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卢彦升

次韵卢彦升

宋代 许景衡

同场名辈敢争锋,想见当年赋咏工。苒苒星霜今欲老,拳拳畎亩独怀忠。

羊肠已失千重险,鹏翼方看万里风。应笑长安徒索米,不知鼯鼠技将穷。

诗人许景衡的古诗

题海山亭怀左经臣诗

宋代 许景衡

去年登斯亭,江山照尊俎。眼中十年旧,一笑便俎汝。

今年登斯亭,春风糁花絮。故人渺天末,云海滞鳞羽。

尺素相濡沫,耿耿不我与。壁间指旧题,珠玉暗尘土。

良辰岂易得,陈迹空处所。眷言继高韵,寸缕惭织组。

嘉我二三子,肴核佐玉醑。欢然为倾倒,落日争起舞。

丈夫贵适意,穷达付出处。洛阳真小儿,顾慕涕如雨。

江流无日夜,而此独不去。何须数岁月,俯仰亦今古。

次江文韵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钓濑沉沉月一钩,鱼龙夜夜尽回头。狂奴活计非公意,乞与江湖万里秋。

越州孝女朱娥祠诗

宋代 许景衡

十岁人家小女儿,凛然高节见临危。委身甘死凶人手,转眼犹怀大母慈。

天子早曾加宠赐,邑官今为立新祠。若教娥与名俱没,畏敌忘亲未可知。

德起惠酒

宋代 许景衡

横塘今作小塘居,斋几萧然一卷书。心事蹉跎萧老矣,天涯流落念归欤。

尚烦亲好频携酒,多谢园人日饷蔬。此境从来无远近,祇应在处是吾庐。

次陈留

宋代 许景衡

裋褐驱羸马,依然寒气侵。春风官柳细,红日雪泥深。

蔼蔼多佳气,飞飞亦好音。宁辞去家远,魏阙旧驰心。

夜过杜家村

宋代 许景衡

驻马问村老,却言行未迟。路虽十里远,月到四更时。

我去良有役,子眠宁负期。人生随意好,冷笑一题诗。

景城杂诗六首 其五

宋代 许景衡

燕赵当南北,关河独郁盘。时平无戾气,岁闰有春寒。

仰禄家千里,题诗思万端。危楼多晚照,倚遍小栏干。

景城杂诗六首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故国岂不好,卑官良为贫。驱驰万里去,憔悴九河滨。

乱水才通野,幽花已绣春。天公浑不惜,乞与作诗人。

乡会诗钱晋臣和韵谢之

宋代 许景衡

流落湖海间,十载苦卑湿。生还亦何事,犹未扫湿习。

天葩发新句,珠履追旧集。和篇纷四来,文采各荧熠。

轰鋐金石动,凄楚风雨急。土风自难忘,岂类南冠絷。

英英王者后,文武盛爵邑。清深如古井,短绠未易汲。

如何示同好,醉墨犹我及。年来穷到底,屋壁徒四立。

此行亦何幸,珠玉得屡挹。骐驎委六辔,万里无险涩。

他年乘高车,何人犹戴笠。

赠别应仲康功二绝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腊尽江梅未放春,欲将何物赠情亲。端居陋巷有真乐,寄语吴门老丈人。

寄许乐清冲辅

宋代 许景衡

入竹空陈迹,经行忆岁除。旧游谁更在,逸兴近何如。

树密莺声远,江寒雁影疏。楼头红日晚,徙倚独踌蹰。

题雁荡山图

宋代 许景衡

别来尝忆旧跻攀,好信迢迢慰病颜。多按地图传药石,不烦魂梦到仙山。

尘沙犹在微茫处,云水都归指顾间。看取荡中多少雁,只应飞倦始知还。

寸碧亭

宋代 许景衡

杖履寻常行乐处,不论小径与幽亭。谁知苍莽千峰外,尚有仙山一点青。

道旁人家小轩

宋代 许景衡

方沼圆荷十数个,短墙新竹两三竿。凭栏尽日犹无厌,却借行人一饷看。

寄仙岩元上人

宋代 许景衡

龙穴梅潭抱岭斜,忆曾同试雨前茶。稍须林壑同云叶,便倩儿童汲井花。

一别仙山空梦寐,五年边塞走尘沙。会须觅片閒田地,邻舍如侬有几家。

敏叔除祠曹以诗二首寄之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掉却淮南好郡章,歘然驰驿对天光。有谁更草诗人诏,应数从前水部郎。

霄汉岂惟收旧物,鬓毛每苦叹新霜。十年尚有南昌客,尘土昏昏只恁忙。

环翠轩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好是清风五月寒,便教忙杀也盘桓。最怜池水荷花满,不与诗翁一处看。

送蒲秀才游南剑兼简上官守

宋代 许景衡

十年万事尽参差,惟有骚人似有期。山水窟中为俗吏,簿书堆里得新诗。

从来好古几成癖,此去论交亦可知。安得相从飞两桨,看他郡国犬生氂。

张帅进职再留敏叔有诗贺之次韵

宋代 许景衡

忆昔初辞九棘班,齐坛授钱气桓桓。边民惯见平安火,天子新除侍从官。

此去一年聊许借,从来五裤不愁寒。进贤自是平生志,看取他年头上冠。

和董适道

宋代 许景衡

十载江湖早得名,未饶淮海独孙登。挥毫落纸才无敌,倾盖论交喜不胜。

休问喧哗多燕雀,须知变化有鲲鹏。青云步步前头去,却莫低飞似我能。

许景衡

许景衡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 27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