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黎师侯登王叔武文昌阁看雪

次韵黎师侯登王叔武文昌阁看雪

宋代 许及之

春雪如过客,所止留莫住。但见空中驰,机心逐鸥鹭。

度腊凛馀寒,同云忽朝聚。乍看鲛泣珠,渐觉柳飘絮。

少焉有矜色,琼枝斗玉树。登临须胜流,著我觉形污。

北山鲜明姿,爱客急修具。坐间两荆州,翛然隐风度。

更著老弥明,清谈屋瓴注。客醉主亦欢,主醉客即去。

剥啄凤沼来,忽得石鼎句。便可当画图,却将醒眼觑。

诗人许及之的古诗

万侍郎母夫人钱氏挽词

宋代 许及之

亲归儿住可胜悲,儿第亲存各不知。一世苦心天乞与,百年荣养圣垂慈。

共传义激投簪语,合见恩除从橐时。不及联书朱氏母,可怜惟赋挽歌词。

送鲍清卿运干调名还里二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笔端有印印金泥,榜榜名高米样齐。两郡漫游名似水,七阶懒觅荐为梯。

登瀛已近帆惊转,入幕虽卑首愿低。举士引嫌堪自愧,眼看湖海放凫鹥。

酬沈仲归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曾倚平山望远峰,桥过真主昔回龙。词翻十事温卿阅,句敌三都蜀岭筇。

置驿家风罗四面,挥毫帅守角千钟。来归肯作萧閒伴,一诵新篇一起容。

喜雨次韵翁常之苦热吟

宋代 许及之

羲和不弭驭,炎帝方秉机。孰不爱赵衰,谁肯触机威。

岂知铄金石,乃得齐璿玑。鹿角甫云解,葵箑无停挥。

万宝成南讹,一枕安北扉。殿閤施馀薰,茅茨溥增辉。

鼎鼎百年内,咄咄七十稀。临流抒我怀,新浴振我衣。

雷雨急生凉,天恩觉沦肌。诗来取静胜,句到不吾欺。

盛服思客位,重铠念边陲。当暑如怀秋,秋至勿兴悲。

次韵诚斋醉卧海棠图之什

宋代 许及之

海棠宁莫种,种须千万株。濯锦江头锦漫谷,斧斤不赦如薪枯。

乍逢樵人莫逢杨氏女,遗恨年年泣朝露。杨氏自媚昭阳宫,海棠自映扶桑树。

山城幽独逢坡翁,一洗千载尘埃蒙。张园锦障人所惜,醉里看花尽英特。

酒满衣襟花满裳,只许茶铛近笔床。顾影鬅鬙醒还卧,乌巾正堪漉白堕。

只恐明朝雨霏霏,花雨征帆各自飞。休论长篇与短韵,且与春风写音问。

此人此句皆可图,底须紫凤并天吴。

访旧隐

宋代 许及之

自知樗栎任天材,閒爱浮萍静爱苔。归有幽栖邻佛住,时因佳客下山来。

青云乳酒聊倾尾,白雪形盐旋摘梅。有月有琴君勿去,百年怀抱待君开。

次韵转庵步城南有卜居依壑意乃古巽吉庵之旁

宋代 许及之

出郊缓步当乘流,依壑幽寻少饯秋。水过斗门知浦口,庵当巽地见峰头。

赏心便拟为邻卜,志喜姑先著句留。祇恐据鞍方矍铄,未容此处就菟裘。

张时可席上喜雪分韵得水字时予后至周希稷期而不集

宋代 许及之

寒威逼重帏,皓彩堕庭戺。不谓晦日愁,乃有丰年喜。

更长要深杯,客缓愧停己。后来固自佳,不至犹可纪。

传香共分题,索笑惊落纸。摩挲玉梅瓶,冻合西湖水。

夫人滕氏挽词

宋代 许及之

升堂忆昨拜慈容,京兆平反一笑中。可但三从多懿范,了知百念积阴功。

松阶猛乞荣归养,吉国真如擅考终。千古难消吹棘恨,可堪丹旐卷春风。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老来为圃万缘轻,一见梅花眼倍明。所恨平生无句眼,其如相与有诗情。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七

宋代 许及之

未点苍苔已点衣,遽辞脩竹翠相依。若教笛怨歌催尽,宁受风吹雨打稀。

庆都县

宋代 许及之

庆都将过过唐河,欲访灵台去路赊。试问车夫能指点,好峰无数碧莲华。

题饭牛亭

宋代 许及之

好手聊饭牛,不将笏搢插。所以百里奚,牛肥不枯乏。

送林定国赴秋试

宋代 许及之

读却床头满架书,时文元不费工夫。向来点额关奇数,今日焚舟合壮图。

去去秋风趋北阙,行行春色满西湖。痴儿未了书生事,珍重青衫报国躯。

驯熊叹

宋代 许及之

兽名曰熊本逸才,啬夫教之驯若孩。开槛当街作险戏,寻橦旋筵能千回。

负戴蹲跠时䀡睒,忽然逸出渠亦敢。啬夫当之作人立,嗟尔勇气终坎壈。

问云初教本无法,祇是豚蹄趁饥乏。说似连营饱食人,努力边头厉戈甲。

舟行早起处州溪上

宋代 许及之

溪容雾气扑清芬,野色微兼晓色分。樯表已迎山背日,缆端犹系石根云。

打头风信看来转,当面滩声语不闻。遥唤渔舟倦回首,人鸥那得更同群。

送余伯益知县

宋代 许及之

建章万户及千门,博物如君自不群。入幕向来争论荐,鸣琴此去定知闻。

官惟作县堪行志,闽独于盐害未分。剖竹乘轺同臭味,愿求长策献吾君。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风静得香多酝藉,雪残观色转精神。不教翠竹疏松畔,清杀天寒日暮人。

楚望楼

宋代 许及之

楚东雄地望,胜槩属名流。共俟谢安石,难追马少游。

舟中喜雨

宋代 许及之

骤雨飙风趁急雷,画船系缆小裴回。隔帘大点欺窗纸,入户微筛供酒杯。

一夏屡忧无计奈,半秋频喜傍怀来。世间好事无全美,濡首牵夫可念哉。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5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