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次吴灵壁

答次吴灵壁

明代 徐渭

为郎灵壁苦纷纭,预拟精裁一片云。遣骑总无精左毂,甚恭却似信陵君。

辽阳虏檄频飞羽,细柳銮舆自劳军。纵使冯唐项白尽,大都不分日摛文。

诗人徐渭的古诗

寿胡令公

明代 徐渭

幸从群彦集芳辰,申甫生周别有神。以德既堪三寿颂,将身却奉万年人。

剑光激座催歌急,海色流杯送酒频。更取一卮飞作雨,江南无地不阳春。

章孟公招陪葛韩二丈特徵酒姬妙解雄舞辱贶嘉篇率尔次韵 其一

明代 徐渭

翩翩公子信陵君,几上青山怅海氛。朱亥侯嬴俱上客,葛洪韩众总仙群。

杯邀去月当天转,鱼幸娇歌隔水闻。最是携灯桥上酌,龙塘风皱一宵濆。

浅色牡丹

明代 徐渭

墨染娇姿浅绛勺,画中亦足赏青春。长安醉客靴为祟,去踏沉香亭上尘。

赋得片月秋帆送冯叔系北行

明代 徐渭

秋帆一幅随高雁,长安片月相思见。茭菰十里送君行,捩柁未开泪欲倾。

燕都我曾游几度,悲歌饮酒时无数。易水荆轲不用求,击筑一声寒云流。

寒云流,秋色里。望诸一去三千年,高台黄金今亦地。

羡君持管复能书,谅君弹铗食有鱼。大道朱门天外起,长堤骏马柳中趋。

柳中天外鸣孤鹤,长笛短箫断复作。此时为忆越山头,小肆高囱同夜酌。

天目高峰六千丈,陪余一拄青藜杖。飞瀑能为疋练长,古藤复向回溪涨。

回溪疋练有时休,二十功名正黑头。你今有术可干禄,我巳无相堪封侯。

秦山人,号冰玉,飞雪哦诗清簌簌。昨宵一为泛湖船,今日何当别远天。

种得梅花三百树,望尔早归抱瓮鹤底眠。

项羽戏旧台河浒留候祠云龙山张山人天骥放鹤处

明代 徐渭

千古徐州雄楚西,多援旧事叹当时。大王千里旧谁得,山人一去鹤何之。

产蛙沉灶年年水,辟谷餐霞岁岁祠。曾见蜕蝉还食不,留侯未必降庖牺。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一

明代 徐渭

汉高围苦白登深,谁献和亲快帝心。不是野鸡终夜哭,鲁元先尔嫁如今。

过项羽故宫

明代 徐渭

黄楼西畔徐州治,西楚当时作都处。尚馀一半长荆蓁,今作州仓积官米。

伯图巳自足奢豪,正好将金贮阿娇。如何拓土为宫室,不及咸阳一夕烧。

岂是鉴秦等殷夏,或因争战无閒暇。一朝泪尽帐中人,千古波沉台上瓦。

独破秦师无一人,亲将隆准放鸿门,英雄绝世无等伦。

牧羊之子一竖耳,谁遣黄袍拥在身,一为放弑蒙恶名。

总有奇勋不可赎,黄须判吏持大狱。噫嗟嗟,每当读史为三覆。

范蠡载西施之五湖图

明代 徐渭

五湖一舸载谁摇,尽道西施伴蠡逃。老案一翻千古后,成都太史是皋陶。

边词 其十三

明代 徐渭

曾见思归数寄书,忠魂毕竟滞边隅。可怜一斗苌弘血,博得墙围柳数株。

麟 其四

明代 徐渭

吾皇巳却千里马,天亦踌蹰五采麟。尚恐越裳重译至,急传黄纸与边臣。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二

明代 徐渭

犀刀割水那能一,伯劳燕子难辞匹。东来一雁破胡云,举头微见长安日。

咏降龙画一首

明代 徐渭

首下居高来自东,不偕箕帚独飞雄。物情自古浑宜假,莫向人间恼叶公。

雪中红梅次史叔考韵

明代 徐渭

雪中最妙是红梅,糁糁团团并作堆。几点粉胭娇入座,数枝浓淡巧涂腮。

繁华种里仍冰雪,蜂蝶业中任去来。醉后移灯玉阑畔,嫦娥扶影上瑶台。

写竹寿郁颖上

明代 徐渭

颖上今年五十逢,野人为寿不堪供。生移数叶淇园绿,但愿君为卫武公。

送同知王白竹公

明代 徐渭

几年佐郡巳资深,金马悬知有陆沈。捧檄重来浑了事,拂衣归去本初心。

绮琴暗忆潇湘雨,粉署真辞暮夜金。桃李恋春留不得,秪培棠树长清阴。

梨花 其五

明代 徐渭

早起春晴香雾肥,独依残月出墙围。洛滨仙子波心立,虢国夫人马上归。

送允大周君北上

明代 徐渭

新关彩鹢正相催,别燕偏临湖水开。燕市酒徒还未散,汉京才子讶重来。

繁花拂棹含轻雾,小估鸣筝掩薄雷。却说追游能几日,连镳重绕大堤回。

读张君叔学所作姊氏状即王先生配也用前韵寄之

明代 徐渭

女媭遗事弟亲知,书罢双悬泪若丝。潭水每归怜放逐,粥炉无复燎须眉。

班门有女成三士,窦树如君占一枝。好志不应无外史,岂将文字斗雄雌。

端阳题慕兰雪画

明代 徐渭

十里空江一物无,青蓑曳雪老渔孤。酒筵正苦黄鱼热,对此寒生绿叶蒲。

尖头麻蛰

明代 徐渭

身轻宜歇草,头锐欲钻螺。正苦毛锥乏,如侬太软何。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