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嘉则衷绯而西 其一

嘉则衷绯而西 其一

明代 徐渭

最宜才子著红衫,万里青天坐片帆。何似雪深将酒伴,看君题字万重岩。

诗人徐渭的古诗

与林玉两上人登会稽最高山山出秦望上率可五六里玉公早有来归之意 ...

明代 徐渭

兹山一何为,仰首摩青云。远去气色古,混沌傥未分。

引盻涉陕洛,毋乃隔夕曛。中有旧社址,尚见数偶群。

短草覆井水,远松贮氛氲。薄云在其下,犹羃高顶坟。

玄释谅能居,人世未可云。念子觉无上,夙昔断膻荤。

焉能系不食,焉得不耕耘。况兹值秋阳,寒气惨不昕。

未可来居斯,语子以慇勤。

默泉篇

明代 徐渭

泥金小扇月分团,淡淡烟煤写默泉。泉水有流不作响,正如琴上不绷弦。

上谷边词 其四

明代 徐渭

骆驼见柳等閒枯,虏见南醪命

赠徐君

明代 徐渭

几年应制留西苑,晚注道书干至尊。正有神君居帐里,自应紫气出关门。

新栖洞壑鸡随去,旧日仙人火尚存。傥学捕鱼来谷口,莫教失路似桃源。

天目狮子岩

明代 徐渭

我昔闻真人,言修不死身。选地满天下,与鬼争青城。

一岫插天日,宛尔怒猊狞。老释据其口,黄冠复来争。

黄冠匪他人,云是真人孙。聃昙本上圣,高道超沈冥。

说教虽异轨,俱以退让名。区区百尺铁,青红抺秋荣。

龙女买色线,一夕绣可成。胡为两龙象,角吻同苍蝇。

赋此觉蚩蚩,鉴之慎勿听。

宗孙有别字柱南者索赋

明代 徐渭

天柱插南云,孤城满苍翠。小凤读书馀,内屐窥粉雉。

大鱼作鸟飞,风穿万林鼻。舍北以图南,物与人意会。

念彼共工额,幸不触斯际。不然小折伤,恐烦太皞妹。

小凤顾予言,补天吾掉臂。

杏花牡丹

明代 徐渭

牡丹巳谢三旬馀,为君写取最娇枝。惟应醉里县红壁,当取金钗劝酒卮。

送王君入监读书

明代 徐渭

绣裳赤舄事征东,麟阁曾经论武功。圣主何心收印绶,遗孤今日大山中。

过辞家庙貂蝉在,独上关河雨雪融。寄语伯禽多自爱,成王原不忘周公。

画菊 其一

明代 徐渭

身世浑如拍海舟,关门累月不梳头。东篱蝴蝶閒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

仲春李子遂季子牙史叔考坐雨禹迹寺景贤祠中醉馀赋诗并用街字子遂 ...

明代 徐渭

病久不到此,荒祠草上阶。阴晴连日异,闽越几年怀。

夜梵潮三丈,春酥雨一街。梨花无月处,有客醉金钗。

吕布宅 其二

明代 徐渭

人皆为布罪蛾眉,大抵蛾眉见若斯。赤兔不嘶连夜草,白门犹望百年期。

赎归沙漠中郎女,嫁与邯郸厮养儿。两者秪须半行字,不知何冗夺松之。

十四日饮张子荩太史宅留别

明代 徐渭

斗酒那能话不延,此行无事不堪怜。弓藏夜夜思弯日,剑出时时忆掘年。

老泪高梧双欲堕,孤心缺月两难圆。明朝总使清光满,其奈扁舟隔海天。

悲饔歌

明代 徐渭

吴人饕,越人俎。一臛忤舌死杖下。肉少甘,骨为土。

石榴梅花 其三

明代 徐渭

一涂一抹醉中嬉,一炎一冷偶花枝。翟公门巷张罗日,可似今朝画里时。

子效索赠其两叔

明代 徐渭

劳子为我言,翁去不复活。骨魄既巳寒,生事亦不热。

多我诸父慈,视侄等儿列。时时惠釜钟,厨中作麋啜。

予寓圃亦产双瓜方稚如琴轸为人落之

明代 徐渭

未可充三棒,惟堪轸七弦。尽持挝孟德,莫去恼师延。

合并支苛雾,商量摆酷烟。长腰双鹄卵,大茧八蚕缠。

翠叶遮难满,黄臕映自妍。远藤香结字,近水脆生涎。

内履愁无地,悬匏苦在天。同心思苏小,匹骑走杨坚。

国岂无双士,军元有两甄。邵平闻恨晚,武瞾摘还怜。

虾蟹睛丫海,麖麋角聚颠。行排鸿入汉,齿露象埋田。

夜夏啼周日,麒麟哭鲁年。投梭贤母误,避杖走儿獧。

钩吻黄精贼,蟛蜞紫甲权。出蓝书未熟,本草注徒笺。

庆吊俱迂尔,蓍龟亦莽然。下帘翁巳矣,谁为跌三钱。

两蝗虫

明代 徐渭

深雪打茆茨,飞蝗惨不孳。无由苗上见,画取两雄雌。

王将军再邀观猎予方归越不赴

明代 徐渭

车骑环林款客扉,束装初罢曙钟微。西陵自喜扬帆渡,东郭遥怜控马归。

荒草回堤天共远,鸣镳扑地鸟俱飞。悬知行乐无过此,何事朝朝与愿违。

荷 其七

明代 徐渭

五月莲舟苧浦头,长花大叶插中流。即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度叶不。

蝇声 其二

明代 徐渭

时呼绿祫过关内,更挟朱唇乞醉乡。绕座咿嘤群止棘,乘风宛转共吹簧。

翻嘶晏麈香徒辟,一乱辰鸡夜正长。愁杀满城簪艾客,兢将双耳抹雄黄。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