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江文韵 其一

次江文韵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钓濑沉沉月一钩,鱼龙夜夜尽回头。狂奴活计非公意,乞与江湖万里秋。

诗人许景衡的古诗

赠郑介夫

宋代 许景衡

人笑流离自抱关,天教强健老林泉。回头岭海几千里,屈指星霜五十年。

无事一樽谁与醉,有时两手自争先。也知世上皆儿戏,出处如公岂偶然。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招饭昭庆登白莲望湖楼汎舟过灵芝少憩孤山下 ...

宋代 许景衡

鸣琴馀暇即湖山,飞鹢传觞缥缈间。只恐双凫朝帝所,不容长伴老人閒。

过吴子厚和酬杨时可壁间新句

宋代 许景衡

主人还往多佳客,小阁逢迎不计时。蘸甲一杯梅福醉,挥毫半壁子云诗。

还自乐寿寄卢行之三绝句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涨水经春处处通,悠悠双桨夕阳中。谁教醉眼添诗思,不是松江万顷红。

次韵卢彦升

宋代 许景衡

同场名辈敢争锋,想见当年赋咏工。苒苒星霜今欲老,拳拳畎亩独怀忠。

羊肠已失千重险,鹏翼方看万里风。应笑长安徒索米,不知鼯鼠技将穷。

休师惠诗次韵

宋代 许景衡

也知寸木可高岑,肯负平生学古心。王事曾无平粟补,鬓毛已觉雪霜侵。

寓留古寺聊登览,喜有高僧与对吟。更忆仙山最深处,岩前小雨弄晴阴。

诸友偶赋克己以战喻次韵酬之

宋代 许景衡

闻道除戎戒不虞,何须深考七家书。万全要在先谋帅,多算安能便胜予。

岂止边陲卧鼙鼓,尝闻俎豆荐牢蔬。古来偃武修文者,会使人人有室庐。

和时可醇酎二首 其一

宋代 许景衡

圣贤须千钟,我岂个中人。焦枯展馀沥,好我已十分。

元戎镇河朔,怜此贱与贫。不羡彼瀛州,已有玉膏醇。

小槽滴真珠,沾饷无疏亲。但有坐上客,谁问甑中尘。

岂学梁父吟,何时见阳春。

宋代 许景衡

六年不见故园花,每到花时只自嗟。多谢故人分国艳,尚怜羁旅惜春华。

芳菲仙圃烘初日,冷落书窗照暮霞。谁道无情便无恨,祇应也学我思家。

清陂堂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午枕攲时睡思迟,含风百顷碧琉璃。人生适意当如许,莫遣尘埃外客知。

寄新茶王圣时蒙示五诗

宋代 许景衡

建溪初采雪芽香,病客分来敢独尝。一盌聊为金粟供,五篇不学玉川狂。

风雷有信犹嫌晚,草木无情也著忙。谁似山中老松柏,不知人世有炎凉。

墨梅花三绝 其二

宋代 许景衡

柔条乱蕊照人寒,多少冰姿在笔端。迥出暗香疏影外,诗人莫作一般看。

代书寄福清王居士

宋代 许景衡

前日匆匆问起居,此心耿耿复何如。身从驿骑三千里,人在天涯八十馀。

自是浮云有南北,谁知明月满空虚。半生俯仰今尘土,安得从容扣草庐。

寄题会文阁

宋代 许景衡

刘子天台去,君今几代孙。山居多水石,客至亦琴樽。

簿领嗟淹泊,诗书失讨论。何当谢羁束,杖策过层轩。

寄仙岩元上人

宋代 许景衡

龙穴梅潭抱岭斜,忆曾同试雨前茶。稍须林壑同云叶,便倩儿童汲井花。

一别仙山空梦寐,五年边塞走尘沙。会须觅片閒田地,邻舍如侬有几家。

寄薛克勤

宋代 许景衡

高才犹佐古诸侯,樽俎时时好献酬。万物也知时有役,此身安得不言休。

烹鲜未觉民难治,炊黍犹忻客少留。会看曲台须旧德,讨论文物尽从周。

次韵曾光叔昙县尉

宋代 许景衡

我今自笑菌生庵,才读君诗舌本甘。未暇清修齐腊八,要陪游冶趁春三。

极知世外交从好,却厌尘中富贵酣。溪老绝无名利念,不谋耕凿即渔蚕。

过朝娘墓所

宋代 许景衡

梦中眉目尚分明,一过空堂百感生。怀抱牵衣今已矣,春风渺渺暮潮平。

虞仲访僧正见招以诗属亟归不及往依韵和报兼简康休二上人

宋代 许景衡

东溪自是老林师,千偈澜翻独此时。尽判百家无好句,故教二子亦能诗。

逢迎蜡屐应班草,奔走芒鞋愧采芝。多谢相招故人意,更惭妙韵继前思。

还自南邑潮过不及渡因宿江上书所见

宋代 许景衡

漫刺辞主人,迟迟驾短辕。郭外人烟晚,鸡犬自辕喧。

客事足俯仰,世涂多险艰。行役亦云劳,未抵浪拘缠。

潮汐真无情,敛去如绝弦。解衣试槃礴,旅雁方联翩。

天末线缕动,钲鼓俄阗阗。稍看黄金盘,吞吐洪涛间。

歘然洲渚失,浩荡连云天。平生喜江海,岂但眼界宽。

飘流二十载,龌龊百忧煎。今夕复何夕,玉壶俯人寰。

造物虽汝厄,宁不略汝怜。清风一帆去,鼓柂馀高眠。

佳处良在兹,畴昔劳永叹。

许景衡

许景衡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 27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