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谷边词 其二

上谷边词 其二

明代 徐渭

风吹乾草没沙泥,齧草奔风马自蹄。却问骆驼何处去,大酋随猎未曾归。

诗人徐渭的古诗

设代林某答胡通政

明代 徐渭

银台相望渺银河,瀫水情人待亦多。妾本一身非两体,一时难作往来梭。

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

明代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拟吊苏小墓

明代 徐渭

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虑翼罢双飞。

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哭恸兵闺。

赠徐君

明代 徐渭

几年应制留西苑,晚注道书干至尊。正有神君居帐里,自应紫气出关门。

新栖洞壑鸡随去,旧日仙人火尚存。傥学捕鱼来谷口,莫教失路似桃源。

赠俞参将公

明代 徐渭

孤城一带海东悬,寇盗经过几处全。幕府新营开越骑,汉家名将号楼船。

经春若战风云暗,深夜穷追岛屿连。见说论功应有待,寇恂真欲借明年。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三

明代 徐渭

或授别传留公案,嫱自请行或为汉。总归坏秤无准程,须马急时将妾换。

明代 徐渭

内省既不惶巳,焚香何用告天。系马之椿谨细,纪过之豆同筌。

幕府游武夷九曲令拟诗

明代 徐渭

翠盖高牙停曲径,仙宫广乐导清游。风传短吹音还绕,山夹回溪影自流。

关尹预占函谷气,桃花故引武陵舟。归来别有笙歌拥,看月重登庾亮楼。

掏耳图

明代 徐渭

做哑妆聋苦未能,关心都犯痒和疼。仙人何用闲掏耳,事事人间不耐听。

代某往寿

明代 徐渭

椿叶萱条本并芳,授经和胆亦同行。如何此夜瞻南极,独伴长春映北堂。

舞綵翻嫌非具庆,霞章行看出明光。抽毫作颂期他日,百岁流霞满玉觞。

马策之死失挽一日自作小楷千馀腕几脱遂感昔日之劳挽之

明代 徐渭

几年灯火共荧荧,此夕孤灯照独青。马氏白眉颦夜壑,荆轲一臂失秦庭。

翡翠有鱼提换米,麒麟无梦送添丁。冯谁去买太湖石,为勒元常墓志铭。

述梦 其一

明代 徐渭

伯劳打始开,燕子留不住。今夕梦中来,何似当初不飞去。

怜羁雄,嗤恶侣。两意茫茫坠晓烟,门外乌啼泪如雨。

玉簪盛花嘲之

明代 徐渭

去年百叶仅遮根,今岁千花烂压门。带佩银铃摇绿帔,琵琶玉肘满乌孙。

时从鬓底娇临镜,曾记燕中买论盆。秋后芙蓉憔悴尽,膏烟泣露领江村。

题画萱吴子痛父冤因寿其母并及之

明代 徐渭

忘忧尽好陪萱草,抱恨无过废蓼莪。寄语贤豪莫迂阔,教人易水送荆轲。

乐閒园诗

明代 徐渭

卜筑名园别有村,秪凭鱼鸟送芳尊。一冠神虎悬薇幕,五树鸣蝉种柳门。

世上督邮应不少,里中亲戚岂无存。归来一话何妨却,抛掷晨光直到昏。

武夷山一线天

明代 徐渭

双峡凌虚一线通,高巅树果拂云红。
青天万里知何限,也伴藤萝锁峡中。

陈长公饷日铸茶瓦窑港银鱼白下法炮巨鳖夜酌深谈次其韵

明代 徐渭

日铸标枪芽,月团捲旗避。纤甲赭旧条,柔针绿新肄。

瓦窑五寸银,脊色偃微翠。双裙谑可谈,九肋底能致。

伯云准食医,治以聪我瞆。斟炮法内京,酌长非外义。

珍此五侯鲭,惭余十浆馈。主既唱无归,客顾称未醉。

阶虫先秋吟,径竹上霄閟。叔夜寂鸣琴,子云寥问字。

待扣匪洪钟,立涸是盈澻。泗鼎旷沈沦,神奸恣精祟。

伍员终鸱夷,三闾竟憔悴。白驹返谷空,黄鸟临穴惴。

千古究何穷,再烛不能寐。曲礼问更端,梵诠编复次。

伯树既巳空,吾出吾箪食。

菊竹

明代 徐渭

若不重阳贳一壶,那能了此菊花逋。竹梢墨色潮如此,试看明朝有雨无。

偶也

明代 徐渭

偶也难亿诈,为鱼岂无知。假令鱼为偶,亦安避薪为。

此亦岂无谓,听我歌此词。当鱼在沼时,沼阔不容坻。

沼既不容坻,研复朝洗之。洗多墨岂少,墨积盈沼池。

从此再三洗,喁噞恒在兹。唇外无滴漪,缝唇墨即入,何况相沬唏。

君在大气中,塞海皆氛霾。君今口与鼻,能免不埃噫。

苏武在虏中,磕头皆羊羝。死生凭羝辈,起处亦羝隈。

岂惟起处隈,嬉宁谢羝嬉。君侪人如此,而况我也鱼。

我闻君里谚,契我鱼也志。非伴情所知,事急随则随。

画荷寿某君

明代 徐渭

若个荷花不有香,若条荷柄不堪觞。百年不饮将何为,况直双槽琥珀黄。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