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徐搢珊
捲起珠帘倚槛迎,乘凉时已近初更。若非竹树先遮住,早有清光入户明。
云亭灯市竹枝词 其二
锣鼓声来肃静牌,旂分龙虎两边排。乡民簇拥泥神至,行过南街上北街。
闻雁有感
悲闻江上雁声残,袖掩双眸泪暗弹。霜信未经先折翼,不曾入耳已心酸。
湖村八景 其三 双桥柳岸
湖西村畔峙双桥,密护双桥柳万条。翠浪堆中寻雁齿,绿阴深处露虹腰。
两溪连跨烟为锁,一径弯环霭不销。何羡广陵明月夜,倚栏攀折教吹箫。
九秋望日月下有感
重阳时节雨纷纷,送酒无人扣野门。喜得云消三五夜,月光高照菊花村。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二
稚儿也解忆长安,父不还家总不欢。多事绿纱窗外月,照人独自倚栏干。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一
妾虽未上望夫台,望子情殷自可哀。树欲静兮风不息,我郎何故不归来。
贺清儒族祖病愈
逾七高年患采薪,凭谁著手竟回春。剧时共拟游仙咏,愈后翻疑隔世人。
却病味尝甘芋美,引年酒酿野萸新。由来不药中医说,仔细思之定有因。
悼内四首 其三
姻缘债了便长辞,那禁分离不复悲。魂魄倘能频入梦,梦时当汝作生时。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三
两地原同戴一天,别才满月恍经年。莫愁湖上风光好,曾否花开并蒂莲。
湖村八景 其七 湾泾晚钓
湾湾湾处复湾湾,竟把湖村四面环。落日衔山孤墅晚,游鱼吞饵一竿弯。
波平似镜钩初下,萍乱如星网乍攀。妇子也知风味好,烹鲜治酒有欢颜。
贺陈鉴霖新婚三首 其三
春色曾经雨露佳,今宵鱼水自和谐。晓窗睡起娇无力,笑倚郎肩著绣鞋。
题李铁拐像二首 其一
蹒跚倚杖步迟迟,笑煞脩丹吕祖师。想是葫芦无妙药,李仙跛疾未能医。
柳眠
千条弱柳罨溪边,翠霭垂垂起复眠。不是东风唤不醒,怕看春去倍凄然。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十 添香
竹床藤枕梦初回,炉冷添香拨烬灰。烟向北窗帘底出,知风隐约自南来。
血迹碑二首 其二
忆自燕师到此来,全诛十族令人哀。当年血迹今犹在,此石诚为有幸哉。
奈何歌六首 其四
回忆儿时变故多,咸同之际遇干戈。承平备历诸艰苦,养不逮兮可奈何。
云亭灯市竹枝词 其七
云亭绰约丽人多,眉似双蛾髻似螺。更已阑时人已静,还来听唱忆秦娥。
梅花 其五 雨梅
密蕊曾经未绽时,适逢小雨细如丝。想因不爱涂脂粉,净洗冰肌现素姿。
奈何歌六首 其一
幼岁曾叨庭训多,惭予不肖悔蹉跎。忽焉惨抱终天恨,听受无从可奈何。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四
寸草春晖报未遑,倚闾无计慰高堂。劝君勿似衡阳雁,偏认他乡作故乡。
徐搢珊
字式如,号筱湖,诸生,著有筱湖吟稿二集。民国卅一年由紫云文社印行,为文坛所赞赏。► 109篇诗文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晚浴
悼友潘蕙溪二首 其一
汇香堂
二月初十日,缮葺宗祠,因往督工,有感而作
小湖秋兴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十一 分瓜
湖村晚望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三 采莲
戒烟
客至遇雨
湖村八景 其一 小湖月上
湖村八景 其八 僧舍晓钟
客馆栽花三首 其三
湖村八景 其六 古塔西撑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八 钓鱼
登姑苏报恩寺北塔
梅花 其二 白梅
垂杨
血迹碑二首 其一
生女自慰
禁烟节
客馆栽花三首 其二
湖村八景 其五 敔山东峙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七 酌酒
和谢李邑侯赐题慎余稿首原韵四首 其四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四 坐竹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九 待月
丙戌岁朝立春
读圩
贯庄调灯五首 其三 百鸟
春与高陛飏访陈鉴霖月下对饮
湖村八景 其四 十亩桑畦
风息过江泊黄山港
伞墩观梅
梅花 其三 寻梅
和谢李邑侯赐题慎余稿首原韵四首 其三
悼内四首 其二
辛巳秋,香樵居士以画梅见赠,时予适丧偶,因戏题之
打麦词八首 其二
贯庄调灯五首 其五 百兽
贯庄调灯五首 其一 云头
历代国号歌
日本骤强
时事歌十首 其九
君山望江
忧旱二首 其二
云亭灯市竹枝词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