女鸾鸾

元代 徐贲

猩血丛丛簇绛裙,一枝雨里手亲分。自知老眼无烦照,乞与鸾鸾插鬓云。

诗人徐贲的古诗

同高记室访虎丘蟾苞二上人

元代 徐贲

林下曾相见,重来记往年。笑谈俱是法,去住本无缘。

山溜泉通脉,帘阴竹护烟。暂忘人世事,得此共栖禅。

喜王介休过次韵

元代 徐贲

喜尔频来往,敲门每夕曛。回风偏入幕,高树遍留云。

激石滩声转,投沙雁字分。自惭疏懒性,不是厌尘氛。

春怀次韵杨署令 其一

元代 徐贲

长把新诗花下吟,看花谁念少年心。今朝独到西园里,杏色桃花懊恼深。

题杨补之十梅 其九 实

元代 徐贲

青丸颗颗叶间藏,雨绽微酸刺齿香。爱护莫教风摆落,墙头留取掷裴郎。

宿彭阁

元代 徐贲

溪流处处通,舟出野桥东。小阁云停雨,闲门竹掩风。

僧迎先问候,客至只谈空。不道经离乱,清溪得此同。

哀故枢密西夏迈公

元代 徐贲

迈公西夏英,价重双白珙。早年气骨爽,已睹毛发耸。

读书敏前哲,下笔脱荒茸。鳌头报奇捷,书上天赐宠。

初为录事长,政治不惮冗。德孚岛民服,势屈苗獠恐。

奸邪循轨辙,肯使驾马覂。粤洞蛮失调,盗起猬毛氄。

时公守团练,士来若泉涌。储材无大小,宁论梁与栱。

馈饷籍民给,车辆再三軵。非关威力加,雅望素承奉。

大旗建高义,所指无不竦。行安牧溪变,坐息暨阳詾。

馀民地旋复,降敌道争拥。东州冠百越,倚公丘山重。

世乏大将才,今见儒者勇。两府鹗交飞,升转檄屡捧。

孰知孽臣谋,阴党三从臾。仓皇朱亥椎,祸及不旋种。

天将昌群丑,坏此长城巩。一军失光彩,众庶尽躄踊。

独幸子获存,拭目茂先种。姓名空竹帛,勋业付丘陇。

嵯峨会稽山,碑石立孤冢。英风朝夕兴,落落松柏拱。

我来吊遗烈,泪下不可壅。

庚戌岁元日立春 其一

元代 徐贲

首祚欣兹践,新年喜并回。簇丝分细菜,剪胜学蟠梅。

送王守敬还淮南

元代 徐贲

长淮路远思君久,得见还归更不堪。未尽平生山水兴,到家应是忆江南。

次韵看花四首 其二

元代 徐贲

一枝香雪倚东阑,开过清明半已残。若到东风无几日,凋零也作盛时看。

野亭读书图

元代 徐贲

书声流水共泠泠,落木寒山路隔汀。不是秋来易伤感,夕阳风景似新亭。

重游道场

元代 徐贲

路入千峰石磴危,经台香阁但馀基。僧从离乱居山少,客为登临出寺迟。

伏虎已无岩下锡,放鱼空有竹边池。曾闻至治承平日,箫鼓春风过六时。

七夕有雨

元代 徐贲

锦机织初罢,鹊桥驾始成。每是经年别,宁辞冒雨行。

云帔从教湿,月殿不须明。但尽相逢意,无语别来情。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元代 徐贲

新花的皪更玲珑,学弄芳妍小涧中。冻蝶寒蜂谩相妒,今年才得试春风。

送日本僧

元代 徐贲

万里扶桑晓色微,海天空阔去人稀。木杯不用随潮渡,金策惟应向日飞。

去路犹餐中土饭,到家重著故乡衣。国人应问如来法,带取西天贝叶归。

渔父篇赠瞿敬夫

元代 徐贲

君本烟波一钓徒,载得全家入五湖。
耽诗每笑唐高士,致产能轻越大夫。
往来不向州城住,朝泊西岩夜东渚。
笔床茶灶何用将,篷底惟留钓渔具。
第四桥头春水多,朝朝暮暮自经过。
绿蓑常带桃花雨,白桨频翻荇叶波。
春风秋月年年好,铜斗歌中鬓华老。
闲愁总在醉中消,乐事从教行处少。
但取鱼来不论迟,黄梁绿竹手亲炊。
饱时把钓醒时唱,世事于君定不知。

丁未年人日

元代 徐贲

人日转寒深,春城澹澹阴。
残梅仍故色,啼鸟换新音。
历喜逢时看,诗多感物吟。
愁来浑是醉,谁道酒能禁。

游灵鹫寺

元代 徐贲

香林竹树疏,灵鹫古僧居。净几陈斋器,名函贮梵书。

澄观诸相外,幽咏六时馀。每到成清坐,尘根亦自除。

喜高记室了上人见过

元代 徐贲

晨起扫閒斋,凉风叶满阶。吟邀邻友和,坐喜野僧偕。

雨意宜深竹,庭阴得古槐。清樽常自满,能不写幽怀。

行威难

元代 徐贲

桃李不冬发,宁识霜雪威。丈夫不出门,安知道威危。

渡河恐倾覆,登山苦崄巇。假问何乃尔,言有名利羁。

名利孰不志,命系造化为。请君勿躁进,藏器且待时。

送张文学

元代 徐贲

芳筵趣新饯,商琯默秋声。淡淡川星没,遥遥海雁征。

维舟延客景,看路计归程。以此迟留意,聊将畅别情。

徐贲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