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徐搢珊
沧浪亭院古云林,一水湾环一境深。步步引人能入胜,迢迢失路竟难寻。
花天月地增幽兴,舞馆歌楼豁素襟。萧寺园亭几更变,游馀思古更伤今。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九 待月
捲起珠帘倚槛迎,乘凉时已近初更。若非竹树先遮住,早有清光入户明。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一 辞客
柴门紧闭莫轻开,好护庭前一径苔。最是青蝇真恶客,尘挥暂去又飞来。
奈何歌六首 其六
邺架遗书足揣摩,未经卒读愧良多。悔前不学已无及,业不精兮可奈何。
吊外舅
泰山绝顶罕行踪,上有苍苍百岁松。恨煞白云横半岭,举头不见丈人峰。
梅花 其二 白梅
香国谁为第一流,得时开向百花头。太原公子翩翩影,雪夜只应著裼裘。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一
妾虽未上望夫台,望子情殷自可哀。树欲静兮风不息,我郎何故不归来。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五 曝书
喜遇无云不雨天,携书曝向画帘前。我惭不是郝隆子,效他捧晒腹便便。
悼内四首 其二
云姨结伴遽招呼,惜我年来觉影孤。自此鸡鸣谁戒旦,得闻枕畔唤余无。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八 钓鱼
风来堤上水生寒,恰喜鱼多上我竿。恼煞渔舟来荡漾,钩沉水底不平安。
贯庄调灯五首 其三 百鸟
鹤不能飞凤不吟,登台队队出珍禽。笙箫弦管和仙韵,宛似琼林奏好音。
梅花 其三 寻梅
恨无佐咏过残年,兴味只应倍索然。忽有暗香通鼻管,快携藜杖到篱边。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三 采莲
游湖准备采莲舟,五月陂塘竟似秋。莲叶也知人畏暑,故将翠盖罩人头。
血迹碑二首 其二
忆自燕师到此来,全诛十族令人哀。当年血迹今犹在,此石诚为有幸哉。
和谢李邑侯赐题慎余稿首原韵四首 其三
一曲阳春欲和难,慎余准许列骚坛。老儒何幸称君子,令我先人谢不安。
二月初十日,缮葺宗祠,因往督工,有感而作
剋期祠宇起工程,易举终须赖众擎。此事不妨仍旧贯,吾侪共冀奋先声。
欲为祖业千秋计,惟愿人心一样平。到底和衷能共济,岂容猜忌负公评。
题李铁拐像二首 其一
蹒跚倚杖步迟迟,笑煞脩丹吕祖师。想是葫芦无妙药,李仙跛疾未能医。
闻雁有感
悲闻江上雁声残,袖掩双眸泪暗弹。霜信未经先折翼,不曾入耳已心酸。
读随园全集有作
恨我迟生七十年,仓山未获揖名贤。溪斋展读随园集,恰喜今生尚有缘。
贯庄调灯五首 其一 云头
满天星斗灿春宵,云影何来入眼摇。想是玉皇出金殿,红云万朵下丹霄。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七 酌酒
酒酣醉后眼眬矇,误指西而道是东。眠向竹床频起舞,夕阳红认作朝红。
徐搢珊
字式如,号筱湖,诸生,著有筱湖吟稿二集。民国卅一年由紫云文社印行,为文坛所赞赏。► 109篇诗文
和谢李邑侯赐题慎余稿首原韵四首 其一
时事歌十首 其九
悼内四首 其三
奈何歌六首 其三
时事歌十首 其十
云亭灯市竹枝词 其二
贺陈鉴霖新婚三首 其三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十 添香
客馆栽花三首 其一
血迹碑二首 其一
寄张廷瑞索牡丹花二首 其二
汇香堂
湖村晚望
云亭灯市竹枝词 其七
湖村八景 其一 小湖月上
风息过江泊黄山港
湖村八景 其二 绮岫云来
和谢李邑侯赐题慎余稿首原韵四首 其四
历代国号歌
暑夜纳凉二首 其一
云亭灯市竹枝词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二
打麦词八首 其五
寄张廷瑞索牡丹花二首 其一
时事歌十首 其六
小湖秋兴
春与高陛飏访陈鉴霖月下对饮
贯庄调灯五首 其四 百宝
打麦词八首 其四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三
客馆栽花三首 其三
忧旱二首 其一
辛巳秋,香樵居士以画梅见赠,时予适丧偶,因戏题之
游沧浪亭
湖村八景 其三 双桥柳岸
禁烟节
湖村八景 其四 十亩桑畦
悼内四首 其四
寿母七十索贺诗六首 其三
贺陈鉴霖新婚三首 其二
嘲吸洋烟者
生女自慰
九秋望日月下有感
莫城
贺清儒族祖病愈
戒烟
湖村八景 其八 僧舍晓钟
奈何歌六首 其一
奈何歌六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