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襄城三首

过襄城三首

宋代 许景衡

公子言归岁月深,弦歌犹自有遗音。谁云故国无乔木,看取青青著作林。

诗人许景衡的古诗

送韩存中学士二首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忆曾共饮扬雄宅,屈指而今又几年。还喜名藩而燕俎,剩看醉墨洒吟笺。

风烟羃羃留行旆,鸥鹭翩翩近画船。回首向来行乐处,断云疏雨湿江天。

行之见和再寄

宋代 许景衡

大手从容静塞尘,人间犹诵病参军。诗家态度公能继,还见春空蔼蔼云。

妙智院杂花盛开而邑中独未

宋代 许景衡

山城红紫看犹蕊,野蝶游蜂祇漫猜。却是此中春较早,等閒行处亦花开。

康师见访于竹阁因师臣师同赋问讯元老人

宋代 许景衡

道人乐岩栖,泉石厌眼耳。胡为一叶舟,汎汎西湖水。

应怜老居士,巾屦困尘滓。相从一笑顷,茗盌浮云蕊。

江天正摇落,秋色淡如洗。宴坐俯层轩,梢云森凤尾。

眷言东溪老,挺立万夫伟。平生海潮音,卷舌付诸子。

维此岑邃师,道学究终始。当年几酬对,万法一弹指。

要当出新句,特用问兴止。江河有馀润,今我亦随喜。

朱君文拉游净明寺因迓张宰诗

宋代 许景衡

火云涌晴空,矗矗尽奇巘。午汗麾白雨,俯仰无巘遁。

招提据高冈,万木森偃蹇。凉飙落冰雪,爽籁发丝管。

朱侯真好事,十里过南坂。怜我堕深甑,相将振馀喘。

栏干俯屈曲,巾屦容跣袒。风苗翠浪翻,海屿青螺远。

况兹接尊酒,笑语倾怀悃。浮云识醉歌,彩羽惊檀板。

新凉知几日,已觉秋风转。事业愧初心,明时羞冗散。

主人勤使事,暌阔心不展。双凫归未归,红日林梢晚。

寄康师

宋代 许景衡

好在仙岩康上人,从来心事许谁亲。品题泉石诗无敌,吞吐烟霞笔有神。

闻道弟兄皆妙质,要当谈笑继前尘。个中况有东溪老,行处何妨更问津。

款某大理坟

宋代 许景衡

丹笔持平久,清时属望深。谁怜一抔土,长负百年心。

旧友多高谊,诸郎亦好音。独惭门下客,流落但悲吟。

寄木尉君任

宋代 许景衡

江湖萍梗漫流连,邂逅天涯独慨然。老去鲍昭非俊逸,古来梅福是神仙。

一樽笑语浑如梦,两地音尘动隔年。有底楼台堪寓目,平芜千里夕阳天。

送董公权入洛

宋代 许景衡

蹉过名园百五期,眼前谷雨未为迟。好麾席上铁如意,拚醉花前金屈卮。

尘土毋辞久行役,簿书何计得追随。河南耆旧俱冥寞,试问如今更有谁。

夜过杜家村

宋代 许景衡

驻马问村老,却言行未迟。路虽十里远,月到四更时。

我去良有役,子眠宁负期。人生随意好,冷笑一题诗。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招饭昭庆登白莲望湖楼汎舟过灵芝少憩孤山下 ...

宋代 许景衡

莲社群公迹已陈,壁间诗句尚清新。湖山俛仰成今古,更好留题遗后人。

王经国生辰

宋代 许景衡

试问何时得异材,斗杓插子近旬来。文星已作人间瑞,阳气方从地底回。

何有摩挲话铜狄,要看清浅半蓬莱。斯民再岁蒙休泽,多少欢声入寿杯。

题寿圣院

宋代 许景衡

古寺重门里,回廊一径幽。水声长带雨,山色最宜秋。

寓宿已多日,题诗更少留。此生随利禄,行路日悠悠。

景城杂诗六首 其五

宋代 许景衡

燕赵当南北,关河独郁盘。时平无戾气,岁闰有春寒。

仰禄家千里,题诗思万端。危楼多晚照,倚遍小栏干。

上时相寿五首 其五

宋代 许景衡

上帝分明悯下民,挺生贤杰在斯辰。莲华叶上贤髯老,萱草堂前艳蕊春。

尽阅搢绅归藻鉴,频教动植入陶钧。古来多少调羹手,独见缁衣有世臣。

寄卢中甫四首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九月都门风薄衣,夜砧声里雁南飞。野人不识长安乐,且趁鲈鱼一棹归。

送吴师常

宋代 许景衡

吴君久羁旅,所至即为家。倾倒贤人酒,浮游仙客槎。

此身惟愿健,万事尽从他。闻说今归矣,田园亦有涯。

赠敏叔二首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星郎持节厌驱驰,解组萧然两鬓丝。三纪声名萧独步,五州惠爱吏为师。

裕陵松柏秋风早,茂苑江山落日迟。千载赤松应更喜,故人孙子也相随。

寄三十九兄

宋代 许景衡

伊昔初分袂,于今几度秋。鹓行惭北阙,雁序忆南洲。

湖海谁招隐,尘沙独倦游。平生一樽酒,好在谢公楼。

温岭界上

宋代 许景衡

岭北无端去抱关,岭旁便是旧家山。回头试觅归时路,只在行人顷步间。

许景衡

许景衡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 27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