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徐熥
可怜人世似蜉蝣,谁识真还借假脩。不学换心求换骨,青山依旧葬骷髅。
虎邱寺
千顷寒云隐上方,半天明月照回廊。玉凫化去明精灭,金虎销残宝气荒。
塔影虚空藏舍利,泉声日夜淬干将。霸图零落浮图在,不拜吴王拜法王。
山居杂兴 其四
几年心与世缘疏,独有雕虫癖未除。赋就一篇诗得意,人来喜向扇头书。
送陈惟秦客恩州 其二
树树桐花夹路开,思乡还上粤王台。裹盐峒客投墟去,沽酒蛮姬泛艇来。
市肆尽传鸡骨卜,垣墙多杂蛎房灰。送君解说炎方俗,二十年前此地回。
为王百谷悼亡
不顾房帷十载恩,窃将灵药月中奔。楚台有枕难通梦,汉殿无香可返魂。
夜静鸳鸯虚锦帐,昼长鹦鹉唤璚轩。小星三五沉何处,垂老青衫湿泪痕。
赠王思延都护
年少登坛拥隼旟,欲将长剑扫穹庐。黄金世佩长侯印,彤管家藏太史书。
异域葡萄杯上绿,边城杨柳笛中疏。运筹自合阴符秘,兵法无劳习穰苴。
送邓汝高进士还朝 其一
献岁赴王程,全家向北平。断冰淮口渡,残雪蓟门城。
烟柳迷征盖,风花引使旌。长安春色好,莫起故园情。
春日山居招袁无竞
晨起倦簪沐,便觉日停午。梁间燕哺雏,竹外鸠呼雨。
碧藓盈阶除,幽花映窗户。裁诗招所驩,愁心绕烟树。
春日怀王少文
去岁逢君花下饮,閒庭花落正纷纷。于今又是花时节,但见花开不见君。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八 锦塘春柳
三月寻春到锦塘,青青垂柳一丝长。折来戏作同心结,不是同心不赠郎。
病中试鼓山寺僧所惠新茶
偃卧山窗日正长,老僧分赠茗盈筐。烧残榾柮偏多味,沸出松涛更觉香。
火候已周开鼎器,病魔初伏有旗枪。隔林况听莺声好,移向荼蘼架下尝。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四 孤山梅月
梅花十亩映湖塘,历乱幽魂处处香。淡月一轮疏影见,青铜镜里寿阳妆。
与吴元瀚话旧
久客还家叹敝裘,对君犹自起离愁。数茎白发尊前泪,九曲青山梦里游。
松径夕阳秋系马,竹房疏雨午啼鸠。明朝又作匆匆别,目断西风独倚楼。
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 其 ...
流苏绡帕缀双悬,百对华灯火树燃。五帝行宫初出境,家家香火送神钱。
山居杂兴 其十三
美人蕉下立红裙,磨得玄精满砚云。按写江南桃叶曲,指尖香粉印罗纹。
丹阳舟中与幼孺对月时余南还幼孺将客苕川
共倚孤篷月似霜,夜深风露满胡床。应知此月重圆夜,君在他乡我故乡。
吴门寻沈从先不遇
当年踏遍吴门路,十日寻君不知处。年来踪迹虽相闻,邻人又道移家去。
阊阖城中多路岐,异乡客子那能知。东寻西访竟不得,惟有残月相追随。
几回欲向朱门问,知君不与朱门近。欲向红尘问故人,知君寄迹非红尘。
行尽朱门兼白屋,夜深空作穷途哭。出城昏黑迷归舟,满天风露江干宿。
题顾长卿小影
郎君年少称高格,发未胜冠才覆额。同誇秀骨胜凡儿,已有雄文惊座客。
此日重披旧画图,神情虽是容华殊。挥毫写照方童稚,转眼相逢成壮夫。
悠悠岁月催人老,人生颜色难长好。休将青鬓度年华,自致云霄须及早。
戏嘲郑四效长庆体
落落江湖无定迹,匆匆相见阖庐城。离乡已是五六载,道旧曾无三两声。
杯水覆堂难再返,浮云出岫便无情。故人浪说工词赋,只恐登楼赋未成。
寻和叔道士不遇
暂去朝元出翠微,红尘何处染绡衣。鸾传紫府书频至,鹤带青城箭未归。
六甲风雷坛下守,半空日月鼎中飞。石函留得龙沙谶,莫道蓬壶会面稀。
山居四时词 其三
天末金风荐爽,夜深玉露生寒。黄菊含苞欲吐,芙蓉褪粉将残。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 548篇诗文
晚渡淮水
六溪夜泛
分得黄金台送屠田叔转运使赴京
小桃源呈吴元瀚陈惟秦江仲鱼
荔枝 其六 浪淘沙
游仙曲 其六
山居杂兴 其十五
送陈元凯明经北上兼觐省 其一
送闵孝昭侍尊人还广陵
宿云窝赠林熙吉
南旺湖泛月
夏日园居和兴公韵 其一
西瓯道中寄答伯孺病中见送之作
送王懋宣先生之泰顺
得李伯实太学书知其移家金陵却寄
芋江驿楼口占送王元直重游金陵 其一
酬陈汝大
破镜行为陈大赋
题画寄闵寿卿 其二
哭王少文秀才 其三
访黄道晦
口占戏赠道晦
题杂画 其六
寿李司理 其一
送陈振狂游玉华
寄邓德咸明府
赵仁甫别驾解官归自夔府招同陈履吉陈平夫陈振狂集侣云堂
哭曾大
二月晦日送人之安南 其一
武夷十咏 其九 投龙洞
送林道鲁就婚之楚妇翁王献父时为吉藩左相
为屠田叔题王玉生山水册 其六
瓦棺寺看月同吴翁晋梅季豹郭圣仆志若真全二上人分得圆字
丙申元日得惟起弟越中书闻王玉生客苕消息因柬钱叔达
闻人仲玑卜居西长诗以寄之
荔枝 其四 浪淘沙
寄王震甫
施仲宣司理招同邓汝高督学饮乌石山分得虚字
赠王少文
舟中望云龙山有怀陈幼孺
己亥元日 其一
松陵舟中
宿鼓子峰道院
哭王少文秀才 其七
饮黄白仲娑罗馆兼柬屠纬真使君
送陈志玄还中都
寄谭忠卿比部
宿界河驿梦从许灵长索书兰亭记
访梅禹金秦淮客舍
初夏集王氏南园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七 綵鹢红妆
山居杂兴 其七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题江仲鱼小像
游武夷发白龙江 其四
题宋画宫扇 其二
同元瀚惟秦雨宿舟中怀惟起弟
隋宫怨
送陈振狂之汀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