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辩正

宿辩正

宋代 许景衡

酒酣诗卷几赓酬,十载光阴一转头。休听空阶鸣夜雨,何郎双鬓不禁秋。

诗人许景衡的古诗

过西湖怀詹致一

宋代 许景衡

忆昨篮舆出城郭,灵芝轩槛共徘徊。故人短棹今天末,斜日湖山我独来。

寄宋国宝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问君何日过留都,想见初寒尚在涂。一去尘埃事奔走,归来门巷更荒芜。

声名尽欲倾时辈,贫贱今方见丈夫。勉矣此生忠与孝,扁舟未好问江湖。

寄陈仲山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劳劳苒苒任年华,何用逢春苦叹嗟。但得千钟逢竹叶,不妨一笑为桃花。

麒麟莫问行天路,鱼蟹从今饱海涯。祇恐爱閒成痼疾,却须妙手泛丹霞。

送韩存中学士二首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忆曾共饮扬雄宅,屈指而今又几年。还喜名藩而燕俎,剩看醉墨洒吟笺。

风烟羃羃留行旆,鸥鹭翩翩近画船。回首向来行乐处,断云疏雨湿江天。

默室

宋代 许景衡

宝冠题榜意已到,竹阁作铭言岂多。入室人人知是默,谁知个里有倾河。

再宿崇国院和前韵二首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能诗老工部,好锻狂中散。相望千载间,未觉风流远。

次韵兄长见示二首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此境本无尘,端居更可人。林园稍成趣,风月转相亲。

暇日已卜筑,他年待乞身。绝胜贪梦好,临老种松筠。

南监还宅

宋代 许景衡

野店饭童仆,驻马亦俄顷。寒曰不相贷,渐渐攲西岭。

挥鞭上马去,惊尘蒙四境。客衣已疏薄,霜风作凄冷。

极目去路长,回首烟村暝。鸟雀飞栖定,鸡犬啾喧静。

新月当马头,疏林乱人影。去去甘远役,迟迟复深省。

筋力疲往来,岁月磨簿领。虽云窃廪禄,乃是蹈机阱。

战栗当吏案,低回傍公屏。少年浪自重,事业期台鼎。

栖栖裁一命,泛泛惭飘梗。穷通宜有在,赋予定谁秉。

矢诗寄幽叹,寂寞寒夜永。

还自南邑潮过不及渡因宿江上书所见

宋代 许景衡

漫刺辞主人,迟迟驾短辕。郭外人烟晚,鸡犬自辕喧。

客事足俯仰,世涂多险艰。行役亦云劳,未抵浪拘缠。

潮汐真无情,敛去如绝弦。解衣试槃礴,旅雁方联翩。

天末线缕动,钲鼓俄阗阗。稍看黄金盘,吞吐洪涛间。

歘然洲渚失,浩荡连云天。平生喜江海,岂但眼界宽。

飘流二十载,龌龊百忧煎。今夕复何夕,玉壶俯人寰。

造物虽汝厄,宁不略汝怜。清风一帆去,鼓柂馀高眠。

佳处良在兹,畴昔劳永叹。

和经臣阁上思彦章

宋代 许景衡

登赏犹欣诗友俱,不知赵子更来无。暮天好处须同赋,乞与人间作画图。

送赵仲明二首

宋代 许景衡

关塞相逢眼便青,从容犹得问平生。高谈大抵多忠义,先世元来好弟兄。

但得朝廷收阀阅,不论文武尽功名。河堤奔走非吾事,去去神京信意行。

寄张宰几仲

宋代 许景衡

往在横塘诗酒社,而今不忍重寻思。时人狂简无如我,县尹风流更有谁。

塞上尘沙长冥寞,江南梅柳正葳蕤。人生閒健须行乐,莫学安仁鬓早衰。

寄沈亨老

宋代 许景衡

京国三千里,人来慰所思。遥知为客好,何似在家时。

春日鸾凰去,秋风鸿雁悲。衣裳慈母线,亦恐汝归迟。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招饭昭庆登白莲望湖楼汎舟过灵芝少憩孤山下 ...

宋代 许景衡

藕花乱点水中天,小雨轻阴淡暮山。试倩舟师连荡桨,要随飞鹭过前湾。

寄望回

宋代 许景衡

塞上何时谢抱关,优游琴酒旧家山。小桥小艇相过处,横径横塘一水间。

亚叟惠腊粥次韵

宋代 许景衡

飞琯迎长候,香糜入腊新。交情最怜客,节物独惊人。

云意安排雪,梅香告报春。病中疏酒盏,兀坐惜芳辰。

寄家兄

宋代 许景衡

斗禄驱驰惊岁晚,世涂龃龉奈时何。也知犬马犹能养,自恨田园苦不多。

儿女近来浑长浪,弟兄何事尚奔波。横塘卜筑今应好,试为频频理钓蓑。

再次江左司韵四绝句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春风吹面立多时,此句谁知好色丝。未许饮河同鼹鼠,只消玩味已忘饥。

土山驿诗

宋代 许景衡

渺渺指沧海,行行过汉陵。衣裳千里雪,鞍马九河冰。

寓宿适有处,悲歌自不胜。平生少游语,耿耿对寒灯。

赠夏倅

宋代 许景衡

九华直上参云汉,秀气由来出缙绅。闻道贤良归盛族,故应文彩继前尘。

春风醴酒年年好,月色灯花处处新。他日传柑向双阙,还思曾醉慎江滨。

许景衡

许景衡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 27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