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徐渭
长安白苧风吹断,银河瑟瑟难成片。楚人惯自瑟阳春,一曲未终人巳散。
西内湖荷没鹤长,裁筒不得只闻香。东方万瓦寒楼阁,月照金鳷琥珀黄。
写扇与毬儿
既巳明珠随口散,谁能明月绕身飞。何时接得裁文锦,送与毬儿作舞衣。
十四日饮张子荩太史宅留别
斗酒那能话不延,此行无事不堪怜。弓藏夜夜思弯日,剑出时时忆掘年。
老泪高梧双欲堕,孤心缺月两难圆。明朝总使清光满,其奈扁舟隔海天。
寿胡令公
幸从群彦集芳辰,申甫生周别有神。以德既堪三寿颂,将身却奉万年人。
剑光激座催歌急,海色流杯送酒频。更取一卮飞作雨,江南无地不阳春。
灯夕送张君之滇迓其尊人
今岁风光倍觉饶,无人不去踏虹桥。独辞午夜千门月,去迓高堂倍里遥。
飞盖梅花梁苑雪,归帆杨柳楚妃腰。此行不为营名利,要度衡阳雁影高。
竹 其三
片石苍苍映莽林,南宫如见拜难禁。牛车若使能移去,卖与侯家五百金。
雨雪和韵奉酬季长史公 其二
高城流水去茫茫,逻卒登陴带雪藏。夜半忽闻同伴语,何如春茧野蚕僵。
跃鲤送人 其一
昔人画龙破壁去,余今画鲤亦龙俦。墨到鬣边忽一逸,令人也动点睛愁。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八
李陵侨赘是胡夫,苏武妻儿亦是胡。四辈离愁犹未了,又添汉妾哭穹庐。
葡萄 其二
数串明珠挂水清,醉来将墨写能成。当年何用相如壁,始换西秦十五城。
唐伯虎画崔氏像因题余次韵 其一
子建词描洛浦神,唐君色染博陵身。巫云巳散色年梦,吴粉空传半面春。
韫玉求沽遭弃置,采蘼多事问新陈。□□□□□□□,□□□□□□□。
十月望后反舌竞飞鸣四五日
仲夏声宜收反舌,仲冬何事竞声声。春秋月令即无准,郊藉时鸣底不平。
大梵咒长翻黑齿,小蛮曲短换朱樱。谁能一一奥分别,嬴得芳斋自在听。
王将军再邀观猎予方归越不赴
车骑环林款客扉,束装初罢曙钟微。西陵自喜扬帆渡,东郭遥怜控马归。
荒草回堤天共远,鸣镳扑地鸟俱飞。悬知行乐无过此,何事朝朝与愿违。
荷 其七
五月莲舟苧浦头,长花大叶插中流。即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度叶不。
少滨篇为金子
两代高名百不磨,山川其奈两人何。大夫付与其舟兴,公子忘归半顷波。
无数翠烟生碧荇,有时白鸟浴红荷。眼前诗景刊无尽,莫怪梨材索价多。
雨雪和韵奉酬季长史公 其八
南北相望两混茫,北胡犹耐雪中藏。定知昨夜窥宣府,鹿革靴连马镫僵。
钟子投我篆章答此
定是元常几代孙,朱砂小篆遂专门。谁知老子壁拆路,竟让新郎屋漏痕。
土鲁番贡狮
羌饭官驿,斯物不的。官马当灾,腾于马脊。俛啮马牙,嗜马肉炙。
四蹄裂马,如人裂帛。兽威孔武,观者色沮。媚此羌胡,若媚其母。
余呀马咨,羌曰余乳。当其出穴,若婴离褓。不见牝狮,惟见我哺。
斯言不欺,梁鸯养虎。
次日复酌于邻舍登飞来山访浮峰上人
瑶榭琼台望转深,红云穿日散轻阴。天留霁雪教人赏,地放寒梅要客寻。
阅岁已知频改易,逢时何处不登临。悟来自笑浑多事,何用题诗在碧岑。
鱼虾螺蟹
鱼虾螺蟹藻萍鲜,一榼新醪一柳穿。不是老饕贪嚼甚,臂枯难举笔如椽。
子效索赠其两叔
劳子为我言,翁去不复活。骨魄既巳寒,生事亦不热。
多我诸父慈,视侄等儿列。时时惠釜钟,厨中作麋啜。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沈将军诗
画菊 其二
张封君挽诗
赠俞参将公
送彬仲应贡北上
题内兄家所藏画鹿一篇
托王老买瓦窑头银鱼
写倒竹答某饷
渔鼓词 其四
送内兄潘五北上
张氏别业八首 其六 芙渠径
至东天目之第四亭观瀑布
倪君某以小象托赋而先以诗次韵四首 其四
上谷歌 其三
龛山凯歌 其四
送内弟候选作芙蓉玉簪于卷因咏一绝稍括序之
赋得片月秋帆送冯叔系北行
石榴梅花 其一
桃叶渡 其一
上谷歌 其二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六 云门
史甥以十柑饷
和葛景文
倒竹
为郑先生题画四首,值大醉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三
石榴梅花 其三
雪牡丹 其二
为沈嘉则题枯木画四首 其二
书花册送王生
勾勒竹
赋得奕仙
咏画四首 其一 春
子臣絮其室之故镜再铸索词
杏花牡丹
观猎篇
题陟圯遐思册
挽陈君之配蒋
王元章倒枝梅画
崇厓
理葡萄
送郑主人
送别刘凝和会试二首 其一
土菩提
自马水还道中竹枝词
燕京五月歌 其一
严江茅大夫见赠赋答为别
祷雨诗友人索颂邵府公
数年来南雪甚于北癸未复尔人戏谓南北之气互相换似贾人带之往来理 ...
寿王龙石二府 其二
作松棚
蝇声 其一
送绩溪胡氏两公子
边词 其十五
述梦 其二
宴游西郊诗
次苏长公雪诗 其一
唐伯虎画崔氏且题次其韵
张氏别业八首 其一 乐志堂
题钱舜举画碧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